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评课稿【优秀3篇】

时间:2023-06-07 16:48:05 | 来源:语文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虎知道为您带来了3篇《教师听课评课稿》,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一

X月6日,我校迎来了优秀实习生的赛讲活动。我作为英语组的评委,和史立婷老师一起参与了这次讲评活动。大学生们带着他们的热情与活力给我们奉献上了七节精彩的课堂。这也使我感受颇多。

1.发音标准,教态自然。一节成功的英语课,首先要使学生们喜欢上你的课,觉得课有所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一种大度和自然。

2.小组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大学生们热情有活力,运用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及奖励方式来激起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是孩子们努力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表现。

3.激趣训练形式多样。教师的基本功扎实,用歌曲、画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或训练,是孩子们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的寓教于乐。

4.创设情境教学,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来。在教授how do you feel一课时,教师创设不同情境来导入不同心情,同时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示,充分展示了其掌控课堂的能力。

5.但是总体来说,实习生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过程逻辑性不强,重难点不明。这就需要在备课过程中,有这充分的准备以及足够的材料。

6.其次,在小组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示范不够。孩子们在还没有明白活动方法时,就开始活动,显得有些混乱,而且会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去补充和说明。

7.课堂语言不够干练。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也许一个肢体语言和几句简单的表达学生就可以明白,却使用了大量汉语解释,反而显得重复啰嗦。

当然,这些毛病可能我们也有。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思索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应多参与这类型的听课评课活动,在对比中求进步。

听课随感----《放飞蜻蜓》 篇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略)

二、导入,揭题。

1、同学们,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蜻蜓的文章。 21、放飞蜻蜓

2、谁愿意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问题?看谁最会提问题?

(为什么放飞蜻蜓?谁放飞蜻蜓?怎样放飞蜻蜓?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蜻蜓吃什么?孩子们为什么愿意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讨:孩子们捉到了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飞呢?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自由朗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四、体验捉蜻蜓的快乐      (出示课件)

1、大家请看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2、谁能说得具体一点呢?我们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体会。同桌互相说一说。(一天下午,一群孩子在草地上捉蜻蜓,他们玩得很开心。)

3、课文第一段也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请大家把第一段朗读一遍(齐读)板书:蜻蜓、陶行知、孩子

四、放蜻蜓,学习有关蜻蜓的知识

1、一个名叫翠贞的女孩也捉到了一只蜻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孩子们为什么把高高兴兴捉住的蜻蜓给放了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2、汇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陶行知劝他们把蜻蜓给放了。)那他是怎么劝的呢?抓住了蜻蜓的几个方面?(抓住了蜻蜓吃的东西和蜻蜓的眼睛来说的?)出示句子:“陶行知拉着……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为什么说吃苍蝇、蚊子就是好朋友呢?(因为蚊子它吸血,会传染疾病)(加介绍蜻蜓吃食知识)一只蜻蜓一小时就能吃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只幼蜻蜓一年就可以吃3000多只孑孓,所以说,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3、出示句子第六段    大家把这一段朗读一遍。这里要读出夸奖的语气,如“还是”要重音,“你们说……”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4、陶行知除了向孩子们介绍蜻蜓吃的东西外,还介绍了什么?(出示第十段及课件)(尾巴和眼睛)

(1)他是怎样介绍尾巴的?(出示句子)请大家说说,他介绍了几方面?(样子、功能)齐读句子。蜻蜓点水是蜻蜓往水里产卵,每点一次产一只卵,连续动作,人们就看作蜻蜓点水了。后来经常用来比喻工作不深入。

(2)他又怎样介绍蜻蜓的眼睛呢?(看课件)出示句子

引读“蜻蜓的眼睛特点是(很大)结构(很复杂)是……”

同学们,蜻蜓的眼睛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奇怪、神奇、奇特) “神”在它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四面八方所有的方位。“奇”在它的小眼可达几万个。这两个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你还能说说含有数字的成语吗?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没有,课文里也有一个含有数字的词哦。(七嘴八舌、五颜六色等等)这些都是成语,我们要学会积累,用了这些词,会使句子更生动。

(3)我们再把句子读一遍

6、小结:陶行知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结构特点,让孩子们明白蜻蜓身体结构独特,是捉虫的能手,要保护好蜻蜓。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五、再读课文,认识陶行知

这次要求静静地读,找出有关语句来。(默读)

请各小组讨论交流。

1、汇报:(1、)陶行知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第六段、第十段)

你能用“他知道……,他还知道……”来说话吗?

(2)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出示句子)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看出来他和蔼可亲?(慈爱、抚摸、商量)

第1句边读做动作读、范读,齐读,赛读。

第二句用商量的口吻来读。

2、小结:陶先生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人和蔼可亲、教育有方,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

六、放蜻蜓,想象说话

1、经过陶行知的谆谆教导,此时孩子们愿意把蜻蜓放了吗?(愿意)从哪可以看出来?(孩子们纷纷说……)伴动作朗读

2、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它会说些什么?孩子们又会说些什么?你又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会说:小蜻蜓你飞吧,我们不会再伤害你了……蜻蜓会说“小朋友,再见,你们真是好孩子……)

四、小结:通过陶行知孩子们的对话,让我们懂得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知道了陶行知是个和蔼可亲、教育有方的大教育家。大家来找找他们的对话。

1、请各小组先练读(指导朗读)

2、分角色朗读

七、总结全文,体验人性自然美: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吗?(陶和孩子、孩子和蜻蜓、蜻蜓和陶,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呀,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好朋友(如蜜蜂、青蛙、蚯蚓、七星瓢虫等等),他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心爱护这样的朋友。这样我们人与自然就能和谐相处,,那样我们的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八、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有关蜻蜓的资料或观察蜻蜓,进一步了解蜻蜓的特点。

板书设计

21、放飞蜻蜓

陶行知

好朋友

孩子们               蜻蜓

教师听课随笔感悟 篇三

今天,听了四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四位老师的示范课例,四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四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切实的情景,四位老师的设计都不一样,但都能围绕课文内容突出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课堂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深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感情。

总之,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教师听课评课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