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全文及其翻译【最新9篇】

时间:2023-06-21 17:02:48 | 来源:语文通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滕王阁序》全文及其翻译》,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赏鉴 篇一

王子安开篇极俗,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样的陈词滥调来点题,虽不失风雅,但落于其时文人之俗套,未见新意,谈不上出色之举而泛泛起笔罢了。但王子安何等样人也,俗中起妙笔,笔锋一转”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给人以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时又一村之感。此句接连上句,又为下句定位,可谓妙笔。区区数十字,将南昌的地理位置描写的清清楚楚中,个中的大气,实非常人所能及,此为王勃此赋第一次佳句高潮。

此节从此而下,是王勃描述宴会盛况之笔,也对阎公极尽赞美之能事,更有自嫌。结尾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自喻童子,王子安自谦也。”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这二句引用得当,也可以说切中当时宴会文人墨客佳朋之盛,虽有过誉之嫌,但为行文,却也失于当时境况之佳引。作为客人,王子安合赞诸客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节以节气入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可谓与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地名开篇相得益彰,而且遥相对仗,点题明确。此节大部份描写近景,写出了滕王阁周边的近境。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节气中的山水之色,可见作者用心之细。文采飞扬,让固定的文字而他的妙笔而充满动感。如”尽、清、凝、紫“四字用的极妙,也让静态的山水变的动感十足。”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此结尾是准确的定位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写出了滕王阁的地势极佳,通过凫渚、岛屿的实景点出了滕王阁身处鄱阳湖畔。桂殿兰宫,是对应节内文字说滕王阁的气势非凡,岗峦之体势,即指滕王阁依山临水。寥寥几句,滕王阁的具体位置与雄伟气像尽展无遗。

由第二节入篇写景,至第三节由近及远,是为远景描写矣。其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写近而不近,文字的运用王子安收入自如也。从”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远景),钟鸣鼎食之家(近)“;至”舸舰弥津,青龙黄雀之舳(近远结合,意会),云销雨雾,彩彻区明(远近结合,意会)“。这种远近结合,远近意会的写法,让人在景色中迷离,赏其美感而存意会,实写作之妙法也。接下去的绝世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写景之作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妙笔。落霞(静)、孤鹜(动)、秋水(近)、长天(远)。四个简单的景物,通过王子安的”齐飞“、”一色“点晴,整个都活了起来,可谓动静结合,远近相宜,将这四种物事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在绘画技巧上,就叫活灵活现,将整个静态的画面整个的盘活了。阎公当时有一感叹”全篇有此一句,足胜佳作数千矣“,可见一句妙句对全文的影响力是如何的巨大。王勃的灵光乍现,也会我们留下了百思不觉乏味的好句也。

就此引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看似是画蛇添足,是上句的引申,实是助力之作,为上句增添饱满。更是用二个地名,点出了滕王阁的中心地位,这种始终围绕滕王阁这个中心引申的写作方式,是散文写作的必备技巧,否则有离题之嫌。

第四节王勃开始借景抒怀,但未深入,主要是借远景而怀远,抒其时境况与当时心态。全节全部用对比句,以加深自己的感触。如写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写实:”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四美具,二难并“。景情相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借景抒怀:”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心态实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样的对比句,目的就是加深王子安自己的感悟。通过一个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王勃触景生情,由此深入怀悲,在感叹人生失意的同时,也对王室奉召以还抱有希望,这种失望与希望并存的心境,在全节的对比句中我们加深了印象,并为下文王勃的抒怀打下了很多的心理基础。

写景:王勃由近及远近结合及远,层次分明。写情同样也如此,由浅入深,先在第四节借景点情,逐渐深入,至尾句”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而起高潮却戛然而止,实为第五节留下伏笔也。第五节一开篇”嗟呼!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直接点入主题,好像突兀,但有第四节辅垫,回味一瞬,亦觉自然,此中的视觉冲击感,让我们又不得不感叹王勃的善于制造高潮,往往转折的笔锋,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接下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鸿梁于海曲,岂乏明时?“。借古时名人鼓励自己,虽极尽无奈,却又存希望于圣主。相信自己终究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更是写出了他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两句是王勃铭志之语,短短二十字,将他的高傲风骨,积极向上在危难之时不坠志向的心衷描写的极其到位。凡后世怀才不遇者常以此两句作为励志之名言,就可见此心的高洁了。”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以上这些文字是上句的进一步诠释,也可以说是注释,他引用典故,表明了自己不因失意而失志,在逆境中奋起的高远志向。犹其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之句。更是说明了自己不因暂时的失意而失望,而是卧薪尝胆,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从其对孟尝与阮籍的怒其不争来看,王勃此次流放确实心存不甘,时时牵念复返长安,展自己凌云之志的良好愿望。

”勃,三尽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第六节王勃以自我介绍开篇,说明了自己的境遇与志向。一句”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点明了自己的怀才不遇。然后他并未就此深入,而是笔锋徒转,接以自嫌,再捧阎公等与坐长者,以明自己奉宴之心。结尾更是以”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赞阎公等人,与上句的”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的失望到”钟期既遇,奏流水何以惭“的知音之语相慰,足见王勃处世之老成。这种对比句,无疑加深了赞誉的力度。从景写情至抒怀再牵回近境宴会场面,王勃收入自如,处处不着痕迹,如此笔力,名列初唐四杰之首也就不足为怪了。畅远而不忘中心本意,写散文者当注意也。

第七节是结篇,也是王勃全文的总结。他以一声”呜呼“的叹息起笔,给人以一种又要大发失意之志的感觉。谁知王勃岂是常人所能把握,他用字合情理,岂能作无谓之笔呢?接下去”胜地不常,筵席难再“。犹如生花之笔,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众人犹未回神,王勃却又转折笔锋”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自感叹而伤神,浑然一体,不着痕迹的将悬念折了又折,虽心意相同,然一愉一悲,更添其时宴、人之牵念。”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至此,王勃之意陡然明了。非王子安不尽欢也,实是盛宴难离,知音难弃也,如此谦卑之语,当博其时宴上人之欢也。可王勃一题二意,既拍了宴会上的人的马屁,也应了此赋是应景之作的原意。更抒怀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即好景不常,虽有意于好景,然天下又有几人能常留好景呢?此深深的感叹,应是王勃当时的实际心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最后的收尾,王勃有点自得,因为其作实名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即其时的引子。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有了好的引子,相信其后的赋定是佳作。然其序已冠绝古人,何人在此序下还敢献丑呢?”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王勃让宴会上的人作其赋,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金玉在前,非佳材何敢跟其赋,实多言矣。吾不知其时宴上人等是否还作其赋,但世之留存,唯王子安之序也,常引之为憾,然莫可奈何也。王勃以此语结句,像似歉逊,但傲然文人之气,跃然纸上。以此收篇,并无不妥,只是苦了宴上诸人,不知其时何以为继。

收放自如 篇二

位成功的文字作者,比喻他的功底最佳用词就是收放自如。该收时候收,该放时候放,也就是在一篇文里,始终抓住中心,在引申面上,又抓住诠释之重,这样层次感分明,中心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又能将作者的中心思想毫无保留的灌输给读者,这样的作家,才是成功的作者,因为读者的思想已跟着他的思想互动。

《滕王阁赋》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是一部写景之作,没错,此赋写景是古文中难得一见的妙作。但就实而论,此文据我认为应该是抒怀之作,只是为了应景,融抒怀于景,兼得益壮。王勃之笔力自不待言,但在写景的表像下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就必须具备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做到收放自如。《滕王阁赋》的如何收放我在赏析中已有详尽的禅述,现在读者可以反过来仔细体会。当然对于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是很难做到收入自如的,那就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那就是由简如难,慢慢进步。同样我们以《滕王阁赋》为例,我们可以从他的技巧里找到我们循序渐进渐进的路子。

诗意描绘 篇三

《滕王阁序》 诗意翻译:王铁

江西的南昌,就是汉朝时的豫章郡。本朝今日新设的都督府,就坐落在美丽的洪州城。豫章和洪州,是汉代和隋代时,南昌的两个不同的地名。举目高天,夜空中的冀星和轸星在这里分野;纵目遥望,西南面的衡山和北面的庐山,在这里挽手峥嵘。荆江、松江和浙江,三条大江流在江西的上方,就像南昌的衣襟,覆裹着它清雅的身体;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五片大湖围在江西的中部,就像南昌飘飘的衣带,潇洒着它俊逸的体形。把荆楚一带控在掌中,又将东欧闽越伸手接通。南昌生产的物品,都是人间精华。堪称天上的宝贝,云中的神龙。古时候,这里出产了名叫干将和莫邪的两口宝剑。宝剑上的龙纹光彩,直照着天上的牛星和斗星。秉承了天地间的圣洁灵气,这里化育的才俊士杰,总是代代知名。其中有一位名叫徐孺的读书人,俊杰之中,最有修行。他才气超群,精明聪颖。污浊不染,清贫务农。陈蕃本为豫章的太守,身居高官,却和徐孺心心相通。他一次次地请来徐孺子,热情款待,坦露心胸。每一次,陈蕃总是亲手摘下挂在墙上的,专门为招待徐公的竹床,真诚地请他留宿府内,谈笑风生。类似这样的佳话,在旧日和今日的南昌城内,多得让人数都数不清。雄伟的南昌州城,你如在云中坐落,你犹在雾中言情。你风姿绰约,你仪表从容。 在你的身边,有才能的人杰,多得就像夜空上的星斗。他们在遥远的云雾空间你来我往,闪烁着智慧,播撒着光明。南昌城地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交界之处,来到这里的宾客和住在这里的主人,都在中国的东南一带,堪称是典章人物的最高象征。都督阎公有着崇高的声望,大驾光临,为的是礼贤下士,广结友情。骑着马儿,持着刀枪的执事们,从远处来到这里,为的是彰显声威卫护安宁。从新州赶来的宇文刺史,有着美好的风范。他今天专程来到南昌参加盛会,已让车驾暂住馆亭。今日正逢十天一次的公休假日,有时间有才气的'俊杰之士们,悄然来会。大街上人多得如同云儿风起,蜂儿相拥,大家千里迢迢赶赴宴会,人才济济满座都是高雅的宾朋。孟学士是一代辞章的宗师,写出的文章,能吸引腾云的龙子,能迷住起舞的清风。龙凤飞舞,描天画地,尽是巧语如花美流空。王将军是一座武林的宝库。绝妙的韬略,能吸引紫电来朝,能破译清霜来踪。霜飞电闪河山再造,尽是刀枪如林歌英明。我的家父,现在交趾县内,朝廷恩赐,让他当了正堂县令。我省亲来到名城南昌,有机会前来瞻仰名阁贤圣。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年,居然能参加这样高雅的盛会,这实在是我难得的福气。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最大殊荣。

今时正值九月,节序深秋寒凝。野外低洼处的积水已经退去,寒冷的深潭,宁静的水体,比哪个季节都澄清。烟霭凝聚的大地上,傍晚的山峦间呈现出一片紫色的朦胧。我是坐着整洁的马车来到这里的。在路上,我处处留心四周美丽的风景。我登上高山,眺望南昌城的巍峨壮丽;我来到江边,瞻仰滕王阁的硕硕雄风。楼台层叠就像高耸的青山,直插九霄云外;阁檐飞架,又像涌动的霓彩,飘洒八方流虹。站在高高的阁上往下看,楼台高得连地面都看不清。纵目远望,北面的长江在滕王阁脚下微微涌动,白鹤和野鸭在江岸的沙州上栖息,水中的岛屿极尽回环萦绕之形;松树和木兰在装饰好的殿阁上结彩,排列的形状就像岗峦起伏的翠屏。推开雕镂精致的门扇,俯瞰错落华美的屋顶,楼台大小联缀,屋脊高低成陵。山原辽阔,惹人尽收眼底;江湖盘曲,骇人望之心惊。江岸住宅遍地,钟鸣鼎食的,都是权贵人家;船只挤满渡口,雕凿精美的,满是青雀黄龙。云气消散,雨过天晴。彩虹满目,朗朗长空。西山的落霞,在天边闪动;无边的秋水,在四野生风,一片碧透的长天,与秋水一色湛湛清明。

打渔的人,在渔船上唱起渔歌,歌唱着傍晚的美景。那优美的曲调,一直传到鄱阳湖岸,和着流水,波永不停。寒秋之际,迁移的大雁,正急急地向南飞行。它们排成一队队整齐的人字,奋飞争雄,雁语声里,大雁们靠着一双翅膀,不停地抖动,已经顽强地飞离北方的寒冬。又冷又渴的大雁们,惊叫着落脚在衡阳水畔,它们啼寒的鸣叫阵阵呼应。天高地阔,万物生动。远望长吟,登高博兴。心豪迈而兴致发,兴致发而情逸涌。箫管齐奏,鼓荡起清风阵阵;歌声纤纤,引逗得白云忘行。仿佛是在雎园的绿竹丛中纵情宴饮,豪放的酒兴,超过了善饮不醉的彭泽县令;又如同在邺水的荷花池畔吟咏唱和,文笔的光彩,让擅诗的临川才子们自愧无能。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四美俱备;贤主、佳宾难得一会,欢聚一堂抒豪情。极目长天云有尽,畅游假日乐无穷。天高地远,最难知的是浩浩宇宙无始终;兴尽悲来,最难逃的是碌碌盛衰运数定。遥望夕阳映照下的长安,指点云雾飘渺的长江东,大地的尽头数南海最深,天柱虽高,而高耸的北斗运行在银河,悬挂在太空。关山阻隔,难以逾越,有谁同情游子迷路于途中?偶然萍水相逢,人人都是异乡来客,各个心思向往不同。我怀念天子却不得相见。也不知何年何月,皇上才能召我回到王宫?

唉,我的命运不好,屡遭坎坷,大志难成。叹只叹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真的很担心,那位专为皇上传递诏命的冯唐转眼就会老去,可壮心不已屡立奇功的李广却难以加官进爵,不被高封。这怎不让千秋志士扼腕心疼?使贾谊屈居长沙时,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逃隐海岛时,那个时代也不乏清明。我所信奉的是,君子能安贫乐道,而豁达之人才能看透天命。年纪大了,幼时的雄心应该更加豪壮,哪能在白了头时就改变初衷?穷困时,不朽的信念应该更加坚定,绝不可放弃一生的凌云壮志,到头来只能平平庸庸。喝了贪泉的水,神志胸怀仍然清爽;处在干涸的车辙内,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情。从这里去北海路途虽然很远,可要真的想去那儿,就一定会想出办法乘上东风。早晨虽然逝去,可傍晚时积极作为,也绝不会因为是到了晚上就白搭了苦工。可叹啊,孟尝君品质高洁,可他只是空怀报国之心,从不主动君前请缨。阮籍行为狂放不拘,怎么能效仿他呢,在无路可走时就痛哭而返,最后弄得一事无成。

我年龄尚小,身份低微,只是一个平常的书生。我没有门路赤心报国,请求皇上赐于长缨。就是等到了与终军相同的年龄,像汉代的文人班超那样,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也只能是徒劳无果,空自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豪情。我舍弃了一生的前途仕宦,不远万里回到父母身边晨昏侍奉。我不是谢家宝树般的子弟,却有幸结识了孟母邻居般的至爱亲朋。不久我将要到父母身边去孝敬双亲,遵循礼仪,属对吟诵,就像孔鲤回答父亲孔子庭对那样,回答的每一字每一句一定都是认真实诚。惭愧的是,我们父子没有孔夫子那样洪深的大智慧,没有圣人那样宽广的大心胸。今天我拱手请谒各位,得以托身龙门,怎不令我喜气盈盈。只是到现在我还没遇见像汉朝时那位名叫杨得意的贵人,他作为司马相如的邻居,举荐相如,就像托举鲤鱼越过龙门,从而使其一举成名。为此,我手捧司马相如的凌云之赋请人赏析,而只能是叹惋可惜声声。我现在既然遇见了我的知音钟子期,我就不自谦而又无愧地奏出一曲高山流水,就请各位侧耳细听。

唉,像滕王阁这样的胜地,不是哪儿都有的,像今天这样的盛宴也很难再逢。盛名流传的兰亭集会早已云散仙踪,热闹一时的金谷园也早已成为废墟,化作荒丘草青青。试问今日谁还记得在园中宴乐的那些人,那位声色夸耀富甲天下的老石崇。临别赠言,是因为有幸在盛宴上承受了都督阎公的恩惠,这样的偏爱,激发了我的文思,使我诗意浓浓。登高作赋,诗写名胜。生花之笔只能期待在座诸公。我冒昧地竭诚鄙陋,下笔千言,诵德诵功。我恭敬地写下了这篇短序,字里行间,尚有余情。就请各位先生挥笔作诗吧,按照规定的韵字,每人都可随意吟咏。四韵八句,我也献丑一首,牛刀再试,随后就可写成。请诸公展露潘岳似的文采,就让陆机般的文华在大家的诗句里,尽情挥洒,光耀天地,千古留名。

我作的诗歌大意是:

高高的滕王古阁,面对着赣江沙洲。当年,那位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佩玉的滕王,早已驾鹤西游。随着消失的岁月,这里的歌舞琴声,早就星散云走。叹如今:早晨时,只能看到从南浦吹来的云彩,在滕王阁的画栋上往来飘悠;黄昏时,也只能卷起彩绘的窗帘看那西山的细雨,在天地间消歇不休。幽闲的彩云,在水潭中照出自己的倩影;高天上的朗日,走了又来,来了又走。风物变了,星儿动了,时光又过去了多少个年头。那阁中欣赏歌舞的滕王,今天已不知去向何方。雕栏外,只有一条寂寞流淌的赣江,围在滕王阁下,似乎在低低地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风流。

原文 篇四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豫章故郡①,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②,地接衡庐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控蛮荆而引瓯越⑤。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⑦。雄州雾列⑧,俊采星驰⑨。台隍枕夷夏之交⑩,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注释

①:有时也作“南昌故郡”,二者意思相同。

②:<洪州>属于翼、轸所对着的地面区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③指湖南的衡山与江西的庐山

④: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意动用法

⑤:控制楚地,连接瓯越

⑥:物的精华就是天的宝物,宝剑的光气直射<山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 龙光,宝剑的光芒。墟,域,所在之处

⑦: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能够>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

⑧:雄伟的大洲像雾一样涌起,这是形容洪州的繁盛。州,指洪州

⑨: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形容人才之多。俊采,指人才。星弛,众星是运行着的,所以说“弛

⑩:南昌城处在瓯建与中原接壤的地方。这是说洪都处于要害之地,台隍,城台和边池,这里至南昌城。枕,倚,据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翻译 篇五

这里以往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物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之间。因为大地有灵气,所以英杰辈出,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大洲像雾一般涌起,博学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地方,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特地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所作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像紫电剑、青霜剑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季秋时节。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滕王阁前的沙洲,发现了滕王所修的滕王阁。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辽阔,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西望长安,东指绍兴,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赏析 篇六

《滕王阁序》是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形式束缚之中,作者犹如“带着脚镣跳舞”,既充分发挥骈文特有的表现手段,萃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能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严整中有行云流水之势。

层层扣题,文思缜密。本文原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段历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珍异、人才之杰出、宾主之尊贵,扣题中“洪府”二字。第二三段由趋名楼,登高阁,写到近览楼阁的壮丽,远眺山川的胜景,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扣题中“秋日”“登滕王阁”六字。第四五段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扣题中“饯”字。第六七段自叙遭际,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作序,扣题中“别”“序”二字。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层层扣题。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

摹写景物,笔法多变。王勃善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其一,色彩变化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其二,远近变化之美。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远近变化。“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渺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其三,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四句由两组镜头剪辑而成;上有层台碧瓦攒刺云霄,下有如飞檐翼丹彩欲流,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彼此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画图。

其四,虚实相映之美。作者登高临远,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载,文中既实写目击之景,又发挥想象,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如此虚实相间地模山范水,既使读者对景物有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拓视野,展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作者简介 篇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赏析 篇八

《滕王阁序》是一篇用骈体写成的诗序,但它笔力明快、风格清新、气势浩荡,堪称典范之作。

全文共四个段落:第一段叙事,是个引子;第二段基本上是写景;第三段基本上是抒情;第四段叙事,照应开头。文章的中心事件是滕王阁宴会,作者用略写的方法,分散在各个段落之中,但文章的重心不是饯宴,而是以写景为铺垫的抒情。全文由地理人文的叙述到良辰美景的描绘,再由美景转到抒情,紧密联系,转换自然。展开来看,作者从叙写洪州的形胜入手,极尽铺陈谊染之能事,把宴会盛况,膝王阁内外上下的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王勃并非为游山玩水而来,他只是路过此地,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所吸引,因而很容易触景生情,从宴游盛会的聚散联想到人生的穷通离合,禁不住“兴尽悲来”,自会有一番感概要抒发的。也就是说,在良辰美景、贤主熹宾都齐备的情况下,作者举目远眺,尽情嬉游,可是天高地远,宇宙无垠,他忽然觉得人生短促,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定数,感概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第二段写景时,巧妙地把叙事穿播在其中,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它既是对前文的承接和归结,又自然转入对“宾主尽东南之美”的称赞,由远而近,顺畅自然。

第二段的关键句是“披绣闼,俯雕甍”,作者在它出现之后,即一反前面对高阁的仰视,转而由近到远,自上而下地俯视周围的万千气象。收得扰,撤得开。

第三段的关键句分散在两处。作者先用“天高地迥”、“兴尽悲来”,把叙事、写景转向抒情,议论。其中“觉宇宙之无穷”是观看天上地下美景后发出的赞叹,是承接上文;而“识盈虚之有数”则是乐极生悲后对个人不幸命运的感慨,是开启下文。但是,当此段又一关键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一出,文章便转入表达自己虽遭挫折而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从而使感情表达得十分委婉,真切动人。

译文 篇九

这里是过去的南昌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大州象舞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才象星星一样多。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里有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宴会上排萧声响起,好象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象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象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的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呵,命运不好,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君子洞察先机,通达事理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懿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饶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9篇《《滕王阁序》全文及其翻译》,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