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23-07-18 17:05:34 | 来源:语文通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03-25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政治课教学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虎知道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鼓励和机会 篇一

俗话说:一句赞美的话胜过一百句批评。心理学家伯利纳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进行实验,证实: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鼓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比如,我在讲授关于“意志”这一课时,涉及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也太耗时间了吧,又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经济,这值得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而是引导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我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了他,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学生创新的意识也被激发,在这样快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文 篇二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网络为传统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教学内容死板枯燥,而多媒体设备则可以运用图片或影音等手段来丰富所授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教学内容的丰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易交流的一个平台,例如网上讲座、论坛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容易接受思政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现如今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也就是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到他人分享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共享内容丰富,并且会及时的更新,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咨询和知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资源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不仅能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问题

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既带来了有益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道德责任感日趋日下。网络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这会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世界观培养的重要阶段,这时期的他们如果长期处于网络之中,便会受到网络中不利文化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走上歧途。道德责任感的日趋日下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获得各种非道德文化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某些大学生自身又缺乏自制力,所以很容易就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正好背道而驰,是当前思政教育者应该注重的首要问题。

(二)网络垃圾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高垃圾信息,例如黄赌毒等。大学生正处于迈向社会的一个阶段,这段时间人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但是网络环境中各种不利的因素时刻都在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这种潜在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严重的歪曲着学生们的心理,致使他们思想偏激,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学中,应该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模式的整改上,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

(一)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今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有急的结合起来,是当前思政教育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思想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时事内容,从而完善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学生具备分辨好与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网络相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让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通过系统的、全方面的知识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方便地接受学校的思想教育理念,还能增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时间的竞争越来越积累,身为当代大学生,面临当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种充满压力的环境下,许多大学生往往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减缓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便是通过网络。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寄托和依赖。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里咨询机构,为大学生及时疏导心理上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减缓学习生活中的压力,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网络。

(三)加强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以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开展,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质量,首先就要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质高,教学理念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为此高校要时常的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思政教育中,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从失败中寻求新的出路,才能真正掌握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方式,进而使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更好的成效。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文 篇三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担负着孩子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等方面培养的责任。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形成并固化下来的。家庭环境对思大学生的想政治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对家庭环境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运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各种行为。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被孩子所观察、所模仿,这就容易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无意模仿和无意记忆。日常生活中的影响,长年累月、由量变到质变,使孩子的思想、情感、性格等各个方面都受到熏陶。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一个亲切和睦、充满爱心、好学上进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高尚人格的培育。否则的话,会给孩子成长造成巨大障碍。大量数字表明,青少年犯罪最初往往来源于有严重缺陷的家庭环境,即问题青年产生于问题青年。家庭作为主要的社会化机构,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子女一生的性格、品行。

二、家庭教育环境的现状

父母认为现在条件好了,就要为孩子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待遇,愿他们能出类拔萃,不负父母的一片苦心。有时事与愿违,对待孩子越是怀有这种心态,孩子越是辜负他们的期望。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家长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了对子女问题的发现;过度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孩子进行不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自古以来家长就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急切心情导致了教育方法的失误。关于成才的界定,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读书考大学、进城当老板、当官才是成才,否则就是不成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此来让子女出人头地。据说还有家长拿出“两双鞋”来教育子女:一双是皮鞋;一又是草鞋。只有好好读书、赚大钱,不至于受制于人;否则只能永远待在农村吃苦受累穿草鞋。这样给子女带来不应有的精神压力,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这种教育理念也易使孩子产生好逸恶劳、怕吃苦和轻视劳动者的错误观念,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家庭中缺乏民主氛围,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的“三纲五常”要求子女必须服从父母的意愿,不得与其顶嘴、反抗。父母安排子女的一切,从上哪所学校,到培养什么兴趣爱好,再到上大学选专业,甚至恋爱结婚都由父母来决定,子女只有逆来顺受。这样才算得上孝顺尊敬父母,才会让人觉得有教养、家教好。然而,也应该看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是任父母摆布的玩偶。父母应同等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尊重子女的意见,让孩子在家庭事务的决议中拥有发言权,感到自己被重视,这才能利于家庭民主和谐氛围的形成,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三是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忽视道德品质教育,使孩子感觉没有价值感、责任感。当今新一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一切便利条件,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孩子容易为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而吸引,体会不到价值感。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考分和名次在班里排名高,至于愿不愿意帮着做家务、对父母是否尊敬、与别人是否相处得好都无关紧要,只注重孩子智力的提高,对其道德发展的引导较少。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孩子从小养成任性、自私的恶习,与社会上对人才的德才兼备相冲突,必定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坑害了孩子的前程。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措施

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有必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克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使家庭环境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场所。首先,加强父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培养。家庭生活中,父母不但担负着哺养孩子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只有提高父母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才能当好孩子的示范,为孩子形成优良的品格提供必要的前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迅速发展、智力提高、思路开阔、思想活跃、情感强烈、世界观初步形成,他们自主性强、可塑性大、易冲动、易偏激。父母要深刻认识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加强亲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在家庭教育时作适当调整,防止子女的抵触情绪,利于孩子的顺利健康成长。其次,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家庭作为成员生活的场所,必须首先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就是一种能够平等交流、动之以情、以理服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民主观念。家庭要引导孩子将自己当作朋友,既敢说出自己的多种愿望和要求,又能懂得谦让、学会尊重长辈。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心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他们的盼望下,孩子学业有成、事业丰收、前途一片光明者有之,性格唯诺、厌恶自己职业者有之。基于平等的观点,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双方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形成独立的性格和良好品质。再次,继承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利用家信和家庭会进行亲子沟通。随着社会通讯技术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方式逐渐以电话为主。“生活好了,家信少了”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家信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手段,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能在给家人精神慰籍的同时,对其思想进行疏导,而非硬性说教。同时也可以帮助亲了双方将平时电话里不便流露的情感表达在信件上,便于亲子沟通。20世纪90年代,“一封家书”唱遍了大江南北,其内容可谓是亲子沟通的典范。另外,家长应定期举行家庭会议,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主人翁感,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是培养健康、平等、融洽的家庭关系的好方法。将自己的思想问题或生活难题在家庭会上提出,给孩子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政治课教学论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