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最新4篇

时间:2023-03-07 08:05:34 | 来源:语文通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篇一

今天是中秋节,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先来到姥姥家,我们一起吃了午饭,姥姥给我一个大月饼,里面有四个蛋黄,很好吃。吃完饭我和哥哥一起去李家村万达广场玩童子军了!

我们穿上保护服,带上安全帽,我和哥哥一起上童子军三层玩,我一点都不害怕,童子军有铁环、轮胎、钢丝、绳子、大网、积木块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关卡,要我们闯关。哥哥后来还上了四层,四层很高,我开始有点害怕没有上,下次我会试试。今天玩童子军的孩子特别多。

晚上,我们一起回奶奶家,爷爷奶奶为我剥好了我爱吃的一碗核桃,一晚石榴。奶奶给我做了丰盛的饭菜。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家人团团圆圆,很开心!

中秋节的习俗 篇二

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篇三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www.huzhidao.com)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11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的习俗 篇四

农历八月半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是月圆人团、合家欢聚的日子。在无锡,除了吃月饼、吃团圆夜饭外,还有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八月半为何也称“中秋”呢?唐代欧阳詹曾在文中记载,秋天介于夏、冬之间,八月十五又恰在三秋之中,故名“中秋”。

无锡人过中秋是有一套完整的习俗规矩的:早晨起来,要吃糖芋头,放上红糖和桂花,甜糯香滑,美味极了。有些人家中午要摆“欢喜酒”,表达在团圆佳节思念祖先之情。摆“欢喜酒”祭祀时,桌上只会放一个“九拼盘”,里面有五样素菜,四色水果,再放清酒数盅,不会上饭,不化锡箔。中秋节重点在于晚上,一家人要尽可能团聚在一起吃“八月半夜饭”。

“烧天香”拜月亮、斋月宫

除此之外,无锡人还有一个习俗至今仍保留着,那就是在中秋晚饭后每家每户都要在天井或院子里“烧天香”拜月亮、斋月宫。暮色降临后,家家户户把茶几搬到屋前,摆放上月饼、栗子、白果等干果点心,桌子中央放一只用香“筑成”口大底小的方斗形香斗,香斗中放上檀香木、末香等,再插入线香燃烧。有些人家还将叠成的一只只元宝堆放成圆锥形的花状,顶端放一朵红色纸花,在香斗线香点燃完后化掉。香斗燃烧时间很长,点燃的线香在夜空中星星点点,瑞气氤氲,香随风飘,映着一轮明月,好一派宁静。

据老人们说,“烧天香”的目的是祈求月里嫦娥赐给人间太平安宁,保佑亲人永不分离。因为无锡地区一般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基本都是妇女儿童拜月。烧天香后,大人就将月饼、干果分给孩子吃,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会从村头跑到村尾,向邻居讨些自家没有的果品尝尝。

摸秋,走三桥

赏月、烧天香等习俗一直在民间延续着,我们依稀可以在其中体会古人的中秋意趣,而“走三桥”、“摸秋”等有趣的中秋习俗,如今却只存于文稿记载或老者的记忆里了,我听章教授说来感到分外新奇。在无锡古老的风俗中,中秋之夜与元宵节一样,也有“走三桥”的风俗。所谓“走三桥”,就是从跨出家门到回家只能经过三座桥,不能重复。这是一项女孩子的游戏,姐妹们三五成群地比智慧、比谁最熟悉地形,选择的路最近,最早到家。由于八月半“走三桥”时月色皎洁,也有一些地区称“走三桥”为“走月亮”的。

中秋之夜,除了“走三桥”的游戏,无锡一些地区还有“摸秋”的习俗。所谓“摸秋”,就是摸瓜求子,婚后不曾怀孕的女子,要在中秋之夜到田里摸一只瓜回来,最好是南瓜,因为“南”谐音“男”,意为可得男孩;如果采到扁豆,意为可得女孩,因为扁豆形似女子蛾眉;如果采到的是白扁豆,那就寓意白头偕老,今后子女可婚姻美满。

无锡人还以中秋之夜的晴雨来预卜来年元宵节的阴晴,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元宵雨打灯。”又说:“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还有说:“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如此种种的谚语表达了一个现象:如果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那么来年元宵之夜也会月朗星稀,自然灯景如华了。

麦饼:农村月饼

至今,很多农村地区中秋节还家家户户做麦饼,用面粉加糖、油和成面团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薄饼,饼面上撒上芝麻,再放在铁锅上烤熟,香脆可口。一些讲究的人家会将麦饼做成芝麻馅、菜猪油馅,那就更美味了。八月半下午,街头巷尾四处飘散着麦饼的香味,很多人家一做就是几竹篮,用于亲朋好友间相互馈赠,也借以拉近彼此间感情。

说到麦饼,因为农村人很少能吃到月饼,大家只在中秋节里吃麦饼,所以麦饼也被称为“农村月饼”。不过,现在的麦饼在做法和用料上精细了很多,还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倒成了一些年轻人寻觅、追捧的健康食品了。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4篇《中秋节的习俗》,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