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

时间:2022-09-19 13:24:31 | 来源:语文通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1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端午节。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5月5号,百姓们都会往河里扔些粽子,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儿伤害。

端午节的到来,让整条大街都变得热闹非凡。街上更是一阵粽香袭来。我们家也在做粽子,通过爸妈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十几个粽子,现在就等着粽子上锅了。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的锣鼓声,我赶紧跑出门一看,原本是河边在举行龙舟比赛。

我挤进了乌泱泱的人群。河面上烟雾缭绕,河中间飘着数十只龙船整装待发,看着阵仗真是让人兴奋。随着一声哨响,所有的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跟着鼓声活动了起来。他们拿着船桨用力地划着,把原本平静的河面割出了一道道水纹。嘹亮的鼓声回荡在这片热闹的土地上。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把比赛拉入了高潮。

鼓手们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狠狠地锤向了鼓面。而船上的选手也不甘示弱,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他们扬起自己的手臂,向水面划去。溅起了一层层晶莹的水花,水花在空中飞溅,就像是一颗颗钻石在人们的身旁闪烁。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从他们的喉咙里传出。虽然早已青筋暴起,但是每一个人都咬紧牙关,目光坚定地朝着终点飞驰而去。观众台上一片沸腾。观众们都坐不住了!各个摇旗呐喊,张大了嘴巴,扯着脖子为选手们加油。

比赛在观众们的呐喊声中进入了尾声。大家纷纷上岸,激动地和伙伴们相拥,这次响彻天际的不是别的,就是他们爽朗的笑声。

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节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们又度过了一次端午节。

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2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去奶奶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赛龙舟和吃粽子?”妈妈说:“端午节五月初五,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蚊子等害虫比较多,所以古代先贤教育老百姓用艾草、菖蒲驱赶害虫免得生病。赛龙舟是春秋时期百越地区以龙舟竞渡方式祭水中蛟龙,吃粽子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一进奶奶家,奶奶已经在忙了。奶奶一看见我,就高兴地让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只见奶奶把粽叶折成斗状,盛满糯米,再把粽叶层层包上,用线紧紧绑牢,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不亦乐乎地包起来,但每次不是馅弄太多,裹都裹不了,就是绑得太松,稍微一动,米粒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各个角落钻出来。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是鼓励我:“没关系,不要灰心,只要你去努力,总会成功的。”

虽说包粽子不行,可吃起来我最在行。锅里粽子的香气渐渐弥漫了整个房间,奶奶一掀开锅盖,我便迫不及待地扒了一个,“哎呦,好烫!”我忍不住把粽子扔回了锅里,并吹了吹手指头。奶奶一边笑一边用碗重新给我盛了一个粽子,我接过碗,对着粽子吹了几下,然后解开绳子,扒开粽叶,对着粽子就是一口,哇,糯米里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蜜枣的味道,还有它自己本身糯糯的味道;蜜枣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肉的味道,还有它本身甜丝丝的味道;肉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蜜枣的味道,还有它本身嫩嫩的味道,真好吃。

没过几分钟,我便吃完了,但我却舍不得把粽叶扔了,因为粽子实在太好吃了,我一定要把粽叶上的每一粒糯米都吃了再扔。

端午节真好,我真爱端午节。

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为何不吃饺子呢?

“为何过端午节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的一位大臣屈原的。”我又问:“那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妈妈不厌其烦地说“那是因为要把粽子扔在江水中,让小鱼、小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体。”

中午的时候,粽子熟了,三角形,鼓鼓的,很是好看。我让妈妈给解开一个粽子,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吃了一口,那糯米软软的,像一块软软的棉花糖,好吃极了!

吃完午饭,我便找来了我的平板电脑,打开百度,让它给我“讲”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平板电脑“说”,端午节有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的习俗,讲了屈原因为爱着自己的国家而跳江自尽。

我不禁唏嘘感叹,原来每端午节背后都有着一位让人永久怀念的英雄人物,有一段永远值得人们感动的故事。记住端午节,就是记住一种精神:忠心与爱国。

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4

今天中午,黄梓屹大声宣布:“今天下午我们要包粽子!”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班。我们有的兴奋地大叫“YES”,有的高兴地直拍双手,有的快乐地用手比了一个“耶”,有的愉快地哼起了小曲儿……

下午第二节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叫黎老师,并简要地告诉了我们端午节的来历和各民族的庆祝方式:赛龙舟、编五彩绳、画额……她还用PPT展示了包粽子的步骤和方法。

老师讲完后,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我们终于可以自己包粽子啦!家委会的妈妈们把材料发给我们,我按黎老师刚才在PPT里展示的,先拿出两片深绿色的箬竹叶,它们简直是加宽加长版的竹叶,就像被速长剂“喂肥”了一样。重叠三分之二后,它们成了一个深绿色爱心,我在“爱心”尖上面用粘乎乎的糯米和去了皮的绿豆铺成一条金灿灿的“地毯”。接着,我放进两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就像是躺在地毯上的小人。然后,再洒上一些泡胀了的去皮绿豆,就算是落下来的黄色雨滴。我又把咸蛋黄放进粽子里,一个圆滚滚的“太阳”出现了。最后,我把箬竹叶裹成三角形,再用绳子一拴,我这幅美丽的“画”——《太阳雨下的地毯小人》就被箬竹叶藏了起来。

为了奖励我们刚才包粽子的认真和专注,家委会的妈妈发了已经蒸熟了的粽子给我们吃,让我们深深地体会了香喷喷的粽香味端午。

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情结活动作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洋。”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逢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戴香囊,喝雄黄酒。我知道把粽子投入江河,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喝雄黄酒,是为了驱虫避邪。南方人在端午节的时候,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但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听我妈妈说我小时候过端午的时候,还要穿百兽的衣服来避邪。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想知道个究竟,便好奇地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好奇地问妈妈。

“这个说来话长。”妈妈慢理斯条地对我卖起了关子,“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玉,却遭遇排挤。楚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馋言而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人们听了,悲痛欲绝,便把船做成龙的样子来捞救投汨罗江的屈原。后来,赛龙舟这个习俗便流传开了。”

“哦,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典故啊!”我感叹道。

了解到了这么多端午节的习俗,好期待端午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