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声音的成语【优秀4篇】

时间:2023-06-17 08:40:43 | 来源:语文通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虎知道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形容声音的成语》,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形容声音的成语 篇一

1、瓮声瓮气:是指声音粗大低沉。

2、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是指悲切婉转的声音。

3、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是指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4、不绝如线:绝:断。是指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是指声音思绪微弱。

5、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是指声音凄厉幽怨。

6、锣鼓喧天:锣鼓的声音震天响。

7、人声鼎沸: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鼎沸:鼎水沸腾,原形容局势不安定,现形容声音嘈杂)。

8、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是指声音铿锵。

9、响遏行云: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遏:阻止)。是指歌声嘹亮。

10、喔咿儒儿:喔咿:献媚强笑的模样,是指声音含糊不清。是指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1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是指声音或声势很大。有时候是指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12、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是指声音悲切。

13、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是指声音断绝。

14、万籁俱寂:一点声响也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响;俱寂:都静下来)。多是指自然环境的安静、幽静或冷静。

15、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6、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是指声音微小。形容言论无足轻重。

17、余音绕梁:留下的声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是指歌音美妙动听,久久留在记忆中。

18、沸天震地:是指声音很喧腾。

19、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是指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20、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是指声音很大。

21、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是指声音高亢嘹亮。

22、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是指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23、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24、狼嗥鬼叫:是指声音凄厉。

25、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是指声音大(多指语音)。②是指人的名声很大。

26、空谷传声: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27、铿锵有力:是指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28、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是指声音或声势很大。

29、响彻云霄:是指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彻:贯透。

30、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

31、瓮声瓮气:是指声音粗重。

32、气喘吁吁:吁吁:指张口呼吸的声音。是指呼吸短促。

33、鬼哭神号:①是指哭叫悲惨凄厉。②是指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34、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是指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35、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是指声音或声势很大。

36、戛然而止:是指声音突然终止。

37、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是指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是指声音巨大风声。

38、牙牙学语: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牙牙: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39、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通过云霄。是指声音高亢嘹亮。

40、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形容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41、怪声怪气:是指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42、石破天惊:原来是指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形容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形容声音的成语 篇二

1、叽叽嘎嘎——叽:形容鸟声、说话声或各种嘈杂声。用来写说笑声。

2、叽叽喳喳----喳:低语声。语音杂乱

3、叽叽嘈嘈——嘈:杂乱,杂声。说话急而乱的声音

4、叽里咕咕----咕:形容刹车、低声说话等的声音。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5、叽里咕噜——用来写别人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的声音,也用来写物体滚动的声音。

6、叽里呱啦——用来写大声说话的声音。

7、叽哩哇啦----大声说话声

8、哩哩罗罗——形容说话罗嗦不清楚

9、嘀哩咕噜----1.形容东西滚动及其声音。 2.形容急促慌乱的跑动。 3.形容快而听不明白的话语。

10、嘀嘀咕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11、咕咕哝哝----嘴很少动,低声说出难于听懂的话。

12、噜哩噜苏----1.方言。言语絮叨。

13、嘀里嘟噜----1.形容说话很快,使人听不清。 2.形容成串的东西。

14、唧唧哝哝----哝哝:小声说话,1.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15、咭咭呱呱----1.亦作"咭咭刮刮"。 2.形容大声说笑。

16、叽哩嘎啦----1.形容杂乱的说笑声。

17、呜哩哇啦----1.象声词。多形容喧嚷声。 2.形容听不明白的话语。

1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19、赞声不绝----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20、歌功颂德----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21、金口玉音----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22、足音空谷----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

23、德音莫违----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24、声音笑貌----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25、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26、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27、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8、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9、一锤定音----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30、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31、正色厉声----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3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3、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34、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35、声嘶力竭----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36、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37、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38、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形容声音的成语 篇三

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狼号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3、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4、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5、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6、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7、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8、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9、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10、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11、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2、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13、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14、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15、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6、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17、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

18、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9、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0、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轻声缓慢地吐词。

21、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22、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4、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25、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26、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27、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28、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29、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30、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31、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3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3、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34、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35、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36、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37、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38、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39、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4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41、鸦鹊无声:形容非常静。同“鸦雀无声”。

42、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43、响彻云表: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44、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45、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46、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47、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48、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49、大音希声: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50、剑首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51、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幺说,就跟着怎幺说。

52、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53、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54、无声无息:息:气息。没有什么动静。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55、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56、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57、神嚎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58、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59、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60、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61、绘声绘影: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62、天惊石破: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3、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4、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65、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66、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67、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68、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69、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70、神号鬼泣: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71、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72、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73、朗朗上口: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74、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75、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76、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77、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78、敲金戛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79、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80、如雷灌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81、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82、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83、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人相貌凶恶,声音可怕。

84、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85、音容笑貌: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86、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87、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88、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89、声嘶力竭: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90、剑头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首一吷”。

91、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92、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93、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94、无伤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95、响彻云际: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96、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描写声音的成语大全 篇四

1、叽叽嘎嘎——叽:形容鸟声、说话声或各种嘈杂声。用来写说笑声。

2、叽叽喳喳----喳:低语声。语音杂乱

3、叽叽嘈嘈——嘈:杂乱,杂声。说话急而乱的声音

4、叽里咕咕----咕:形容刹车、低声说话等的声音。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5、叽里咕噜——用来写别人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的声音,也用来写物体滚动的声音。

6、叽里呱啦——用来写大声说话的声音。

7、叽哩哇啦----大声说话声

8、哩哩罗罗——形容说话罗嗦不清楚

9、嘀哩咕噜----1.形容东西滚动及其声音。 2.形容急促慌乱的跑动。 3.形容快而听不明白的话语。

10、嘀嘀咕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11、咕咕哝哝----嘴很少动,低声说出难于听懂的'话。

12、噜哩噜苏----1.方言。言语絮叨。

13、嘀里嘟噜----1.形容说话很快,使人听不清。 2.形容成串的东西。

14、唧唧哝哝----哝哝:小声说话,1.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15、咭咭呱呱----1.亦作"咭咭刮刮"。 2.形容大声说笑。

16、叽哩嘎啦----1.形容杂乱的说笑声。

17、呜哩哇啦----1.象声词。多形容喧嚷声。 2.形容听不明白的话语。

1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19、赞声不绝----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20、歌功颂德----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21、金口玉音----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22、足音空谷----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

23、德音莫违----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24、声音笑貌----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25、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26、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27、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8、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9、一锤定音----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30、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31、正色厉声----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3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3、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34、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35、声嘶力竭----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36、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37、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38、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39、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40、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幺说,就跟着怎幺说。

41、绘声绘影----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42、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43、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44、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45、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46、大音希声----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47、音容笑貌----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48、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49、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50、默不作声----一句话也不说

51、不声不气----指不说话;不出声。

52、阒无人声----谓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53、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54、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55、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56、鸦鹊无声----形容非常静。同“鸦雀无声”。

57、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58、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59、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60、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形容声音的成语》,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