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精神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3-04-17 08:26:38 | 来源:语文通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内化于心、见之于行,只有将久久为功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实践里,才能彰显“右玉精神”于行动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右玉精神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1)

弘扬“右玉精神”做脱贫路上的“拼命三郎”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949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委、政府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在改善生态、风沙防治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鉴古知今、鉴往知来,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传承弘扬“右玉精神”,敢于做脱贫路上的“拼命三郎”。

传承弘扬“以人为本,为民利民”的民生理念,以十足拼劲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逾70年,右玉县委、政府坚持一脉相承的以民为本执政观,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将绿化率仅为0.3%的荒芜之地,改造成了绿化率为52%的沙漠绿洲,粉碎了“最不适宜人类生活”的断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实现共同富裕全民奔小康,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十足的拼劲,将“以人为本、为民利民”的理念不折不扣地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祉,造福群众。“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坚持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以增进、改善民生为宗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兴民富民,我们党的执政底气才充足、根基才坚实,才能真正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传承弘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担当情怀,以十足拼劲博得干事创业崭新业绩。解放初期,右玉县陷入“沙进人退”的艰难境地,历任县委书记、县长以防沙造林、披绿增脆为目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将改善生态事业作为一以贯之的常态工作,在右玉的土地上不断增新添绿。“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准则,“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精神,“真抓实干”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指南。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创业中,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上才能不抛锚;将真抓实干作风“嫁接”到实践上,我们的党员干部行动上才能更有劲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畏艰难、披荆斩棘,脱贫路上需要有更多的党员干部传承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精神,坚定开拓进取之心,拓宽干事创业之路,牢记初心与使命,拼搏奋斗,不断勇攀高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传承弘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以十足拼劲兑现脱贫攻坚庄严承诺。在18任县委书记、17任县长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绿色之路马拉松”接力中,他们初心不改、乘风破浪、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精神境界。“战鼓催征急,攻坚不畏难。”脱贫攻坚收官在即,在最后的关键阶段,还有剩下的“硬骨头”急需去“啃”,仍有“深水区”亟待去涉足,切不可有松劲歇脚、放松警惕、急功近利等思想。如何解决最后的难题,如期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仍需各级党员干部主动积极投身,以担当引导思想,以实干凝聚民心,团结带领人民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攻坚克难,找准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去“啃”最硬的“骨头”“涉深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拼尽全力,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证如期兑现庄严承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右玉精神”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无数具备“右玉精神”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探索实践,才有了新中国今天的崛起。传承发扬“右玉精神”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中的“拼命三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2)

“晋善晋美”里的“右玉精神”

山西省右玉县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风沙成患、山川贫瘠。右玉县委率领全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创造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

善转型,强经济,长远谋划探路径。无论是山西曾凭借晋煤“点亮全国一半灯”,还是东三省曾凭借重工业发展成为我们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领头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态的更新,各地都曾面临发展困境。“在转型发展上,山西既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要久久为功,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山西如果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对全国同类型的省份也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多元支撑、需要结构优化,要找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放长眼光,改革创新,勇于“破题”。要珍惜人才,出台“给力”的政策,打造“优渥”的发展环境,把人留住、把才用上并为我所用。要坚持“做实做强做优”,久久为功,各地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坚定不移弘扬“右玉精神”,尊重科学,百折不挠,创造出可复制、能成功、够长远的发展路径。

善治理,美环境,久久为功现盛景。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到当好“生态卫士”的秦岭,再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汾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言犹在耳,“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深入人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振聋发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也是有效途径。在山西,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在全国,各地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笔”,以久久为功之韧劲为“墨”,勾勒出美丽中国之盛景。

善硬仗,兴乡村,千方百计保增收。这次山西考察,最先调研的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提出两个“最”:最关心的事情是,乡亲们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政绩是“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脱贫攻坚战艰苦卓绝,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返贫风险大,在“啃硬骨头”的同时,建立防止返贫人口监测制度,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让扶贫政策“软着陆”,推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就业。正所谓“乐业才能安居”,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小木耳,大产业”到“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变“输血”到“造血”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还是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右玉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都是我们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指引,“抓任何工作,都要有这种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3)

从“右玉精神”读懂干部政绩观

要发扬“右玉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为体现的“右玉精神”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深刻阐释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执政为民,实干兴邦,是“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面对大自然“沙进人退”的生存逼迫,右玉县的领导干部一心扑在为民排忧解难上,并没有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举县搬迁,而是带领人民群众举办了一场已长达70余年的种树“接力赛”,使得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翻天覆地的巨变,背后是右玉县领导干部的为民情怀和真抓实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多做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之实事,尽快、圆满解决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小事,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

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右玉县生态环境如此恶劣,改革发展实则难上加难。而右玉县的领导干部却毫无畏惧,从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带头扛上铁锹从零开始,到一任接着一任奋斗传承,从“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到“联合国最佳宜居县”,正是那些迎难而上的人在默默解决着最棘手的难题,才解开了右玉人民幸福生活的大门之锁。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关乎老百姓生产生活与发展进步的事儿都不简单。扶持一户贫困群众从衣衫褴褛到小康生活,难;帮助一个孩子解决异地教育问题,难;培训一批有技术有能力带头致富的职业农民,难……党员干部应始终拥有冲锋第一线、战斗最前沿的担当,在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各个方面不畏艰难,敢挑重担,主动作为,持续奋斗,真正办好有利于改革发展的难事,为群众“舒展眉头”,做强动力“火车头”。

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是“右玉精神”的珍贵本色。右玉县一代一代种树造林,似乎看不到每任领导干部“到底做了什么”,历任似乎都在前任的框里“画圈圈”。正是这种毫无政绩“表现”的“利后”之举,将“种绿”和“种富”相结合,趟出了右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每个人都想“有出息”,当个人出息与群众出路互相牵连时,便成为对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真正考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这样一个“长工程”和“良心活”。党员干部要坚决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切除形式主义“毒瘤”,更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用长远的、多维的眼光谋划政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让群众出路成为最好的个人出息,达到“显性绩效”和“隐性绩效”的有机统一。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4)

用“右玉精神”引领奋斗航程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作为推动党的事业接续发展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党员干部要传承弘扬好“右玉精神”。

积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久久为功不懈怠。右玉曾经长年风沙成患,被称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工作思路始终没有变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把重显绩与重潜绩结合起来,把着眼当前与放眼未来贯通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矢志不渝朝着既定目标笃定前行。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多干做铺垫、打基础的事,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图一时之名,跑好属于自己的接力赛。

强化“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担当,真抓实干不畏难。左顾右盼等不来事业发展,花拳绣腿换不来群众口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长达70年的追梦路上,右玉历届县委领导班子带领人民战天斗地,硬是将一片林木覆盖率不足0.3%的沙洲种植成了森林覆盖率54%的绿地,昔日不毛之地变为塞上江南。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要增强狠抓落实的能力和本领,不当坐而论道的空谈者,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努力把嘴上说的、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化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和真真切切的行动。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涵养直面矛盾的勇气、知难而进的锐气、动真碰硬的豪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为民造福不变焦。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右玉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2018年8月,右玉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效益日渐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生动体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利益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搞有名无实、劳民伤财的工程,不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蠢事,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繁荣的短视行为。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5)

用“右玉精神”推动绿色发展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地带,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是不毛之地、山川贫瘠。70年来,右玉县一任又一任县委、政府领导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斗沙植树、造林绿化,使全县林木覆盖率从解放初期的0.3%升至54%以上,创造了树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书写了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实干苦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右玉精神”。将“右玉精神”高度凝练和概括:“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右玉县广大干部群众用70余年时间书写的不仅是“右玉精神”,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典范。__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定位为我国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无论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回应群众关切、提升发展质量,都要求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破坏生态环境来提升发展”的问题,以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右玉70年推动绿色发展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在发扬“右玉精神”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补齐生态短板,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

在发扬“右玉精神”中推进绿色发展,一个首要的方面,就是要知行合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就是要想问题、找办法、出点子、选路子,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尤其是要考虑有利于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考虑有利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考虑保护好群众切实利益。右玉县20任县委书记,70余年不遗余力团结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就是为了保护好右玉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地,就是为了给右玉百姓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子,让这方水土能够养活这方人。广大党员、干部,在谋划一地一时的发展中,绝不能因为谋求发展,就破坏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决不能因为需要发展,就上马“短、平、快”项目,而忽视了群众的需求,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来推动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发扬“右玉精神”中推动绿色发展,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牢不逾生态红线的发展理念,把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在谋划地方发展布局、制定发展举措、引进发展项目和培育发展产业等工作上,自觉摒弃短视思想,杜绝依靠“牺牲环境要发展”的做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发展绿色事业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各级各地也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要从严问责,倒逼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做保护生态和推动发展的“行动派”。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70年来,右玉县领导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换领导不换思路,久久为功、艰苦奋斗,紧盯植树造林不放松,咬住治沙造林不松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山接着一山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精彩演绎和生动写照。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答好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这道题,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拿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拿出“滚石上山”的韧劲、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和常态,在持续建设生态文明中开创绿色发展新境界。

壮丽秀美的山川,是美丽动人的景色;伟大的精神,更是震撼心灵的风景。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发扬“右玉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担当,以实际行动描绘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6)

发扬“右玉精神” 推动绿色发展

林木覆盖率从0.3%增长到54%,从“不毛之地”到“沙漠绿洲”,从种不上庄稼、吃不上饭到享受“生态红利”……70年来,陕西省右玉县县委书记换了20任,但植树造林的蓝图一直没有变,20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创造了人间奇迹,铸就了“右玉精神”。

绿色的土地、干净的河流、清新的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右玉呈现给新时代的崭新面貌,是推动绿色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山西“新地标”。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将“右玉精神”高度凝练和概括为“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这十六个字,并指出:“右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70余年时间,右玉县广大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书写的不仅是“右玉精神”,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典范。__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定位为我国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无论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回应群众关切、提升发展质量,都要求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破坏生态环境来提升发展”的问题,以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右玉推动绿色发展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在发扬“右玉精神”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补齐生态短板,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右玉精神”,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实践。在发扬“右玉精神”中推进绿色发展,首要的是知行合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就是要想问题、找办法、出点子、选路子,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尤其是要考虑有利于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考虑有利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考虑保护好群众切实利益。右玉县20任县委书记,70余年不遗余力团结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就是为了保护好右玉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地,就是为了给右玉百姓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子,让这方水土能够养活这方人。广大党员干部,在谋划一地一时的发展中,绝不能因为谋求发展,就破坏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决不能因为需要发展,就上马“短、平、快”项目,而忽视了群众的需求,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来推动发展。要以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为根本导向,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着眼长远谋发展、着眼群众办事情,为群众办成事、办好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让群众满意。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风物长宜放眼量。发扬“右玉精神”,推动绿色发展,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牢不逾生态红线的发展理念,把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在谋划地方发展布局、制定发展举措、引进发展项目和培育发展产业等工作上,自觉摒弃短视思想,杜绝依靠“牺牲环境要发展”的做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事业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各级各地也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要从严问责,倒逼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做保护生态和推动发展的“行动派”。

涵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思想境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70年来,右玉县领导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换领导不换思路,久久为功、艰苦奋斗,紧盯植树造林不放松,咬住治沙造林不松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山接着一山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精彩演绎和生动写照。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答好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这道题,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拿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拿出“滚石上山”的韧劲、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常态,在持续建设生态文明中开创绿色发展新境界。

壮丽秀美的山川,是美丽动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伟大的精神,更是震撼心灵、令人感佩的风景。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发扬“右玉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担当,以实际行动描绘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7)

用“右玉精神”引领奋斗航线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值此攻坚克难之际,全体党员干部都应在“右玉精神”中汲取营养,提振自身建设,为发展党的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不言弃,“右玉精神”中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信仰。风沙吹不乱为民服务的心,贫瘠枯不竭干事创业的血。自1949年起,右玉县委班子就坚定了同步发展农林牧副业的想法,夯实右玉的绿色根基,朝着“有‘绿’就有‘富’,既‘富’又有‘美’”的目标不断迈进,最终成功摘掉贫困之帽。艰难困苦处,玉汝于成时,“右玉精神”中敢打敢拼、不惧风雨的前行力量值得新时代党员学习,越是攻坚克难时,越要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实事,越要真抓实干为人民谋福利,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去直面风雨,无畏挑战。

一条绿色脱贫路,一以贯之抓落实,“右玉精神”中有“科学决策、精准落实”的作为。自发展之初,县委班子便决定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精准脱贫。结合科学手段,划出阶段、循序渐进、逐步落实,最终将森林覆盖率由0.3%提升到54%,把荒漠变绿洲。右玉的发展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它的由“绿”转“富”,无不向我们证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各地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也应大力学习右玉这种充分结合生态规律的致富方法,树立科学理念、选取科学方法,走出适合自身长远持久的精准发展之路。

一代跟着一代走,一棒接着一棒传,“右玉精神”中有“功成有我、不必在我”的情怀。70年风雨征程,右玉的干部们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换人决不换方向,代代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行动展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公仆本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也正是有了太多太多像右玉干部这样的人民公仆,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一心为了党和群众的事业发展,忘“小我”,求“大我”,才能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落实,才能朝着美好发展的蓝图一步一个台阶迈进。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8)

让“右玉精神”之花绽放青春风采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在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生态绿化“接力赛”中,右玉人民创造传承了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谱系,成为激励一代代革命者、奋斗者、搏击者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基层青年干部,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节点、新形势,发扬“右玉精神”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相逢奋斗之路,让“右玉精神”之花绽放青春风采。

发扬“右玉精神”,共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圆”。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青年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察民情、解民意、纾民忧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在大战大考中磨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勇坚毅。“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在基层燃烧自己、点亮初心,要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为民熠熠初心为“圆心”,以忠诚干净担当标准为“半径”,严格要求自己,把造福民族、造福人民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在战疫战贫多条“战线”上,青年干部有情怀、敢担当、能作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当做崇高使命,满怀激情、砥砺前行,在基层挥洒汗水、奋勇搏击,绽放为民服务风采。

发扬“右玉精神”,书写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期望值”。“磨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是对党员干部的殷切期盼,书写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期望值”,必须站在大局角度,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下足“绣花功”,力求达到“丰起来、好起来、美起来”的目标任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一分为二辩证看待问题,把握问题本质和发展规律,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应对多重挑战,缓解多重压力。既要立足当下“回头看”,又要放眼长远“向前行”,抓住新时代新机遇,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汇在国家建设中,在“小我”中成就“大我”,在一体化推进科学治理、科技突破中先试先行、敢试敢行,结出经济发展质效“双提升”累累硕果,贡献智慧力量。

发扬“右玉精神”,注入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动力源”。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将面对“老问题”又有了“新表现”、“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困扰。发扬“右玉精神”,要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中增长才干、精准赋能,在争先进位、突破自身中砥砺前行,从困难走向胜利。这就要求我们向优秀模范、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学习看齐,做向上向善的“青年派”,为“赋能于心、赋能于行”注入“比学赶超”“动力源”。同时,要学会搭建合作平台,引入共赢“东风”,注重集体优势,合力攻关,激活融合发展“动力源”,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对标对表中列明“清单”,在查缺补漏中同向发力,在自警自省中奋勇前进。

发扬“右玉精神”,引领知难而进、攻坚克难“通行证”。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学研查改”引领青年干部发展前行轨道上,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决心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信念追求,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进取,站稳奋斗主阵地,挺起民族脊梁,不负美好青春。上来历练,下去“蹲苗”,青年干部要跳出易滋生好逸恶劳、推诿扯皮的“温床”,在“强”“常”“长”反面震慑中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慎独慎微、慎终如始,不退缩不畏难。另外,当前进入战贫“倒计时”,仍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腊子口”要征服,要赓续传承、秉持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吸取“知”“信”“行”综合营养,整合优势资源,转化优秀成果,在攻坚克难中“不忘来时路”,在固本培元中行稳致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右玉精神”见证了由黄沙肆虐到绿水青山的生态治理奇迹,青年干部描摹着为民奉献、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精神航标,携手共绘基层奋斗新画卷。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9)

我们的传家宝“右玉精神”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在上了些年岁的右玉人记忆里,狂风肆虐、黄沙漫卷,是常事。

地处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是一个只有11万人的小县城。70多年前,这里“十山九秃头”,林木绿化率不到0.3%,有外国专家断言“不适宜人类居住”。

故土难离,沙海求生。70多年来,一任接一任的右玉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铸就了“右玉精神”丰碑。

2012年9月28日,在中共山西省委上报的《关于我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对右玉精神做了高度概括:“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发扬“右玉精神”。

2015年1月,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了右玉历届县委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并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右玉土地贫瘠,树苗成活率低。树,栽上死了,再栽,一块地要反复栽上好几年。在右玉种树,太难,太苦!当地人说:“在右玉,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哩!”

1950年春,第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带领右玉干部群众挖树坑、插杨树条,拉开了一场跨越70多年的绿色接力。

右玉县头水泉村的王明花老人仍记得“三战黄沙洼”的场景。从县委书记到普通群众,从老人到娃娃,全县人民齐上阵。可大风过去,遍地是干枯的树苗。有一股“拧劲儿”的右玉人用了整整8年,先后展开三次“大会战”,终于把树“钉”在了黄沙洼,把这片4公里宽、20公里长的沙丘变成了绿树岗。

“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一张蓝图、一个目标、70多载耕耘,右玉全县干部群众累计种下约1.4亿棵树。2018年8月,右玉县脱贫摘帽。曾经最稀缺的绿色,如今成了这里最厚重的底色。

曾经黄沙遍地、寸草不生的右玉县,因右玉干部群众不服输的韧劲和70多年的绿色接力,如今慢慢变成一片片林海。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弘扬“右玉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2020年,右玉所有的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林木绿化率达到56%。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右玉县委员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右玉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又开启了从“扩大绿”到“转化绿”的新接力。

受益于右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几年,右卫镇马营河村发展旅游观光业,树下长出了羊肚菌,地里种上了菊花,村民盖起了大棚。“生态好了,人的脑子也活了。”马营河村党支部书记朱义说,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多元。

75万只羊、40万亩小杂粮、8万亩中药材、4.2万亩彩色种植、28万亩沙棘、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生态治理给右玉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右玉人民带来了美好生活。

从曾经的黄沙漫漫,到如今的绿意盎然。一路走来,右玉人民弘扬“右玉精神”,创造了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并在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征程上砥砺奋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篇10)

右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右玉精神”发源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右玉县,它毗连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山西、内蒙古交界的风口地带。新中国成立时,全县林木覆盖率仅有0.3%。当时被一些专家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建议全县搬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70多年间,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一任接着一任干,林木覆盖率由0.3%提高到54%以上,创造了“不毛之地”变“塞外绿洲”、贫困山区步入全面小康的人间奇迹,同时也铸就了“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境界和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时代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定位上,揭示和凝练了“右玉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阐释了其所蕴含的价值意蕴。

1.迎难而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实践诠释

党的性质与宗旨,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考察党员干部能否做到不负初心使命,看的就是在重大关口、关键时刻、切身利益问题上能不能带领群众找准方向、无所畏惧,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1949年6月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的治县方针后,70多年来,21任县委、县政府班子接力绿色长征,带领干部群众凭着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仅变昔日的不毛之地为绿色海洋,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右玉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实践中得到了最好诠释。

一是以无所畏惧的意志挑战困难,用奋斗换取幸福。右玉人口10.6万,国土面积1964平方公里,89.5%是山地丘陵,76.2%为沙地。年平均气温3.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全年无霜期平均不到100天,风沙、干旱、水土流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在高寒缺水、土壤沙化的困境下,右玉人硬是凭着愚公移山的胆气,无惧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用奋斗的精神锁住了每年都会东进十几米的黄沙,改写了右玉难以植树的历史。二是富于精神追求,用事业心激发责任感。右玉的干部群众把植树造林作为事业来看待。第十一任县委书记常禄上任后,随身带着三件宝——剪刀、卷尺和望远镜,经常下乡看树。在右玉,干部群众谈到荒漠变绿洲的奇迹时,都会讲到常禄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绿化事业的孜孜追求。三是上下协力、勠力同心,用“软环境”实现“硬变化”。70多年一以贯之的迎难而上,凭借的不是几个人或几个领导的坚守,而是举全县之心和全县之力的合力并进。在右玉,前后任干部常常相互叹服、竞相互勉;普通群众夸干部“不容易”,党员干部称老百姓“了不得”。这种求共识、聚合力,讲拼搏、比贡献的“软环境”,使他们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用70多年的拼搏,换回发展环境的“硬变化”。

2.艰苦奋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本色的生动展现

为人民服务需要艰苦奋斗。“右玉精神”中的艰苦奋斗,一是吃苦耐劳。在70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右玉人应对恶劣环境的尚方宝剑,就是不畏艰苦、任劳任怨。右玉干部群众“三战黄沙洼”,以“一年活不了,就再种一年;十年活不了,就再种十年”的意志,两万多劳力,用8年时间几经挫折后种活了270万棵树,终于让“黄风变清风,起风不起尘”。在这个过程中,右玉的各级干部每到植树季节,扛铁锹,背树秧,吃炒面,喝河水,相搭配的是晒黑了的脸、泛血泡的嘴和磨出老茧的手,这就是他们年复一年踏实苦干的真实记录。二是拼搏进取。右玉人不怕吃苦,但并不甘于吃苦。在70多年“沙退人进”的奋斗中,他们渴望的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明天,展现出的是让子孙后代不再受风沙之苦和贫穷之累的担当。1983年,第十二任县委书记袁浩基在“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思路,使生态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开创了右玉县增收致富新局面;2002年,县委、县政府动员党员机关干部全部参加义务劳动,带领7万多群众修成了直通省市的70公里致富之路。从2004年开始,右玉提出“建设富而美的新右玉”的新目标,县委几任领导班子10余年如一日,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全面提档,生产生活整体增效。三是求实创新。以尊重实际、突破创新的思维涵养艰苦奋斗,是“右玉精神”的鲜明特点。面对气温过低、气候干旱、土壤沙化难以植树的困境,右玉人在一任一任、一代一代的接力植树中,总结失败教训,引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造林思路。20世纪50年代,“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60年代,“哪里有风哪里栽,先把风沙锁起来”;70年代,“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80年代,“适地适树合理栽,再把三松引进来”;90年代,“退耕还林连片栽,绿色屏障建起来”;21世纪以来,“乔灌混交立体栽,山川遍地亮起来”等,既是循规律而行的产物,也是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

3. 久久为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目标的践行尺度

治沙种树是右玉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但短时期难见成效,需要恒久坚持,以久久为功诠释政绩观。在右玉,“久久为功”首先体现的是不为一己、一时之利,是为民造福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委70多年中以“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意志,率领全县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建成了“塞上绿洲”。同时,“久久为功”又体现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价值追求。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价值导向,成风化人,逐渐成了右玉干部群众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取向:种树、护树、献身绿色事业被视为造福子孙的德政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赢得了群众口碑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才是社会推崇的价值选择。云南姑娘余晓兰,24岁时随当兵复员的丈夫来到右玉,和丈夫用了30年时间,硬是让4000多亩荒山、荒坡和门前30亩乱石河滩换了“颜色”;1978年出生的张宏祥,大学毕业后放弃城里高薪的工作,2012年回到家乡,通过流转周边土地,建起了18000亩的自由牧场,种植燕麦草、谷草7000多亩,年产值上亿元,带动周边10余个村1000余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4.利在长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规定的执着追求

70多年的“绿色接力”“绿色长征”,说易行难。右玉人能够做到深猷远计、长虑后顾,一靠着眼长远、功在千秋的定力。70多年中,右玉着眼长远利益,坚持不搞粗放开发,累计拒绝不符合生态条件的各类项目20多个,涉及投资100多亿元,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二靠心中有秤、执政为民的执着。21任县委、县政府班子始终关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长久福祉,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阻惑。70年多年中,就每届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单个工作看,很难说有什么太耀眼、很闪亮的“显政”,但在广大群众心中这杆“秤”上,他们的业绩留在了山川大地和群众心底。三靠与时俱进、不断追求。改革开放初期,右玉已经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林业先进县”,多次受到表彰。但右玉人并没有坐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围绕推动由“绿起来”向“富起来”转变,打造生态体系、谋划产业升级、走向共同富裕,交出了生态系统修复、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优秀答卷。2020年,右玉县经济总量、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等都创了历史新高,其中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多元。今天的右玉,3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75万只羊、35万亩小杂粮、4.2万亩多样化种植和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乡村振兴先行区,以及晋西北云计算数据中心、杀虎口和右卫古城文旅开发等新兴产业连为一体,县委“巩固绿、提升绿、依靠绿、展示绿、享受绿、打造绿”的思路,正在使“利在长远”由目标成为现实。

70多年的实践表明,“右玉精神”推动右玉实践的不断深入,右玉的实践创造并升华了“右玉精神”,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践行的完美统一。在右玉干部群众70多年的不懈奋战中,“右玉精神”的深厚价值意蕴,已不仅是一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绿化史,更是一部遵循党的宗旨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带领人民群众艰苦拼搏中求发展、谋幸福的奋斗史、创业史。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右玉精神”不仅仅属于右玉,它已成为新时代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所不可缺少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