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事迹(优秀5篇)

时间:2023-07-05 08:58:05 | 来源:语文通

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共产党先辈们以令世人惊叹的坚定信念在黑暗中与反动派势力做斗争,其英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为之敬仰,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红色革命事迹》,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红色革命正能量故事:水缸的秘密 篇一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红色革命事迹 篇二

在七八十年前,有一群人,他们的一生为我们今天所歌颂。就在重庆,在白公馆渣滓洞的牢房里,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动了国民的良知。像古时的预言家,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有一天中国终会站起来!那就是新中国!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片新天地!电影《红岩》里,许云峰、江姐、“疯老头”华子良、可爱的小萝卜头……他们经受住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刑罚考验:老虎凳、往指甲里钉竹签等惨绝人寰的折磨,保护了党的同志,保卫了党的机密,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江姐在面对丈夫的惨死的同时也不在敌人面前显露半分。就算敌人站在眼前,她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面对。敌人软硬兼施,江姐在伤痕累累血肉模糊的情况下,仍一声不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的希望源于一种无畏的信念:平等、自由、强大的祖国、共产主义。他们的斗争,拯救了千百万水深火热的穷苦人民,给了大众幸福的生活。让历尽沧桑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为她今天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家建立了许多世界水平的学校及学术体系,中国的人民看病可以报销,爸爸妈妈每个月会发洗衣粉肥皂,中国造了原子弹,航天飞机,中国)虎知道○www.huzhidao.com(登上了月球,中国要举办奥运会……我们的祖国真正地腾飞起来了!我们成为了农业和工业强国!先烈们的梦就是中国的繁荣富强!他们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要求,即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信条。我们的历史就建立在这样的梦想和努力上。通过我们的梦想和努力,我们将重塑更高更远的希望,那就是中国的辉煌!有关红色革命事迹的作文2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呀!要知道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快乐地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

那些革命先烈,多么伟大呀!他们用鲜血,把五星红旗染得鲜红。他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和平时代。他们的身体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躯体,建造了成功的大厦。他们的英雄事迹,记录了革命的艰辛,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赢得了胜利女神的眷顾,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就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有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叶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让我们铭记在心中;尽管先烈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我还听爷爷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在电视上看过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日的事迹,那飘扬的军旗鼓舞、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后人砸烂了黑暗的旧世界,创造了一个幸福光明的新世界。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令人肃然起敬。我想,我一定会珍惜先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时光,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牺牲我一人幸福十三亿人的精神。

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牺牲我一人幸福十三亿人的精神。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但我们也应该发扬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我要从现在起,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认真学习,用加倍的努力去拼搏,掌握更多的本领,使自己成为新世纪有用的接班人!

红色革命正能量故事:英勇的农联会主任——白阳珍 篇三

白阳珍,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人,1872年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梁第一个农民联合会——金岔沟农民联合会主任。那时,他已61岁。

在南梁根据地开创前,白阳珍一家酷受地主老财和团丁土匪的剥削和欺凌,靠开点零星荒地和租种地主部分薄田度日,稍遇年馑,全家老小便只得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尽管如此,他还时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邻居和乡朋。1928年,陇东大旱,村民饥饿难耐,白阳珍积极鼓动村民们同地主豪绅斗争,说:“饥荒年,人命关天,饿死的人都是胆小的,他们(指地主豪绅)为富不仁,就应硬来!”在那场闹饥荒的斗争中,白阳珍勇于反抗和富于同情心的性格得到充分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以后,大家每有拿不准的事,都来找他商量。

后来,刘志丹在南梁组建起一支革命武装,吓得地主和反动民团惶惶不可终日,广作欺骗宣传,称这支革命武装为“土匪”,村民们也个个胆战心惊。白阳珍不偏听偏信,处处留心打探情况,并把探听到的情况告诉给村里人。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后来游击队在南梁乡荔园堡一带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严明纪律,使群众进一步受到了实际教育,都说他“人老见识广,说话都是有准儿”。从此,群众见了游击队不但不躲避,还亲切地称呼为“咱们的游击队”。

1933年10月下旬,张策、习仲勋等受陕甘边党的指示,来到南梁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准备工作,经常在白阳珍的家里落脚。在张策等人的指导下白阳珍走上了革命道路,积极协助张策在荔园堡附近组织和发动群众。他不顾年老体迈,走遍荔园堡川的庄头院落,挨门挨户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联络农民积极分子。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梁地区第一个贫苦农民自己的组织——金岔沟农民联合会,白阳珍被推选为主任。当时缺乏革命骨干,他还让儿子白天章参加革命,并时常叮嘱儿子:‘“要把革命的事干好哩,就是掉脑袋,也应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当时,农民赤卫军没有武器,他就发动群众搜集废旧铁器,同乡邻赶制红缨枪和大马刀,发给赤卫队。白阳珍一心为革命的行为,曾受到当时陕甘边区负责人的的多次表扬。

南梁一带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震慑了国民党军阀和地方反动武装。1934年春,国民党地方军阀仇子康部和庆阳谭世麟民团千余人向南梁发动大规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主力红军转移外线作战。4月28日,敌人进占荔园堡,大肆烧杀抢掠,搜捕革命干部和红军家属。那天下午,一部分敌人径直向金岔沟扑来。这时白阳珍正在后沟组织群众转移、坚壁物资,闻讯后,迅速布置群众转移,自己留下收拾现场。不一会儿,只见前沟尘土飞扬,敌人的马队涌了进来。白阳珍看到群众刚躲过敌人的视线,还没走远,十分焦急。情急之下,他故意跑出村子,向沟台对面的一条小河沟跑去,敌人果然发现了他,一窝蜂向他扑去。白阳珍被捕了,群众脱险了。

敌人把白阳珍捆绑起来,关押在阎洼子村的一孔窑洞里。当他们得悉被抓的就是白阳珍后,如获至宝,先后用压杠子等酷刑逼讯他,企图从他口中掏出急需的情报。白阳珍年老体弱,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他强忍剧痛,英勇不屈,拒不回答敌人的任何审问。无奈之下,谭匪在1934年5月4日佛晓逃窜前,用铡刀将白阳珍杀害,那年他62岁。

白阳珍牺牲了,他在党的指引下,晚年以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为革命做了许多重要工作,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黄昏颂”……今天,这位英雄的名字镌刻在高耸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也深深铭刻在每个华池儿女的心里。

红色革命事迹 篇四

巍巍燕山高,萧萧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那样一个地方,有那样五个人:1941年秋,我国解放军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把大量的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山上险要的地形,把大部分敌人消灭,最后弹尽粮绝,他们为了不被敌人俘虏,英勇地跳下深谷。你知道吗每当我读到这里“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那一声“走”干脆利落,那种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带动着我,我心中也不免热血沸腾。他们向虎山行,最后被“虎”“吃掉”了,他们像发起冲锋一样,仰首挺胸的纵身跳下悬崖,那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久久回荡在狼牙山上,惊天地,泣鬼神!更好比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不珍惜自己的性命谁不渴望幸福自由的生活可是,他们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的自由,五位壮士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义无反顾的英勇跳崖。但他们的心却留在了狼牙山上,留在了九州大地上,留在了中华儿女的心上,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崇高的精神!五位壮士的浩然正气必当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祖先无愧于他们的时代,而今天面对尖端的科技竞争,人才,知识的较量,我们还能一味的赞叹吗陶醉吗还能面对那段记满了血债累累的陈年往事哭泣吗不!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当初是中国的软弱才能让日本这么大点的小国侵犯,我们要为历史谱写新的篇章,像我们的前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我们不仅要记住那段历史,还要珍惜今天,创造未来!

巍巍燕山高,萧萧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读红色革命故事心得及感悟 篇五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助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军的伤员躲在他们家里养伤,时间长了,张嘎也喜欢上了八路军,常常和奶奶一起照顾八路军。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把枪,也想早日能当上八路军战士。

有一天,一位在他们家养伤的名叫钟亮的八路军做了一把木头手枪,并且说要送给一位抗日小英雄。这下嘎子要当八路军的决心就更强烈了。后来张奶奶被一个叫肥田的日本鬼子杀害了,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他怀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抱着为奶奶和钟叔报仇的决心,通过种种考验,加入了八路军。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并通过“挑帘战”缴了一只伪军手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张嘎化装成村民,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把日本鬼子引入了埋伏区,自己还顺利的脱了身。随着“轰”的一声雷响,敌人的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鬼子给打败了。

《小兵张嘎》的故事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 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个故事还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从嘎子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敢机智和坚强,我要向嘎子那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5篇《红色革命事迹》,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