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10篇

时间:2022-08-18 13:04:30 | 来源:语文通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行业规范,在时间节点内,根据职称和专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经验技术。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1

1、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要帮助宝贝减轻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其实需要家长早早准备。

儿童需要通过做事发展自身。替代宝贝做事,是剥夺宝贝的发展机会。家长应该在宝贝很小的时候,就不怕麻烦,为宝贝创造自己做事的机会,培养宝贝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父母对宝贝的关注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宝贝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了解他人也有需要,了解与他人相处的规则,以减少宝贝今后的挫折感。

发展孩子的同伴。可以把小伙伴请到家里来,这样会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下为孩子建立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到幼儿园去可以形成他一个很好的依托,就是说两个孩子之间会相互照顾,因为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熟悉起来的,在这个新环境下如果其他的安全感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这个孩子、这个伙伴就是他建立安全感的一部分。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内向更需要这样的鼓励。另外,也要教宝宝在幼儿园一定要敢于表达,如还不会自己尿尿、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老师。

2、家长态度要坚决

当老师接过孩子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孩子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有的父母离开后,又偷偷回来看孩子,一旦孩子发现父母也在园内,定会产生依赖情绪。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哭闹,拒绝参加任何活动。请相信,老师肯定会尽职尽责地带好每一位孩子。父母们,请克制自己的感情,送孩子入园时态度要坚决。请记住:你心软的表现只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哭闹。高高兴兴地送、高高兴兴地离开,才是明智之举。

作为妈咪,当别人告诉你,分离时哭得泪人一样的儿子在你离开他的视野之后,很快就又开心地玩了起来时,也很不能理解。但是,生活中确实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所以有的幼儿园会和家长们开玩笑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可以给你录下来。我们过去听幼儿园里有经验的老老师“赶”妈咪走,说“别磨蹭了,越磨蹭越哭得厉害”时,心里有些反感。可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那些面露不忍,一步三回头,甚至抱了宝贝离开的妈咪,她们的宝贝往往哭闹的时间更长一些。

3、尽量让孩子有安全感

尽量早接孩子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集体中,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这时他心里也许会委屈地想,是不是父母不要我了。为了减少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第一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孩子,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

多给正面引导

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可以向宝宝描述幼儿园的趣事,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学习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让宝宝对上幼儿园充满期待。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爸妈也应引导宝宝讲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尽量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有没有想妈妈之类的话,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

以正确的方式了解宝贝在幼儿园的情况

宝贝入园之初,妈咪想了解宝贝在园表现时,可以向老师提问,或查看幼儿园的家园联系簿,幼儿园也应该主动向家长说明宝贝的情况,但妈咪最好不要一见到宝贝便立刻问长问短,显得格外焦虑。

4、提前给孩子做好充足的准备

做好精神准备

首先,要让孩子充分了解幼儿园不仅有游戏还有其他活动,但活动时间有一定限制。其次,不要将幼儿园描述的过于理想。老师人数毕竟有限,要同时照顾很多孩子,难免出现不周到的时候。如果孩子觉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就会产生失落感,从而引发哭闹等行为。切记不要以送幼儿园托儿所作为对孩子的威胁,这样他会加深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反感。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上幼儿园之前,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自己吃饭、自己尿尿等各种生活自理的能力,并将其作息时间尽可能地调整到与幼儿园作息相一致。

与宝宝一起准备上学用品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购置上学书包、文具、衣服等,以增强他们对上幼儿园的期待。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快乐地参观一下要去的幼儿园,消除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

5、加强与老师的联系

家长应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告诉老师宝宝的习惯、爱好、性格等,以便老师尽早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帮老师多了解孩子

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照顾孩子。例如,有的孩子一哭闹就要小便,有的孩子要成人摸着耳朵才能入睡等等。另外,最初父母最好坚持接送孩子入园,鼓励孩子积极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如果您的孩子比较胆小、内向,可以先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性格特点,请老师给孩子介绍一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会更容易适应。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2

读书可以使人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通过书中不同的人物、事件、事物、案例等来强化自己的思想、观点,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这本是身边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是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却得到了另人难以想象的'结果。所以这篇文章让我依然记忆犹新。

这件事讲的是:在某个幼儿园,新学期开始时,在新来的一批幼儿当中,有几个幼儿有不爱睡午觉的习惯,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他们的床都靠墙放,午睡时就让那几个幼儿面朝墙睡。老师觉得,这样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止他们与其他小朋友说话。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这种方案就失败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动结束后,老师正带幼儿走向睡眠室。突然,一个叫欣欣的幼儿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您别让我对着墙睡觉了好吗?我对着墙睡觉心里难受。”当时老师愣了,弯腰抱起她说:“那好吧,老师不让你对着墙睡觉了。”他听听了老师的话很高兴,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身边的小朋友。看到欣欣的举动,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后,这个老师在想白天孩子说的话。于是她做了一次试验,把家里的床搬到靠墙的一边,然后侧身对着墙躺下。这时她才感觉到真得很不舒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顺着墙往上看,那墙显得很高很高,而且像是要倒下来,于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并意识到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了!第二天,老师早早来到幼儿园,把那几个不爱睡觉的孩子的床,全部搬离了那面高高的墙,重新摆好。

后来这位老师又想了许多的办法,比如,通过创编故事、诗歌,给他们讲睡午觉的好处和不睡午觉的坏处,让他们听一些舒缓的摇篮曲,并自制一些小奖杯,奖给睡午觉时表现好的孩子等,对帮助那几个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很有效。

读完这个案例至今都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真正意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你都应设身处地的多替孩子想一下。在老师看来,孩子午睡有益健康,所以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幼儿入睡,甚至有时也像那位老师一样,让不爱睡午觉的小朋友对着墙午睡,为的是免得孩子们之间互相干扰,大家的午睡也就都有了保证。这种方法虽然符合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减少刺激,从而较快的使孩子进入睡眠状态,这似乎是个好主意,可是我们却没有想一想我们的“方法”是否给幼儿带来了心理上的其他方面刺激,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就像文中所说,欣欣对老师说:“心里很难受。”才引起老师的反思,老师自己试着像欣欣一样对着墙睡觉,才发现真是很不舒服,用眼睛顺着墙壁往上看,觉得墙体好高好高,像是墙壁要朝自己倒下来一样,心里觉得难受极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欣欣是幼儿园里的一个小孩呢?其实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不知要比大人大多少倍呢!有时也许孩子会想:“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不这样,而我却一定要这样!他们会把这看成老师的惩罚,一想起受惩罚心里更不是滋味。她越想越难受,越想越害怕,又怎能把事情做的如你所愿呢?也会感到自己被老师从小朋友的群体中分离出来,无依无靠,我们成人往往意识不到,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他觉得自己成了离群的孤雁,觉得自己独立无援,孤独没有安全感。然而安全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欣欣对着墙午睡一样,面临好高的墙壁,看不到周围熟悉的环境和小朋友们,这就使她失去了安全感。新学期开始阶段,孩子从自己过惯了的家庭环境中,被送到幼儿园,一切还不习惯。这样的新环境,已经使她很担心,老师又要她对着墙午睡,本来已经出现的不安全感越发加重起来,真是雪上加霜。

有时我们正是这样,往往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曾经做过,正在做着或是将要做出一些类似“对着墙睡觉”之类的错事,本来是片好心,却办成了坏事。到最后,归根到底,就是我们不懂得也不善于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强加于孩子。好心办了坏事,却自己不知道,更没法纠正,直至铸成了大错。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这正是《纲要》反复倡导的,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时我们所欠缺的,就是像欣欣小朋友的老师一样的勇于反思,并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精神。通过看书学习我才真正明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理解孩子的心理是多么重要呀!只有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才能根据不同幼儿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教育儿童必须走近儿童世界,理解儿童的心理,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比较简单,但也有着他的道理。大人和小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是显而易见的陆地上的一切事实,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里那一切隐蔽的存在。陆地上有的,海洋里也有,但其中却有着差别。因此,不能用大人的世界来套儿童的世界。在成人看来是变形的、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在孩子眼里却是真实的和正确的,因为他们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成人不同。

儿童很小就问一些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星星为什么爱眨眼睛?”在他们的眼中万物皆有灵性,他们喜欢和花草讲悄悄话,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他们爱憎分明,只理解“是”与“非”,对人评价不是“好”就是“坏”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常以自己的思想方式去行动。如,对玩具汽车的构造产生好奇,但有不理解抽象的理论讲解,索性拆开来自己琢磨,在自己拆装的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理论,会用自己的哲学来构建汽车的原理。

所以我们应当用儿童的心理来看待孩子。孩子为什么拆坏汽车?下雨天为什么偏偏爱在水里跑来跑去,如果耐心些,孩子会告诉你他的道理,你也自然会从孩子的哲学中了解它的想法,了解他的思维方式。

我们常说要用一颗童心,一份爱心去对待孩子,其实无需扮演或伪装,只要能理解“儿童的心理”,用“儿童的心理”看待儿童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的言行,也自然能引领儿童从“海洋”走向“陆地”。

然而,我们有时正是缺少一颗童心而已。让我们重新拾起那无瑕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3

1、从身体营养方面保护眼睛

锻炼身体,增强体制人是统一的整体,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会影响视力。如患有贫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或全身发热疾病期间,视力一般都要比平时要差。当情绪低落、睡眠不足、长期生活无规律时,我们也感到视力会有下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制。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营养、不挑食眼球发育需要充分、全面的营养。营养物质的缺乏,如蛋白质或维生素的缺乏都会成为近视的诱因。为保证眼球的正常发育,平时要平衡饮食,合理营养。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疏落、水果、动物肝脏以及富含高蛋白的鱼、肉、奶等,一般来讲,少年儿童只要不挑食,都能吸取到眼球发育所需的养分。

2、从外在条件保护眼睛

改善照明、端正坐姿。最理想的光源为自然光源。不良的光源会在不知不觉中对眼睛造成伤害,太强或太弱的光对眼睛都是有害的。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近视和夜间长期应用不科学照明光源有直接关系。因此,灯光照明一定要特别注意,要选择良好的、亮度足够照明灯具。

读写姿势要端正,眼离书本1尺远,这个距离符合眼的调节生理机能,可以使眼肌的调节紧张度达到最小的或在震荡、晃动的条件下(如车船上)或黄昏时看书等。

节制看电视、用电脑电视、电脑进入家庭,孩子可以从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但它们因为光线强,图象有闪动感,看的时间过长,导致眼肌调节紧张和疲劳,就会损害视力,产生近视。因此看电视要有节制,注意调节好电视的亮度,距离要适当,位置一般保持和电视的距离为3米左右。和电脑的距离保持在50—70cm左右,看电视、用电脑的持续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一天不超过4小时。连续用眼中间要休息10—15分钟。

经常望远,做眼保健操用眼不要持久战。一次边连续近距离用眼中间要稍事休息,时间不应过长,青少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以求经常性地增加视距,开阔视野,放松调节,维护正常视觉功能。

3、根据幼儿健康教育规律设计系列教育活动

对幼儿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属于健康教育范畴,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规律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英国健康教育专家柯斯特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幼儿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柯斯特曾用健康教育模式说明认识,态度和行为在健康信息与增进健康之间的作用,即教育者想方设法向受教育者传递健康信息,受教育者通过接收信息,掌握健康知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信念,并付诸行动,从而增进健康。

根据这一模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系列教育活动:

活动一:认识眼睛。

活动二:他为什么看不清。

活动三:测视力。

活动四:视力的保护。

活动五:正确的读写姿势。

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用处,眼球的简单构造,造成近视的原因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懂得保护视力的常识和方法,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从而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在设计每一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都力求遵循游戏化、趣味化、儿童化的原则,使保护视力的教育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并乐于接受的活动。

4、重视活动的延伸与渗透

在系列教育活动中,幼儿虽然懂得了怎样保护眼睛,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不对,有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要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将保护视力的活动延伸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去。日常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视力保护教育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当幼儿绘画、看书、写字时,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当阴天下雨光线不足时,请大家想一想,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样保护视力;当看电视、看录像时,可要求让幼儿注意时间不要太长,距离不要太近;某一小朋友得了眼病时,小朋友们组织一次小小的讨论;如此等等。

教师善于抓住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一、采用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良好用眼习惯的培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如:近视眼找朋友的游戏,纠正幼儿不良读写姿势。二、及时表扬、鼓励。当某一小朋友能自觉按照要求去做的时候,老师及时的表扬、鼓励,从而萌发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三、进行评比。让小朋友自己评价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没做到,再在评比栏里作记号,直到养成习惯。

5、家长配合长期坚持

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保护视力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视力的保护,并不是通过一次活动,一阶段的培养,就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还需要长期一贯地坚持。这项任务,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我们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幼儿家长讲述有关视力保护的知识,并印发资料,让家长督促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按要求去做,以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潜力。

这天上午,在组织综合活动欢乐的元宵节时,许多孩子都把逛花灯的欢乐场面和感受透过美术表现出来,当我走到佳音身边发现她画的尽是坦克车、大炮、战斗机等,我似乎有点不满意,心想这么欢乐、祥和的节日,你的画火药味怎样这么浓。但是我转念一想还是听听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她兴奋地说:"老师,这是解放军叔叔开着坦克在里面点灯庆祝元宵节;这是空军把战斗机的灯都开着把天空照亮了,他们也在庆祝元宵节;还有。"听!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真的很庆幸刚才有耐心倾听佳音的想法,才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自我倾听到其内心的语言。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切忌说"你怎样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语。当孩子提问题或与你谈话时就应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

又如:《奇妙的绳子》创新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选取了自我喜欢的绳子随处玩,任意在手中摆动,一会儿变成摇摆的树枝、一会儿变成风吹的小树在晃动、一会儿变成小朋又在跳舞,一会儿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绳中探索积累,层层拨开层层发散,由一点向多点想象,采用层层递进的时光让幼儿层层创新层层发展,有体验到模仿到创新的结构动静结合,给予孩子充分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充分错金幼儿的创新潜力的发展,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

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我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尊重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能够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用心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萌发创造的激情,表现自我的感受。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5

我一直认为,老师和妈妈一样,对孩子的爱是最纯粹的。没有哪个老师不想将自己的学生教好。不同的只是真正的妈妈孩子很少,而老师的学生很多很多。很多优秀的老师自己孩子成绩甚至不如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因为他们将更多的爱给了学生,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照顾。

我一直觉得,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妈妈。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亲切的,神圣的。几乎每天都有孩子会在我耳边说悄悄话,,非常信任的告诉我他们家里发生的秘密。有时候无意间摸摸孩子的.头,他甚至会高兴一整天。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决定了孩子未来。我们幼儿园老师也是孩子正规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也必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尹建莉老师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教育女儿的理念和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一、让孩子静静的承受痛苦。

让孩子在打针是不哭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就像让刚刚上小班的孩子不哭一样。在预防接种时,全班的孩子哭声雷动,几乎没有办法制止他们哭泣。怎样让他们不哭?我们常常采用物质刺激法,发糖果,买玩具。也用了恐吓强迫法。但很少能够奏效。因为对孩子来说,打针的痛苦对未谙世事的他们来说是巨大的,很少有东西能够减轻这种痛楚。 尹建莉老师是这样做的:先将打针的原因告诉孩子,然后将打针的疼痛正确的告诉孩子,最后进行正面的鼓励。一岁八个月的孩子居然忍受了打针的痛苦,镇静的完成了整个过程。 教育无小事。从打针这件事上,尹老师发现了教育的契机,进而找到培养孩子忍耐痛苦的方法。孩子越小的经历,对其成人后的影响越大。让他们从小获取承受痛苦的经验,也会为他们将来直面痛苦增加勇气。

痛苦永远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将在人的一生中不断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有时候,皮肉之苦甚至是最简单的。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进步的。因此,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教给孩子承受痛苦的方法,这无疑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我们平时,当孩子不小心跌倒而伤心大哭时,我们一定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劝慰。孩子碰上一点小小的痛苦时,我们老师和家长都会心痛不已,那么,他们的将来面临真正的痛苦时会怎样呢?

二、让孩子获取学习的魔杖

有一根魔杖,被它点过之后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会获得神奇的能力。这根魔杖就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四个同班同学,在小学五年级时相差无几,不同的是两个阅读能力强,其余两个从不阅读课外书。几年后,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重点中学游刃有余,其余两个虽然参加了很多辅导班,却在普通学校学习吃力。

我们一直从小就给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要求他们必须考100分,必须遵守纪律,参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其实,我们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大量的练习。殊不知,这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要给他们的学习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课外阅读。

就幼儿生而言,智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也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正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大好时机。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精心实施各项阅读活动,给孩子学习能力一根神奇的魔杖。

三、让学生学会善良和豁达。

善良和豁达是永远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远存在的,幼儿亦是如此。当孩子不小心磕碰儿哇哇大哭是,当孩子因为一点小事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怎样在这种冲突面前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尹建莉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正视对方的痛苦并同情对方。她在孩子与小板凳相撞时,教育孩子同情小板凳,给小板凳揉痛。她告诉孩子:小板凳更弱小,更需要同情。善良是天生的,但往往在平时生活中因为冲突处理不善而渐渐泯灭,内心渐渐就会被自私和冷酷取而代之。 做个好人,这应该是家长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之一。人只有和他人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他人应该是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但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教育孩子不吃亏,与人冲突时决不让步。所以,在幼儿发生很多的矛盾中,家长的不正确教导往往是发生冲突的根源。有时候,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但在孩子矛盾处理中我们是主角。这个时候,用给小板凳揉痛的方式处理会潜移默化的将善良的种子播种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四、将孩子当成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天真纯洁,不谙世事。属于他们的世界,应该是快乐,自由,因为他们正处在个性发展的最好

时光。然而,我们大人把更多的期许,把更多的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们,甚至把我们未完成的理想,都变成他们奋斗的目标。给孩子太多压力,一定会压垮他们稚嫩的翅膀,并给他们的心灵投下阴影。

(一)我们要容许孩子生活上犯的小错误。

孩子在生活中,会犯很多的小错误。这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有关,也可能是天性使然。有时候,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就会遗忘掉另一件事情。许多大科学家都爱犯小错误。比如弗洛伊德就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然而,我们往往对孩子的错误缺乏理解,常常责备他们。或者走另一个极端,什么事情都提醒他们,帮他们做好。无法让孩子自由走路,那么他们永远也难以自立。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6

一天吃午饭时,韩秀君小朋友把一块馒头插在勺子上翻过来,翻过去,嘴里喊着"烤肉串了!烤肉串了……"看架势真像那么回事。一下子,一些孩子们都模仿起来,屋里顿时乱作一团,一片烤肉串的叫喊声,幼儿就餐就停止了,怎么办呢?

制止孩子肯定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引起孩子的不悦,对孩子吃饭是很不利的。面对孩子的吵闹声,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做。这时,我灵机一动,面带欣喜地说:"我闻到烤肉串的香味了,真香啊,孩子们,肉串烤熟了,可以吃了。"听到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拿起自己的馒头,随即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而且吃得津津有味,香极了,连几个平时吃饭不怎么积极的孩子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巧用孩子们的语言,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语言解决孩子的事情,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用不当的方法制止孩子们的叫喊声,就有可能受到不良的效果,影响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7

杜昊远在我班幼儿中算年龄较小的一个,刚满两周岁。他长得小巧玲珑的,别是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十分惹人喜爱。

因为其他原因,昊远没有参加我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以前跟老师连面都没见过。因此,刚来园时,他和一些孩子一样对陌生的老师充满了戒备,妈妈送他来园,他连话都讲不清楚,只是边哭边咿咿呀呀地叫着,抱紧妈妈的脖子就是不肯松手。妈妈十分担心孩子不适幼儿园的生活,次把他送进班后,还要在教室口呆好长时间,久久不肯离去。

确实,开学的前几天,昊远的情绪很不稳定,午餐时不吃,午睡时不睡,连小都不肯,常常到裤子上。为了孩子从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从而使他更快适幼儿园集生活,我细心照料着他,他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存在;为了他获得安感、亲切感和依恋感,我与他常常肌肤亲,如拍拍他的小脑袋、他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遇到他有哭闹行为,我又和颜悦色地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对他加以劝导,尽量满足他的一切合理要求,渐渐地他对我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感,早晨妈妈送来时能跟妈妈说再见了,午睡也有了好转,能在我的怀抱中很快睡。此刻的昊远天在幼儿园里粘着我,俨然一个小小跟屁虫。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快就适了环境,感到很高兴,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8

今日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x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教师,你把x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x在哪?他怎样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日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x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x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x,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教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教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终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教师练舞蹈了,教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教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教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教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9

今天,我在微信群里发现朱允浩给我留言了,内容是:老师,我想你了。

看后,心里暖烘烘的,我也及时给他回复:孩子,老师也想你了。随后,我和朱允浩拉开了视频,我问他,在哪儿呢?他告诉我说跟着爸爸、妈妈在上海,朱允浩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上海打工,放假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我又问他平时都做些什么事?他告诉我说,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帮助家长收拾餐具、擦擦桌椅,洗洗短裤、小袜子等,朱允浩的妈妈也和我聊了一会,她告诉我,朱允浩现在表现可好了,不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在爸爸、妈妈下班时还主动给父母捶捶背、捶捶腿并端来凉茶给父母喝,父母亲觉得开心极了,他们再一次的对我的教育表示感谢。我把朱允浩的表现,形成文字在家长群中展示,不少家长纷纷给我回复:孩子们放假在家也都做着类似的事情,比之刚开始入园,孩子们简直换了一个人……

听了这些反映,我也深感安慰:这说明我的课题研究教育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这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风气,还会影响到孩子,这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幼儿,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篇10

全镇幼儿园教师要进行示范课展示,最好的一节课将参加县级优质展示。为此,我花费了许多心思,找资料、制作课件,设计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小班健康活动“手指兄弟”。经过借班试上,效果很好。我信心十足,惟一令我担心的是正式上示范课时孩子的配合情景。我班有几个孩子年龄偏小,课堂上不是乱讲话,就是做小动作,有进甚至听着听着就跑出去了,这无疑会影响活动效果。为了预防万一,课前我对孩子们进行了严厉的训话:“明天有许多教师来看我们活动,谁要是乱讲话、乱动、我可饶不了你。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叫你说你再说,不准多嘴,要是违反了纪律,你就别想回家了。”

活动开始了,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我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主要是让孩子们体验手指的作用。孩子原本很感兴趣的自由操作,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大部分孩子都是心不在焉地瞅着我。为了能让孩子们动起来,我立刻组织了一个趣味的游戏“奇怪的宝袋”。“快来摸、快来摸,教师那里有一个奇妙的宝袋,吃的、玩的、用的样样都有,你想要吗?”这时,也仅有个别孩子机械地摸了两个,其他孩子还是没动起来,呆呆地坐着,我身上冷汗直冒,乱了阵脚,教学程序颠三倒四。就这样,我像演独角戏一样,最终只能匆匆结束了这次活动。

回到办公室,我又气又恼。但冷静下来以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组织活动并不是演戏,绝不能为追求表面的活动效果而预先设计好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而我的“课前训话”更是弄巧成拙。这次教训令我终生难忘。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记录10篇相关文章:

★ 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700字8篇

★ 幼儿园教师随笔模板10篇

★ 幼师班主任反思随笔

★ 幼儿教育随笔范文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6篇

★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随笔

★ 幼儿园教育心得随笔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