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清洁管理制度【最新9篇】

时间:2023-03-29 09:49:52 | 来源:语文通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虎知道为您带来了9篇《医院清洁管理制度》,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医院保洁卫生管理制度 篇一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医院保洁卫生管理制度 篇二

(1)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警示标牌。

(2)随季节的变化适当调整保洁方法和采用不同的保洁手段。

(3)各垃圾箱内垃圾不能超过一半,保持大厅空气清新无异味。

日常保洁

全体员工突击外围和卫生间清洁。以后,按流程表,重点是采用巡视与定点的方式。

每周保洁

周一:以后,重点清理保洁区玻璃外侧。

周二:擦拭除污不锈钢等,清洁保洁区广场地面。

周三:清洗保洁区域大厅玻璃。

周四:以后,清洗保洁区广场地面。

周五:对台面进行清洗。

周六、日:重点清洁各卫生间,清洗广场地面、大厅玻璃。

月保洁计划

(1)每个月对地面进行清洗打蜡保养。

(2)每个月对外墙面进行清洗c日常保洁细则说明及清洁细则。

医院清洁消毒标准手术室 篇三

1、爱婴区、新生儿科清洁消毒要求

爱婴区、新生儿科(病区)的室间环境清洁,室内的物体表面(柜面、地面、门把手、)应每日用含有效氯消毒剂500mg/L擦拭2次;遇体液、血液污染时随时用消毒液处理。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两次。

新生儿温箱:使用中温箱每日用清水擦拭内面,用消毒液擦拭温箱外表面,每天一次,毛巾专用,一巾一箱使用一消毒;患儿使用温箱一周应对温箱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能拆下的部分全部下拆来清洗)注意保持温箱空气滤网的清洁,定期清洁、对温箱内进行清洁时,应洗手或手消毒;避免衣袖伸入温箱。温箱空置时进行彻底消毒,每周要清洁一次,干燥保存。

婴儿床:出院后终末消毒。

2、手术室、产房重点科室清洁消毒要求

1、凡是进入产房、手术室人员必须洗手、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及穿专用鞋。离开时,应脱去专用着装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2、手术室、产房的环境的清洁卫生:严格履行消毒隔离和卫生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除日常清洁卫生外,每周应大清洁一次,要求达到环境清洁、整齐、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空气新鲜。清洁员应专职,经培训后上岗,清洁工具分区使用,用后清洁、消毒、晾干备用。

3、必须以清洁湿抹布或浸有消毒液抹布擦拭桌、仪器和手术灯的表面。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产房和手术室所有用物)严禁出现锈蚀。

每一手术或产妇分娩后应用消毒液清洁地面,地面上若有血迹或羊水等污染,必须立即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擦拭干净。

4、手术床、产床、平车、复温台等每次使用后必须更换一切物品,并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以减少腐蚀)。没有病人时也要每天擦拭一次。

5、每日通风两次,保持地面干燥。每天清洁2次。

6、产房、手术室应每天清洗一次洗手池及周边缘,保持清洁无污渍,工作人员用鞋应每日清洗、消毒、晾干放鞋柜。

3、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

、手术室日常清洁与消毒

5、手术室清洁工具的管理

6、质量检测

客房部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篇四

客房部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客房部每位员工应认真学习消毒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消毒间要保证干净,非消毒人员禁止入内,消毒间门保持锁好。 3.客房内卧具、牙刷、梳子、拖鞋等用品具必须做到:一客一换。 4.客房内卫生间的杯具、面池、浴盆等应每日清洗消毒。

5.服务员在清扫房间时必须清洁工具齐全,抹布分:三湿二干,使用分开、放置分开;清洁卫生间后必须喷洒消毒。

6.服务员每天将撤出的杯具进行集中洗刷消毒;不得擅自在客房内清洗杯具。 7.楼层管理员每天须检查记录的消毒情况:消毒时间、数量、种类、消毒员。 8.服务员每天下班时将抹布数量点清,带至洗衣房统一清洗消毒。 9.公共区域卫生间每日清扫、消毒、保持无积水、无蚊蝇、无异味。 10.每天清扫客房楼层内区域和工作区域。

11.每天垃圾即时清运到垃圾房,所辖区域发现害虫,应立即逐级上报。

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滋生条件的措施。

2.楼层服务员在工作中,应穿戴统一的制服,工作服定期更换,衣着保持整洁;保持个人卫生,指甲常剪、头发常理,经常洗澡。 3. 楼层服务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方可上岗。

4、 楼层服务员每年必须接受酒店统一组织的身体检查。 5. 消毒间设专职消毒责任人:本楼层服务员。

6、 楼层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清扫程序执行:卧具一客一换、长住客三天一换,卫生洁具及杯具一客一消毒,并做好消毒、清洗记录。 7. 消毒间内配置的消毒柜里外侧保持干净整洁。

8、 工作间的物品摆放要合理、整洁,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应每日消毒。

9、 定期对楼层公共区域和房间进行巴斯消毒液1:200喷洒消毒。 10. 库房所有的物品按要求分类摆放避免二次污染。

11、 客房垃圾等废弃物要及时放到指定地点(不能堆放在工作间),以保持工作间的干净整洁。

12、 认真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旅店业卫生标准”。

客房杯具消毒程序

1、清洗: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2、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

3、消毒:把已除渣、清洗干净的茶杯,浸入消毒配比液中浸泡30分钟。

4、洗净:用水冲洗洗干净消毒液,用专用杯巾擦干。

5、保管:放入消毒柜内消毒15分钟后直接使用或保存,随用随取,防止二次污染。

6、登记:在消毒记录上做好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7、消毒柜每三天大清洁一次。

8、保洁时间超过一天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注意事项:

* 应将将客房撤出的茶具,统一收取到消毒间进行清洗消毒,消毒过程严格遵循酒店规定的消毒程序步骤。 * 将84消毒液按1:200比例配比。

* 操作过程中,服务员要戴胶皮手套,还要尽量避免杯具碰撞。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 篇五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

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

一、空气:

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

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

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

清 洁 区 (白色标记) 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

半清洁区 (蓝色标记) 走廊 诊室、检查室、换药室 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 病房 污染区洗手间 (红色标记)

处置室 病人体液(黄色标记)

三、医疗及生活用品

(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

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

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

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

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2、测温仪:每日用后用清水擦拭1遍,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1次。

(五)床单元(床、床头柜、桌、椅、凳)

1、每床一巾,每日用清水擦拭1遍。

2、擦拭布巾用后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病人出院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六)推车、轮椅等运输工具

1、每日清水擦拭。

2、必要时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四、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分别采用500mg/L和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五、 清洁用品的消毒

1、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 拖地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 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扬州新视野眼科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年3月修订

医院清洁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条:医院长期委托社会保洁服务专业机构,对医院环境卫生提供定期优质清洁服务。

第二条:医院环境卫生,生活、医用垃圾的收集、归类、打包等均由保洁公司专业人员负责。

第三条:保洁公司专业人员实行每日定时清洁和随时保洁办法,医院总务科对其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监督,评价等。

第四条:保洁公司专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双方确定的'清洁范围、程序、措施等操作,不得懈怠。

第五条:保洁公司专业人员出现有违双方协定的问题时,医院总务科应及时与保洁公司取得联系协商解决。

医院清洁消毒规定 篇七

医院清洁消毒规定

一:清洁工作顺序: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

1: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生办公室,治疗室,休息室)

2: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地区。如(走廊,检查室)

3:污染区:被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卫生间)

二:清洁消毒规定:

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桌子,椅子,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水池子)

1) 日常以清洁为主,当受到污染时严格消毒处理。用有效氯250mg/L擦拭。 2) 传染病流行期间,用有效氯1000mg/L擦拭消毒。 地面的清洁消毒要求; 1) 日常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时,用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2) 传染病流行期间:用有效氯1000mg/L浸泡的墩布擦地消毒。 抹布,拖把的消毒:

1)擦床抹布(小毛巾),采取一床一巾湿扫法,用后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备用。

2)用于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要分色使用,不得混用(病区用白色,办公区用

蓝色,卫生间用粉色)

3)拖把(病区用白色,办公区用蓝色,卫生间用粉色)

●一般病房,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走廊每次使用后用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当地面有血渍,分泌物,排泄物时拖把用后用500mg/L消毒液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传染病区,拖把使用后应先消毒,用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

净,悬挂晾干备用。

章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管理 篇八

第六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清洁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眼内手术、门脉高压症手术等。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腹股沟疝补片不计入在内。

3、手术范围大、时间超过3小时、创伤大(出血量超过1500ml)。

4、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

第七条以下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手术。

第八条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氟喹诺酮类不做为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

第九条预防性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第十条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

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章总则 篇九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清洁切口(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清洁切口定义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切口类型与麻醉方式,以及否留置胃管、尿管和引流管等无关。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学科所涉及的`清洁切口手术,以及血管介入诊断与介入治疗。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医院清洁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