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获通过最新8篇

时间:2023-06-12 16:55:24 | 来源:语文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8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获通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看点二: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篇一

个人信息的泄露是网络诈骗泛滥的重要原因。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后,再实施精准诈骗,令人防不胜防。今年以来舆论关注的山东两名大学生遭电信诈骗死亡案、清华大学教授遭电信诈骗案,都是因为信息泄露之后的精准诈骗造成。

除了严防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法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网络 罪还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与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无论网络诈骗花样如何翻新,都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搜索平台、网络发布平台、电子邮件等渠道实施和传播的。这些规定,不仅对诈骗个人和组织起到震慑作用,更明确了互联网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章 网络运行安全 篇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二条 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得设置恶意程序;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不得终止提供安全维护。

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者提供。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公布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并推动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认证、检测。

第二十四条 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国家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第二十五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 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风险评估等活动,向社会发布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网络安全信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第二十八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第二十九条 国家支持网络运营者之间在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有关行业组织建立健全本行业的网络安全保护规范和协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定期向会员进行风险警示,支持、协助会员应对网络安全风险。

第三十条 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获取的信息,只能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二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

第三十一条 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国家鼓励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外的网络运营者自愿参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

第三十二条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分别编制并组织实施本行业、本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指导和监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保护工作。

第三十三条 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第三十四条 除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还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

(一)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该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二)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

(三)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四)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五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三十六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按照规定与提供者签订安全保密协议,明确安全和保密义务与责任。

第三十七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并将检测评估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送相关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

第三十九条 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二)定期组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三)促进有关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之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

(四)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网络功能的恢复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章 网络信息安全 篇三

第四十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第四十一条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第四十二条 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三条 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第四十五条 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四十六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应当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第四十七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八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

电子信息发送服务提供者和应用软件下载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知道其用户有前款规定行为的,应当停止提供服务,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九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

网络运营者对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十条 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

看点四: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篇四

“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这些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不出问题则已,一出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网络安全法专门单列一节,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明确规定,指出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运转的神经系统。保障这些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仅仅是保护经济安全,更是保护社会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际惯例,此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和强调,非常及时而且必要。

章 总 则 篇五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第四条 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第六条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第七条 国家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

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九条 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十条 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第十一条 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指导会员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网络安全法心得体会2017 篇六

网络是一个无形的朋友,它能带给我们很多知识和新闻。网络对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寻找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它还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识以及相关资料。在这同时网络也有一些不良的方面, 所以青少年朋友上网的时候就要多加选择。 现在用电脑帮助自己学习的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上网先要点击adsl连接网络,连接之后再点击Internet就可以上网了。上网之后就要选择网站,我知道的网站有好几个,比如说,新浪、搜狐、雅虎、百度等,最适合我们青少朋友的网站是雏鹰网,它是配合我们的思想展开的网站。在易趣、阿里巴巴等网站上还可以买东西,给那些没有时间出门买东西的人们提供了方便,而且他们还实行了货到付款,人们也不要担心东西不好了。

青少年朋友上网的时间也不要太长,看一会儿电脑要休息一会儿。适当的上网,但是不能上瘾。在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已的礼貌用语,还要对自已的话负责任。同时,也不要轻易将个人的真实资料传到网上,也不要随便与网友外出约会,更不要随便邀请网友登门拜访。我想在记住了这些要素的同时,上网就不会变的让家长谈网变脸了。而我们也能安全的从网络上了解更多的知识了。

章 网络运行安全 篇七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留存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一条 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得设置恶意程序;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及时告知用户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期间内,不得终止提供安全维护。

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公布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并推动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认证、检测。

第二十三条 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国家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第二十四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风险评估等活动,向社会发布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网络安全信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和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第二十七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第二十八条 国家支持网络运营者之间在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有关行业组织建立健全本行业的网络安全保护规范和协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定期向会员进行风险警示,支持、协助会员应对网络安全风险。

第二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

第二十九条 国家对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国家鼓励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外的网络运营者自愿参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

第三十条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分别编制并组织实施本行业、本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指导和监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保护工作。

第三十一条 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第三十二条 除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还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

(一)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该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二)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

(三)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四)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三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三十四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与提供者签订安全保密协议,明确安全和保密义务与责任。

第三十五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公民个人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并将检测评估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送相关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

第三十七条 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二)定期组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三)促进有关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之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

(四)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恢复等,提供技术支持与协助。

第三十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中获取的信息,只能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网络安全法心得体会2017 篇八

以来,习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网络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网络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意义

今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站在全球信息革命和网络空间竞争的战略高度,深刻剖析了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述了更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的六大问题。讲话围绕践行“十三五”发展新理念、谋求网络空间战略主动、维护网络安全、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完善信息社会治理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论断。全面学习贯彻最新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工作,需要把握好一个目标和两对关系。

(一)围绕“一个目标”

习在中央网信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网络强国。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在“4.19”讲话中,回顾到:“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提醒我们顺应大势,把握历史机遇的极端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没有话语权,凝心聚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竞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带给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把握机遇,将建设网络强国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达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攻防兼备、制网权尽在掌握、网络安全坚不可摧”。

(二)把握“两对关系”

首先是平衡好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安全的关系。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促发展”与“保安全”并重的阶段,适应阶段特征,把握客观实际,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尤为关键。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化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解决,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在各国都着力抢占网络空间制高点的时期,信息化发展慢人一步,就会导致我国在信息时代的再次落后。另一方面,也要认识网络安全基石不牢固,信息化发展越快,存在的隐患也越大。网络安全是底线、红线,网络安全出了问题,核心网络和关键数据遭遇入侵和泄露,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失去了意义。

第二是处理好对外开放和产业自主的关系。掌握网络空间“制网权”,实现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既要坚持开放竞争,又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两者并不矛盾。习明确指出:“自主创新首先是技术自主,要分清哪些技术可以站在别人肩膀上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做好安全可控就行;哪些技术必须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因此,在保障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既要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国内产业发展水平,也要给国产技术和设备充分的尝试空间,构建起内部外部“双轮驱动”,相互切磋、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二、认清新形势,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大调整、大转型成为时代主旋律,同时,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从逐步交叉走向全面融合,网络空间的行为特点、思维方式及组织模式等向现实社会渗透,网络安全态势呈现新特点、新趋势。一方面,境内外网络攻击活动日趋频繁,网络攻击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网络攻击的手法更加复杂隐蔽,攻击类型也从短时间、突发性攻击向高级别、持续性攻击转变,网络攻击和安全防御在信息层面、手段层面的不对称现象都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功能虚拟化等快速发展,带动信息系统软硬件架构的全新变革,在软件、硬件、协议等多方面引入未知的威胁隐患;规模化数据采集、网络和用户数据向云端不断集中、大规模跨境服务,导致数据和用户隐私安全威胁不断涌现。新形势下,坚持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加快建成完善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积极推进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法制化建设

古语有言,“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面对网络安全这一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挥战略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完善制度建设和立法保障。一是积极参与制定《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顶层设计工作,公开阐释我国网络空间的基本主张、重大立场。二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出台《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办法》等,加快推进用户信息安全保护、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等立法。三是适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相关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制定。

(二)加快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原则、目标和制度措施,探索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制度,健全分级保护、动态调整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在关键领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软硬件应用。二是加强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完善网络数据资产保护制度,加强网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明确企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共享等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和具体要求,督促企业落实用户个人信息防窃密、防篡改等安全防护措施;督促落实数据资产分类分级保护要求,建立健全敏感数据操作审计机制和数据安全评估认证体系。三是构建全局性、整体化的态势感知体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御。建设完善的网络防御能力体系,积极开展网络空间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升对国家级、有组织网络攻击威胁的发现、预警和防御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预警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状态下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以及协同处置能力。

(三)做大做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突破核心技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信息通信关键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一是夯实信息产业基础。落实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做好引导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自主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力支持关键基础网络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重点支持高端服务器、路由器等核心网络设备产业发展,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趋势,加强网络安全产业政策引导,以政府采购为引导,推动形成安全产品与服务均衡理念,统筹优化安全产品和服务市场格局;引导建设区域性安全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加快安全技术和企业孵化速度。三是壮大国内企业,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和形成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大公司,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大企业共同构建合理分工体系,加强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密切合作的研发体系,壮大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四)强化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保障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一是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深化网络安全领域产教结合,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一批联合培训基地,加快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二是用好用活网络安全人才。人尽其才百事兴,只有把广大网络安全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新成果才会源源不断涌现。要探索建立适应网络安全事业发展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优秀人才凝聚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管理部门中来。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让更多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一展身手。三是推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在人才选拔上要有全球视野,加大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改进人才引进相关配套制度,吸引更多海外的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在我国从事网络安全相关教学科研活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8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获通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