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古诗(最新10篇)

时间:2023-06-02 16:57:45 | 来源:语文通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那么,关于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你欣赏过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赠汪伦古诗》,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赠汪伦古诗 篇一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背景故事

《赠汪伦》这诗中,蕴涵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汪伦仰慕李白已久,因深知李白好饮酒,喜游历,就为李白捎去一封信,称当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李白听后,欣然前往。结果十里桃花变成了十里外的桃花渡口,万家酒楼实际是万氏开的酒楼。李白被汪伦盛情所感动,临别之时,写诗相赠,留下了千古名篇。

当李白走时,汪伦借口没有陪同上船,李白不知,当船要开时仍不见汪伦,心中不免有点伤感,如此盛情相约,见过以后,自己了却了心愿,就不再把客人放在心上。李白正在猜疑,忽然,传来当地流传的民歌,河的两岸站满了送行的村民,一边用脚踏着节奏,一边高唱送别的小调。这样的场景是李白所料不及的,心情激动万分,非常感念汪伦为他如此兴师动众,费尽心机,所以,奋笔疾书,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由衷感叹。这样的解读是有一定依据的`,汪伦能用十里桃花,万家酒楼为由相约,足见他的智谋过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别出心裁的送别形式。

赠汪伦古诗 篇二

唐朝的汪伦喜欢到处结交好友,人也豪爽、大气。

他听说诗人李白很有名,就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汪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怎样才能结交李白这个大诗人呢?后来,他得知李白喜欢美景和美酒便给李白写了封信。

信上这样写道:李先生喜欢美景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美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后立刻动身来到这里,见到汪伦后,汪伦对他说:“这里并没有十里桃花,而是有一个方圆十里的桃花潭;这里也没有万家酒店,只是这里有一家酒店的老板姓万。”李白听了先是一愣,然后说道:“佩服,佩服!”

李白在汪伦家玩得非常舒服,因为汪伦的房屋周围山清水秀,景色很美,李白每天都在汪伦家吃佳肴,赏美景,饮美酒,过得逍遥自在。

一转眼,李白要离开了,汪伦就准备了不少礼物送给李白。李白乘坐的船就要开动了,只听见岸上有人踏着步子唱歌,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伦带着村民在岸上踏歌为他送行。李白十分感动,拿出笔墨,挥笔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千古名篇。

赠汪伦的创作背景 篇三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猜你感兴趣: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篇四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1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2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3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4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5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6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7

李白赠汪伦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8

赠汪伦古诗 篇五

花,缓缓吹着风落下,把地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花毯,现在已经是深秋了。我,一个汪伦身边的小仆人,今日不知为何起得很早,现在才是丑时一刻。昨日,我家先生汪伦的挚友——“诗仙”李白因为要在今日离别,所以昨夜两人大醉了一宿,一仓库的酒喝了个精光,估计月底又没盘缠可发了,钱全被先生花在李白身上,银库都空了,还不让我告诉李白,唉……

心里想时,忽然发现身后传来脚步声。扭头一看,是李白。他漫步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现在还很早,天已经有些微亮了。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想得是那么入迷,浑然不知他要撞到树了。我刚要开口,只听“呯”的一声,李白和树撞了个满怀。不知是李白的头硬,还是树硬呢?鸟儿因为那响声飞出树林,花也微微颤动着。

屋子里的门被推开了,先生被吵醒了。他睡眼惺松,本来就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细线,瘦高的身形外貌没有一点富态,让人压根看不出他出生在如此富裕的大户人家。“李白兄,你起得好早!”先生揉了揉眼睛,打了一个充满酒气的饱嗝。“必须早哇!寅时我就得走。”李白眼里充满了不舍。可我老高兴了,这个月底的盘缠终于有着落啦!“现在很早,离分别还有几个时辰。”先生好似很高兴,他那兴奋的神情和他两眼的黑眼圈实在不符。“不如再小酌几杯再走。”李白微微点点头。可我本兴奋的火焰又被浇灭了。

院子里有一棵粗壮又美丽的樱花树,秋天花满枝头,十分美丽,香气更是让人沉醉。可路人们不知樱花和桃花的不同,我们屋旁有一条清澈与明净的河流,经常会有花瓣落到水面,他们称它为“桃花潭”,我们先生酿的酒,远近闻名,因为就埋在这树前,里面早已有了樱花浓郁而又芬芳的香气,人们称它为“桃醉香”。它入口香甜,毫无辛辣感,可度数很高,喝多了会头痛欲裂,主人好长时间没喝它了,估计坛底都要长蘑菇了,听闻李白酒量很好,不如挖出来给他尝尝,喝醉了更好,也解解我的无盘缠之恨。

只见两人在桌旁坐下,我端来了“桃醉香”,并用酒缸下长出的蘑菇炒了盘菜。两人一边叙旧情,一边畅聊朝廷大事,不知不觉,便到了离别之时。

李白大概因为我的炒蘑菇要去蹲茅坑,先生和我在屋内等待。突然,先生对我说:“翠花啊,你知不知道我和李白兄的交情有多深?”我摇头。先生说:“当初我第一次见李白,是因为他慕名来找我的“桃醉香”。你知道,这酒是不随便让别人喝的,我拒绝了他。”先生陷入美好的回忆中,他的声音却有些哽咽。“他却无论如何一定要尝这一口,不然就不走了,我后来只好同

意了。他喝好几杯,却没有醉。我感觉很诧异,便和他聊起来了。渐渐地,我们觉得有很多观念一致,政见相同,相见恨晚,便结拜成了兄弟。”他说完,却又话锋一转:“李白兄怎么去了这么久?去看看。”我随他一起前去,却发现李白刚要离开。先生一出现,李白便红了眼圈。“照顾好自己,我们这一别,不知何时才再相见啊!当初好你的“桃醉香”,如今尝够了。一定要好好活着,我一定会抽时来看你。”先生不说话,泪已经溢满了眼眶。他说:“未来,下辈子,也做你好兄弟!”“再见!”李白虽是这么说,却迟迟没有离开。船夫倒不耐烦了:“好了没有?麻利地!”为了不要赶危险的夜路,李白上了船,依依不舍地走了。

我看着这船渐渐要变成一个小黑点时,突然,先生用脚踏着节奏为李白送行。“长亭外,古道边……”啊,是《送别》!先生又蹲下,好似在美丽的湖面上写字,写什么,我没看清。

这样的友谊,真令我羡慕……

赠汪伦古诗 篇六

子时,已近深夜。今日可是我的好兄弟李白的别离之日,我怎能忘记!怀着沉重的心情,我吩咐仆人们准备好了酒菜。望着那远处的桃花潭,我一步步走向了门外……

往前走去,桃花潭边的那个人影始终是那么的熟悉。显然,我的兄弟李白即将要登船离去。我唱起了昔日我们兄弟都爱唱的小调:“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刚要上船的李白,被这熟悉的歌声怔住了,猛然一回头就看见了我的身影。我加快了步伐,唱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当我真正地看清楚李白的脸颊时,他的两行热泪已潸然流下。李白还是和往常一样,同样高大的身躯,同样简洁整齐的装束,不同的是,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凄凉。“文焕(汪伦字)兄,我的好兄弟,我还以为你不能来了……”李白忽然上前一步抱住了我,我后退了一小步,但还是上前接受了他的拥抱。他的脸颊发热,双手紧紧地搂住了我的双肩。看见好兄弟这样激动的举动,我的眼泪早已不知不觉湿润了眼眶!

李白松开了紧搂的双臂,这时背后传来了一声细小的声音,“主人…”。我回过头,看见仆人们正端着酒菜过来了。在这临别之际,怎能没有美酒助兴呢?我接过酒菜说道:“太白(李白字)兄,在此分别之时小弟备了些酒菜,我们痛饮一番如何?”“正有此意!哈哈哈!”我和李白就席地而坐,在岸边的青草地上,望着天边的一轮明月,倒上美酒痛快地喝了起来。“文焕兄,我这一走也不知何年何月能再相逢,望多保重啊!”“太白兄,你也一路保重!”在几番的推杯换盏中,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文焕啊,大哥此生两大嗜好,美酒和美人。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喝上如此佳酿!”“大哥莫急,小弟已经为你备上了几坛好酒让你带回去。”“知我者,文焕兄!哈哈哈!”“哎,大哥莫客气。你出门游历时,遇上了美女可千万别忘了还有我这个兄弟呀,小弟一把年纪了还没有意中人哩!”“哈哈哈!一定,一定!”此时,远处的那轮明月忽然蒙上了一层阴影,桃花潭上起雾了。

“客官,现在已是寅时一刻,再不走,恐怕会出事…”站在一旁的船夫显然已经等不住了。外面的雾气越发的浓郁了,在这迷蒙的雾色中,我差点看不清李白的身影。正在我起身相扶时,我才发现李白已然醉倒。我赶紧冲上前扶起了他。“太白兄,太白兄,时辰到了!”我轻轻地摇晃着他。“哎呀,我今儿还是放不下你这个好兄弟啊…呜呜呜!”李白看样子是喝醉了,居然哭了起来。此情此景,我也想起了昔日我们俩兄弟一起的情形,一起踏青,一起吟诗,一起喝酒。可一想到要即将的别离,我的心里就如同有了一块大石头,怎么也放不下。我抱住了李白,和他一同哭了起来,泪

水把我俩的衣襟都打湿了,相互也不在意各自的满身酒气。“两位客官,再不启程就走不了!”船夫在一旁焦急地催促着,就连和李白同行的小书童,也急了眼。“好,好,马上走…”我擦去眼泪,依依不舍地放开了李白。正当我准备搀扶着他登船时,李白忽然脚下一滑,“扑通”一声落入了水中。“太白兄,太白兄!”我焦急地喊了起来。一旁的书童和仆人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给愣住了,各个都不知所错。还好,站在船头的船夫反应快,手中的船槁已经向李白落水的方向伸了过去。可是李白似乎酒醉未完全清醒,双手一直在水面扑腾着,抓不住船槁。见此情形,我也不顾自己的水性,来不及脱衣服就跳入了水中,急速地划向李白落水的方向。李白应该识水性的,可是喝了这么多酒,情况真是令人担忧。眼看李白体力不支就要沉下去了,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李白冰冷的手,另一只手及时地抓住了船夫递过来的船槁,艰难地把他拖上了岸边。

上岸后的李白,面色一片苍白,在喝过船夫准备的姜汤后,脸色逐渐恢复了红润。他在恢复清醒后,接过了书童手中的两块面巾,递给了我一块。我也无心用布擦身子,看着他没事就心满意足了。李白红着眼睛,握了握我冰冷的手,似有千言万语要述说,但始终没有再说什么。是的,兄弟的舍命相救怎能不感动呢?随后,他跟大家道了声谢,就随书童一起登船了。船开了,李白挥了挥手中的面巾,在渐行渐远的船上,我似乎听见了他在吟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若隐若现的声音中,我也向他挥了挥手中的面巾……

赠汪伦古诗 篇七

一、导入、释题。识记生字“赠、伦”,书写生字“汪”。

师:(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注意认真听,听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古代有个人叫汪伦,很有才学,唐开元间任泾县令,卸任后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李白这个人一生最喜欢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中,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请您光临,饮酒赏花。”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喝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了。”李白有些摸不着头脑。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去喝酒的那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汪伦,反而被他的风趣和智慧所打动。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两人饮酒作诗,脾气相投,成了好朋友。转眼李白要离开桃花潭了,继续他的行程,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

师: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生:这个故事讲了汪伦请李白到他家做客,告诉李白他家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可是去了却没有,李白没有恼怒,反而跟汪伦成了好朋友,李白要走了,汪伦特地踏歌给李白送行。李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王伦。

师:故事只听了一遍你就能够说出它的意思来,听得仔细,说得详细。好!

谁还能再用一两句话简单说一说?

生:汪伦请李白来桃花潭做客,李白来了之后虽然没有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是他们俩仍然成了好朋友,李白要告辞了,汪伦特地踏歌送行,李白很感动,就写下了《赠汪伦》这首古诗。

师:告辞、踏歌送行这两个词用得好!

师:同学们了解李白和汪伦么?

生:李白是著名的诗人,和杜甫共同称为“李杜”。

生:李白是唐朝诗人,喜欢喝酒和游山玩水。

师:看来你很了解李白,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生:上网查资料。

师:这是学习的好办法。

生:李白字太白,是浪漫什么……

师:浪漫主义诗人。

(课件出示,认识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

师:了解汪伦吗?

生: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

生:汪伦是泾县县令,卸任后隐居在桃花潭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老师讲的古诗里面说到了。

师:你非常善于听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李白送给汪伦的古诗《赠汪伦》。齐读课题。

师:赠可以怎么记?

生:我在超市里看见奶袋子上面写着“买一赠一”就是这个赠字。

师:善于在生活中识记生字,你是个有心人。

生:我买玩具的时候还赠给我一个小礼物,上面写着“赠品”。

生:赠左边是个宝贝的贝,右边是曾经的曾。

师:说得好,我们赠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把什么样的东西送给他?

生:自己的宝贝。

师:所以要记住它是个贝字旁。

师:看这个“汪”字怎么记?

生:熟字加偏旁。王加上三点水。

师:能组词么?

生:泪汪汪。

师: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旁。

生:水汪汪,汪汪叫。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跟我一起书空。请大家打开本子在本上写两个。

师:伦怎么记呢?

生:熟字换偏旁。轮子的轮车子旁换成单人旁就是汪伦的伦了。

生:老师,这个字师语无伦次的伦。

师:你积累的词真多,好!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上课之前听有的同学说这首诗大家很熟悉了,好,先读一遍我听听吧,注意把自此读准了。

生:齐读。

师:同学们能把古诗读通,但是古诗要读出韵味。怎么才能读出韵味呢?你得了解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作者写得时候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那么同学们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了吗?好,考考大家。

师:(课件出示问题,生填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生:时间是李白乘舟的时候。

师:李白乘舟要怎样的时候?

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

师:用诗中原句来说就是~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时。

师:非常正确。

生:地点是桃花潭边。

生:人物是李白和汪伦。

师:事件呢?

生:李白坐船要走,汪伦来送。

师:汪伦是以什么方式来送他的呢?

生:踏歌。

师:好,把这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生:事件是李白坐船要走,汪伦踏歌送行。

师:(板书:踏歌送行。)对,这样说话才完整。

师: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让我们再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千古不衰的名作。生:齐读全诗。

三、进入情境,体会感情。

师:古诗大概描述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想写好一首诗,还要写出意境。这首诗里要注意几个意境。

师:(课件出示意境一:“舟”),舟是指什么?

生:小船。

师:回答问题要完整。

生:舟指的是小船。

师: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

生:古代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小船或者是步行。

师:对。舟字在古诗里出现很多,一方面,古代交通工具还不够发达,没有飞机、公交车、地铁、动车等,人们一般靠马车、步行来活动,舟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快捷的交通工具了;另一方面,它轻快敏捷,常常用于表现诗人洒脱的胸怀,想象一下,古人穿着长袍,手持一卷书或者背一把古剑,那多么英姿飒爽。

师:下面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把舟用在诗句中的。

(课件出示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李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删除了其它三句难度较大的诗句。)

生:读。

师:给“舟”组词。

生:小舟。

生:乘舟。

师:乘怎么记?在哪里见过它?这个字这么深刻的含义,我们定要写会它。拿出本子跟老师写乘舟二字。师示范。

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怎么理解这句?

生:李白坐着船就要走的时候。

师:将欲行,是什么意思?

生:就要走。

师:那就把时候去掉。

生:李白乘舟就要走。

师:说得好,理解诗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组词连句的方法。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课件出示踏歌)踏歌。认读踏字,跟什么有关?

生:足字旁跟脚有关。

师:看几幅图片,结合课文谈谈你所理解的“踏歌”。

(课件出示图片)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即表现了村民的踏歌活动。同时此图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唱歌。

师:还有补充么?

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然后手也摇摆唱歌。

师:摇摆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摇摆可以换成舞动。

师:舞动是手的动作,手脚都用的话哪个词更恰当?

生:手舞足蹈。

师:是啊,踏歌手脚都要用,那我们用这一个词就能概括了。谁能再说一说踏歌如何理解?

生:踏歌就是手舞足蹈唱歌。

师:是的,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手舞足蹈动作自由、活泼。《武进旧事·元夕》中有李笃房吟描写踏歌场面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

生:读“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

师:是啊,人渐稀少,到了深夜,踏歌声还穿透云霄。再读这句。

师:忽闻在这里怎么理解?

生:忽然听到。

师:你太厉害了,知道闻就是听到的意思。

生:以前学过《春晓》里面有句处处闻啼鸟,老师就说闻是听到的意思。

师:能够把以前学的知识用到学习中去,这是一样重要的能力。你是个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孩子。

师:李白忽然听到什么了?

生:李白忽然听到李白踏歌送行的声音。

师: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请同学们开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有可能汪伦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来晚了。

师:想一想汪伦有可能有什么事能够耽误来送李白呢?

生:有可能他回家去给李白拿自己酿的酒去了。

师:你如何知道他会酿酒?

生:老师开始讲的小故事里说了汪伦用自己酿的酒招待李白。

师:故事听得认真,想象合理。

生:有可能汪伦故意来迟了想让李白先失望后惊喜。

师:对呀,有这个可能。汪伦有可能事先设计好,故意这个时候出现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有可能李白怕汪伦伤心,就没告诉他,后来汪伦知道了才急忙赶来送他。

师:有道理。他们俩一起饮酒作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李白要走了,舍不得汪伦也怕汪伦伤心就没有告诉他。汪伦听别人说的,才匆匆赶来送李白。

生:有可能汪伦叫朋友们一起来送李白所以晚来一会。

师:有这个可能。汪伦自己踏歌怕李白听不到,叫朋友们一起来踏歌送李白。

生:老师,汪伦有没有可能想让李白永远记住他,所以想了一个特别的方式来送他?

师:是呀,汪伦是李白邀请来的,请李白的时候还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引诱李白,送行的时候方式也一定很特别了。

生:老师,可能汪伦在家里已经请李白喝酒吃饭了,李白说不要送了汪伦就答应了,但是汪伦还是没忍住,又来送了。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想到这么多可能,简直就是一个个的汪伦和李白呀。我没有想到你们送别的方式这么特别,洋溢着热情。多么感人!多么意外!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带着一种意外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谁来读这两句?

生:读。

师:我听出惊喜来了。

生:读。

师: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

师: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边喝酒吟诗,对酒当歌,汪伦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李白,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一段美好时光,转眼间,到了分别的日子了,李白登上小船,汪伦前来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别。李白对汪伦说_____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不及”什么意思?

师:这两句诗怎么理解?(大屏出示)

生:读。1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如果一层楼高4米,比83层楼还高。

师:是呀,桃花潭水有这么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还是桃花潭水深?

生:情深。

师:板书:情比水深。

师:(大屏出示此两句)给这两句诗选择一个正确的关联词。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汪伦的友谊之深。

生:读。(课件出示句子:选择哪句最合适。因为桃花潭有千尺深,所以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如果桃花潭有千尺深,就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哪一句解释合理?

生: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那我们读一读,体会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之深。

生:读。

师: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谁能用一个词概括?

生:有感情。

师:有感情还不够深。

生:深情。

师:对,“饱含深情”,这就是抒情。想不想再读读这两句?

生:练读。

师:整首诗我们读过了,理解了诗人诗中包含的感情。整首诗的意思会解释吗?

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及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看来你们是真正理解这首诗和作者表达的感情了。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生:听录音,跟读。

师: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能享受阳光。如果你周围有好朋友,那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你也会感到温暖。同学们,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带着诗人李白那份深深的情谊,随着音乐一齐来诵读《赠汪伦》。

生:(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摇头晃脑地读。

师:周星冉同学读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他边读边加上自己的手势、动作,摇头晃脑,古人就是这样读诗的。我们也像他一样动起来。

生:读。指名读。

师:古人读诗用的方法是吟唱。下面听一听这首诗的吟诵。大家可以一起跟着吟。(课件出示整首诗的吟唱)

生:吟唱。

师:看,古人能用28个字就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能吟诵、吟唱,方式多种多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古诗吟诵吟唱的视频和音频,学着诵一诵、吟一吟、唱一唱。

四、读李白《将进酒》,感受吟唱,进一步了解李白。

师: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友情之深,李白一生留下的千余首诗中,有六分之一是送别诗,可见李白朋友遍天下,重感情,下面看到大家意犹未尽,再给大家放一首著名吟唱家徐健顺老师吟唱的《将进酒》,我们再领略一下经典吟唱,并且感受李白的另一面,这首诗既表达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是李白的代表作。

生:听,唱。

五、拓展。

师: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之外,老师还找了几首感人肺腑的送别诗,我们来读一读。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生:读题目。

师:这么长的题目同学们读得这么流畅,很好。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李白是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这首诗的人物是李白和孟浩然。

生: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这是送别的~

生:地点。

师:人物、地点都有了,那时间呢?我们去读读诗句,找一找时间。

生:读。

生:找到了。时间是烟花三月。

师:善于思考。烟花三月,李白约孟浩然来到黄鹤楼,两个人久别重逢各诉思念之情,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送他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多美的季节!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我们一起到充满诗意的黄鹤楼,读一读李白留下的这首诗吧。

生:读。

师:(课件出示第二首《别董大》高适)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董庭兰也在困顿不达的处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前两句非常悲戚。一起读。

生:读前两句。

师:但是后两句去不一样了,诗人以什么来赠别好友?

生:安慰的话。

师:看来你非常喜欢古诗,是不是经常读古诗?

生:是的,我背了70多首了呢。

师:真厉害!你能读出诗人以安慰的话来赠别好友非常了不得。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让大家看到你写的诗,周大诗人,如何?

生:好。

师:是的,最后两句是高适鼓励董庭兰,告诉他——

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把整首诗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再看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师:元二是诗人王维的好朋友。他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王维为他送别。我们读一读,思考王维以什么送元二?

生:读。

生:王维以酒送别元二。

生:王维担心元二。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是呀,王维握着元二的手,说:“元二啊,你这一别万里,前途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相见?读。

生:读。

六、再读古诗,感情升华。

师: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回到李白汪伦送别的时刻,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生:(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师:下课了,老师被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所打动着,也吟诗一首向大家道别。(课件出示老师自创的诗:老师课罢将欲行,忽闻学生道别声。黄河之水深千尺,不及师生惜别情。)喜欢古诗的同学,可以回去试着写一首。下面布置作业。

作业:(选做一题)

1、把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选背诵一首送别诗。

3、尝试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赠汪伦古诗 篇八

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

hū wém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赠汪伦古诗 篇九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汪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是一首赞美友谊的歌。

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写成的呢?

原来,李白在宣城谢眺楼上饮酒赋诗时,意想不到地收到一封来信,拆开一看,是汪伦写给他的。汪伦是离宣城不远的泾川的一位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听说李白来到宣城游玩,便热情地向李白发出邀请。李白为了不让汪伦失望,决定第二天赴约。

第二天早晨,汪伦带着村民来到村头相迎。两人虽不相识,但一见面,就好像故友相逢,非常亲密。汪伦特地酿制了美酒,迎接李白的到来,并陪诗人观赏了当地风景胜地———桃花潭。李白一边游玩,一边赞赏皖南山区迷人的风光。这次偶然的机会,使两人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

几天后,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泾川。临别时汪伦又和村民们前来相送,那场面十分感人。热情好客的村民一边走,一边用脚踏地打着节拍,唱着当地的歌谣。李白看到此情此景,感慨万分,便当场吟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尽,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既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又描写了唐代人民大众对诗人的尊敬,《赠汪伦》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诗。

赠汪伦古诗 篇十

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

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安徽,汪伦想了一个妙计,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知道汪伦是一方豪士,就来到汪伦家问:“我是来赏十里桃花,游万家家酒店的。”汪伦听了笑了笑:桃花者,一潭知名也;万家者,店主人也万也。”李白知道自己上当了,就哈哈大笑起来。于是二人就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有一次,李白的母亲给她来信说:“你父亲病重,希望能见到你。”李白一看,心急如焚。不辞而别,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桌上,就马不停蹄地赶到桃花潭边坐船,只见杨树依依,早春的桃花已探出头来,粉的似霞;白的似火。

李白眼前不禁浮现出与汪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白天,一起荡舟桃花潭,两岸桃花争奇斗艳,让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一首首名诗。晚上在皎洁的月光下饮酒对弈,快活如神仙。就要离别了,李白热泪盈眶,这是岸上传来了轻脆悦耳的歌声,原来是汪伦带着一群好友脚踏地,边走边唱前来送探,李白赶紧跳上岸。汪伦问:“李兄,真的要走吗?你这一走我可是舍不得呀。”“可是我的父亲病重,希望见我,我必须要回去。”李白说。“那你要记得给我捎信。”汪伦哭着说。船夫说:“客官,天色已晚,要走了。”他们俩抱拳作揖,就要告别了。

汪伦望着李白渐渐远去的生影,乃久久凝望着,不肯离去……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10篇《赠汪伦古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