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征文(5篇)

时间:2023-06-21 17:02:51 | 来源:语文通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倡议书,在写作上,倡议书有一定的书写规范。大家知道倡议书的格式吗?虎知道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征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征文 篇一

小的时候,我一直很讨厌阅读,不管爸爸妈妈怎么“逼”我,我都不肯拿起书本!因为每当看到那书里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我就会犯困。那个时候,我觉得比起看书,看电视更加有趣。

直到一天下午,我家一带突然停电了,我在家里闲的无聊,于是将那已被我冷落很久的书搬了出来,因为它是我唯一可以消遣解闷的对象了,但是,那些厚厚的一本一本的书对于我来说还是太艰难了,它们如座座高山,让我欲攀又止,无聊随意地翻了很久,看到了一篇短短的文章,也许是彩图的诱惑,也许是真的太无聊,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咬”掉它,是什么文章,现在已模糊不清,但它当时给我带来的乐趣却至今犹存。就从那时起,我发现原来只要你读下去,书上其实还是充满乐趣的,于是,我不再反感看书了,有时我竟还会想到去翻翻那些书。

是的,有很多事情需要尝试,才能明了,需要投入,才能兴致盎然,就如阅读一样,当我真正开始攀爬这座高山时,我发觉除了辛苦之外,还可以领略到平地上所没有的风景,原来看书并不会象我想象的那般无趣,那般单调!逐渐地,我改变了对书的看法,甚至越来越喜欢阅读了!

当我流连于书中那风光旖旎的景致时,当我沉迷于书中那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时,当我感动于那些或华丽、或朴实的文字下的美好情愫时,当我折服于书中那一段段睿智的哲理时……我发觉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阅读,迷恋上了阅读。

如今,只要有闲暇,我便会扎进书堆,从《诗经》《论语》到唐诗、宋词,从唐代传奇到明清小说,从莎士比亚到雨果,从郭敬明到韩寒,我无一不读,陶醉其中,为以前讨厌阅读的自己感到可笑,为爱上阅读的自己喝彩,从讨厌到喜欢到爱上,这期间不知经历了多久,也忘记经历了多少内心的挣扎,现在,我唯一记得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一直成长,一直很快乐!

全民阅读倡议书 篇二

老师、同学们: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读书,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个城市如果形成了阅读的风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聊城历来有重视阅读、热爱阅读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的热情,推动文化聊城、书香聊城建设,在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我们诚挚地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1、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倡议大家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做到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自觉与书为伴,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周去一次书店或图书馆,每个月读一本好书,让阅读成为生活,让思想保持活力,让智慧得到启迪,让胸中滋养浩然之气,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因为阅读而更加充实、更加健康、更加完美。

2、每个家庭都要参与进来,自觉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我们倡议每个家庭要设有一个图书角、订有一份报、拥有一个借书证;家庭成员每天共享至少一小时的阅读好时光;亲朋好友间要经常互赠书籍和交流阅读心得,让品评推荐好书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经常话题,让书香充溢每一个家庭,促进精神愉悦、心灵享受和家庭和谐。

3、每个部门单位都要行动起来,积极组织提供阅读活动平台。我们倡议全市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要积极创造阅读条件,以读书论坛、读书讲座、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形式,每年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我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不竭精神动力;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开展设立阅读角、流动送书等助读活动,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读书的机会、读书的场所,享受读书的便利、读书的乐趣;各社会团体要积极参与,开展图书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用我们的爱心让困难群体共享阅读,让阅读之风吹遍聊城的每个角落。

阅读点亮梦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建设文化聊城、书香聊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征文 篇三

鸟儿扑闪着翅膀,携着时间,乘风而去,“叮铃铃!”下课铃是新世界的开端,躁动开始了……在图书角拥挤的人群中,总能找到我的身影,操起一本书——《城南旧事》,用手指轻轻划过页面,我吮吸着知识的甘露。隐隐约约的流水声,在耳边作响。“咳咳”我被宋妈用掸子扬起的灰尘呛到了。正想抱怨呢,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目瞪口呆,怎么会,我到书里来了!“呼呼”阵阵地风带来了少许寒意。目光一瞅,哈,那棉裤子还真能立起来!随手拿了件英子的大袄子穿上了,还正合适!瞧:英子的妈妈正梳着大辫子呢,真美。我也学着样儿,笨手笨脚地扎起来。“去外面溜达溜达!”我自言自语地说。

先跟着英子去看看吧!呀,这不是八珍梅吗!我拿起一包,尝了尝,真好吃又酸又甜。“惠安馆”。我念出了声来。爬上门口那棵树,坐在树杈上,吃起八珍梅来。哟,树下怎么有个姑娘——那是惠贞!我玩着她的大辫子,可她却一点儿也察觉不到。“咚咚”几个梅子从包里溜出来了,我跟着它,拐进了个小胡同。呀,那是妞儿!长得多俊啊,可却正遭着养父的打骂,我几个箭步冲上去,拽着那醉汉的手腕儿,试图阻止他。可我不论打还是骂,他就是没反应呀,我急得掉下眼泪。

我狠下心,正当一巴掌要落在妞儿脸上时,往她前面一站。透过我的巴掌,声轻了,说明没那么疼啦。可是,我的脸却火辣辣地疼,痛彻心扉呀……那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惠贞决定带着妞儿去车站!“不要!不要!”我卖力的呐喊。因为等待她们的是悲惨的命运!“妞儿,惠贞,不要走!”我喊破了声。可是,她们听不见啊。她们坐上了车!无论我怎么跑,也追不上。我全身湿透地坐在雨地里,大颗的雨珠打得我睁不开眼。我无助地拍打着地面,还溅起了水花。时间,从指尖溜走,要上课了。我轻轻吐了口气,如释重负般。书合上了,可书香,还萦绕在身旁,这就是书的魅力吧!

全民阅读征文 篇四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同千万缕银丝,编织着天空的梦。

这是暮秋最后一场雨,也是初冬最初的一场雨。雨是冰凉的,它没有什么留恋,不像雪那般洋洋洒洒,而是从容地落向地面,与万物做的最亲近的接触。没有什么是永存的,一如雨的逝去。比如说,我无忧无虑的童年。

玻璃窗上凝结着一层水汽,通过朦胧的镜面,我看到了自己的轮廓。

十三岁,称得上是豆蔻年华了吧?我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青春。

什么是青春?我常常问自己。

席慕容笔下的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郭敬明眼中的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九把刀心中的青春,是一场淋过后却还盼望再淋一回的大雨?

有人说,青春是无言的歌。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合着心跳的节拍,奏出生命的辉煌乐章。

有人说,青春是醇香的酒。存放的时间越久,香味就越浓郁。闲暇时斟上,细细品味,未饮先醉。

还有人说,青春是妩媚的花。春风中绽放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点缀出别样景致,让蝶儿陶醉。

刚步入青春的我则要说,青春是五彩斑斓的调色盘。可以说它是鲜红的,热情似火;可以说它是碧绿的,生机勃勃;可以说它是雪白的,纯洁烂漫;也可以说是金黄的,璀璨辉煌。 旭日东升,云蒸霞蔚。长空为青春而赞叹,大地为青春而震撼。

青春是人生旅程中绚丽多彩的时光啊。这一生只有一次的美好时光,只有真正地把握住它,才有幸福,才有前途。我们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再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趁我们正值年少,要全力以赴,追逐心中的梦想,这段有笑有泪的光阴,终会化作成长途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久久不能忘怀。

或许在多年以后,我会翻看着老照片,一边流泪,一边轻声感叹:“这,就是我的青春啊?”

全民阅读的心得体会 篇五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鑑》)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5篇《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征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