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最新8篇

时间:2023-06-07 08:34:17 | 来源:语文通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有哪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自强与奋勇争先,成为广大学子的优秀榜样。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8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如何写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自立自强事迹材料范文(推荐 篇一

2、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终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3、假如我是有一些本事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4、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5、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6、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7、人民不仅仅有权爱国,并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8、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10、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李苦禅

11、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1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13、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此刻,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季羡林

14、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15、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6、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17、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8、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19、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1、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22、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24、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欢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此刻行动中。——凯洛夫

25、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26、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2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28、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任继愈

29、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3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 篇二

黄俊玮: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黄俊玮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他自幼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靠着微薄的工资供他读书。他也很争气,于2016年考上了海南大学。

但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母亲瘫痪在床。黄俊玮没有犹豫,选择休学一年,在家中照顾母亲。在他的悉心照料下,2018年,母亲病情好转,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他回到学校复学。

然而,意外再一次降临,黄俊玮回校后,母亲在家中不慎摔倒,又变成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状态。为解决母亲的医药费和家里的生活费,他再一次提出了休学申请,并把母亲接到海口的出租屋里,一边打工,一边照顾母亲。

卖水果、送外卖、做销售、发广告……黄俊玮要打几份工,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在打工间隙,他都会回到出租屋里,为母 www.huzhidao.com 亲做一日三餐,喂母亲吃饭。每餐结束后,他就放下碗筷为母亲按摩,防止母亲肌肉萎缩……

“无论如何一定要照顾好母亲。”他每个月都会带母亲去医院复查、拿药,抬着母亲进检查室、化验室、透影室。在夜晚,他还要定时起来给母亲翻身、倒尿……这样的生活,一坚持就是三年。

但命运似乎对他格外残忍,2020年12月16日,他在打工后回到家中,发现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一连串的痛苦遭遇,并没有把黄俊玮打垮。他与小伙伴共同创立了家庭维修平台,从事专业、高效、共享的上门维修服务,并在学校的帮助下,于2021年2月重返校园。

关于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事迹材料(推荐 篇三

石壁穿空,奏一曲蓝色梦想的滥觞,梦回千年,寻一断千古流传的中国梦,。屹立世界之端的中国梦,是一个怀揣着蓝色梦想执剑而立的王者,江南烟雨中的亭台楼榭,记录了他寻了千年的梦想,塞北荒漠中的古城,是一段铭刻记忆的繁华,草原上奔跑地骏马,是他不变的追求,一段段白色的哈达,是一首首不朽的赞歌,蓝色中国梦,火热中国情。

中国梦是蓝色的,中国梦是自强不息的,中国梦是卧薪尝胆,中国梦是破釜沉舟,中国梦是力拔山兮,中国梦是厚积薄发……

是的,我们必须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准绳,以“搏击长空,奋斗不息”为理想,以“实干兴邦”为基础,以“空谈误国”为教训,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根本,不断进取,自立自强!这就是中国梦,蓝色中国梦。

作为九零后的我们,是具有潜力的一代,是注定背负国家使命的一代,更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势必拥有火热中国情,蓝色中国梦,势必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势必不会做“井底之蛙,笼中之鸟”。是必要“修身,治国,平天下”,子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是九零后,身上背负着一柄剑,锋芒毕露,却不失韬光养晦之性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品质,志存高远的理想和信仰,我们信仰中国梦,我们渴望未来,在心中筑篱种菊,紧紧裹住那颗火热的心,中国梦在翻滚,中国心在跳动,中国情在澎湃!

从夸父追日的美好幻想到嫦娥奔月的现实,中国梦在智慧与追求中熠熠生辉,起头并进。“坐看夕阳枫林晚,缘知此是缘梦时”,中国梦未曾在我们手中断过。哪怕某一天,铭刻在心中的火热与激情变成回忆,逐渐褪色,中国梦,蓝色的中国梦一定会伴随着明日的朝阳升起,另一代人的心中徐徐点燃,照亮前方堆满荆棘和宿命的曲途。正因为前途不是坦途,正因为我们逆境中寻到了梦,我们才得以挣脱命运的束缚,搏击长空!

华年易逝,九零后在朝阳下的明媚中绽放自己,在山之阳,水之湄响应。我们火热的中国情,自强不息的蓝色中国梦,时代在召唤,青春在舞动,我们更应不懈努力,吹响冲锋的号角,奏响时代的笙歌和蓝色中国梦的主旋律。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 篇四

陈敏,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孟宪承书院2020级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她曾先后获得过“惠天然朝华学子励志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生涯规划比赛三等奖、孟宪承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展翅飞翔

陈敏来自云南省寻甸县一个农村家庭,多年来目睹过父母辛苦的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减轻家庭负担、改变现状。

高中时期,陈敏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和自立自强获得了“春蕾计划”助学金、学校奖学金,还连续被评为学校“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并于2020年高考获得了县高考理科状元奖学金。

矢志拼搏奋斗,素质全面发展

秉持“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理念,进入大学后的陈敏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她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在集训过程中收获知识;在“教师暴走”计划中,她冲破胆怯,走向人群,展示未来教师的风采;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中,她客观地认识自己,思考和规划未来;为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她积极担任班长职务,为同学们服务。

今年,陈敏作为负责人还成功立项了科创项目,报名参加了华东师大二附中班主任实践,身体力行地向成为卓越的人民教师不懈努力。

践行知行合一,实践反哺家乡

考入师大读书以来,陈敏切身地感受到了家乡基础教育事业亟待青年力量的建设和反哺。作为国家培养的公费师范生,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家乡的教育做点事。

2021年暑期,陈敏加入“寻·孟”实践队,回到家乡,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开发了“五色”校本课程,同期组织了211名公费师范生面向寻甸中小学生开展暑期线上“云辅导”。

今年暑期,陈敏作为“寻·梦”实践队队长,和30多名师范生一起在寻甸举办了“寻·梦”五色夏令营,精心设计了许多素质拓展课程,与家乡的小朋友们云端会晤,教学相长。

此外,陈敏还报名参加了“华东师大-寻甸实验班”物理学科的教学助理并成功入选,继续努力地在服务家乡的同时锻炼自身综合能力。

热心公益服务,传承师大精神

通过志愿服务践行未来教师使命是陈敏的一贯追求,为此,她曾参加“牵手上海流动儿童教育”志愿活动,给太阳花社区的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在“非常数学云课堂——寻甸教育帮扶”活动中,与小组成员一起设计趣味数学课堂,作为主讲人给家乡五年级的学生线上授课;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她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陪伴”活动,线上陪伴一线抗疫工作者的子女,让他们的学习生活不再孤单。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 篇五

范佳宾:把部队优良作风带回校园

范佳宾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曾于2015年9月入伍,在服役期间他参加了中印联合军演集训队、2017年洞朗边防管控任务。

“我要把部队优良的作风和品格贯穿到学习和生活当中。”退役入学后,他十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知识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其间,得知长寿湖子竹村小石坝和奉节朱衣镇的水果因疫情运输不便,出现滞销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利用所学知识和网络平台为果农搭建销售渠道,解决了近10万斤的积压水果,还自掏腰包订购了200斤橘子,送给坚守在抗疫志愿服务岗位的战友。

2020年暑期,他组建的社会实践团在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丰都县包鸾镇开展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与养殖户交流、进入镇政府和村委会学习,深度了解了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举措与建议。

他还积极投身校园青少年之家建设,参加各类志愿服务,依托“青少年之家”和“城乡市民学校”等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80余场次,服务青少年1.4万余人次。

此外,他探索打造“五位一体”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集,发挥各专业的服务优势,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直接服务对象(校内外)累计达50多万人次,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 篇六

李凌志:两次见义勇为的退役大学生

李凌志2017年考入桂林旅游学院,2018年响应祖国号召光荣参军,服役于法卡山英雄部队,2020年退役复学。

尽管现在回归校园,但戍守南疆的艰苦岁月让他得到了历练,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边防战士的责任与担当,更懂得了在危急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

2021年8月17日凌晨,李凌志通过家中窗户发现,一男子趴在木梯上,拿着工具在盗窃路边的电缆。他迅速下楼,大声呵斥木梯上的男子。待男子下木梯后,李凌志便上前抓住他,并立即拿出手机报警。

男子害怕报警,奋力反抗,还掏出随身携带的锐器,将李凌志脸部划开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男子挥舞着凶器趁机挣脱,迅速逃离现场。

“那边有人偷东西,赶紧别让他跑了!”浑身是血的李凌志冲进附近一家轮胎店。见此情景,店主和在场的几个朋友也马上报警。受伤的李凌志被送往医院,其脸部、脖子处被严重划伤,最长伤口达14厘米,受伤处缝了30余针。事发后,当地警方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这已不是李凌志第一次见义勇为。2021年4月7日晚,李凌志路过南宁市桂春金浦路口时,突然听到群众呼救声。他迅速冲向现场,发现一辆电动车撞倒护栏上,一名当事人躺在地上昏迷不醒。李凌志凭着在部队中学到的急救常识对当事人施救,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20分钟后,急救车赶到。正是因为李凌志的果断行动,挽救了一条生命。

谈到两次见义勇为经历,李凌志说,冲上去是本能反应,当时并没有多想。尽管因此受伤,但他仍坚定地表示,“不后悔,因为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 篇七

赵基淮:用算法助病人减缓病痛

对于赵基淮来说,聆听这世界的声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他小时候因为一场罕见疾病,导致双耳听力障碍,并伴有不定期的失聪、眩晕和呕吐,是一级残疾人,只能依靠配戴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生活。

“从小虽然听不到,但这更加明确了我努力学习的目标,因为我知道,这是能够弥补身体缺陷、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赵基淮说。本科学习结束后,他决定继续读研深造,并最终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专业。

自幼患病但成长于信息时代的赵基淮,有一个“算法梦”。他希望未来能够在计算机算法方向继续深造、实践,并投身医疗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和算法等技术手段服务医学发展,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赵基淮们”减缓病痛带来的伤害。

在研究生阶段初进实验室时,他便申请进入医疗相关的课题组,跟随导师参与多个重点项目。

在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的基于影像分析的宫颈癌FIGO分期自动诊断项目中,他参与设计算法针对CT影像以及PET影像宫颈癌的智能识别,帮助医生识别宫颈病灶区域,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医疗诊断。

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合作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异常细胞图像检测与分类项目中,他参与设计算法对宫颈异常细胞进行智能识别,减轻医生在进行异常细胞的定位和识别时的工作量。

学习之余,赵基淮继续服务和他一样的病友。2015年,他牵头创建公益病友群,一方面积极解读疾病注意事项,缓解病友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分享个人事迹,为他们消除迷茫,送去希望。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 篇八

马国贤:为“独龙娃娃”打造美育教室

马国贤是西部计划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云南省独龙江乡支教服务。

教学工作之余,他走遍独龙江6村18组,开展家访、推广普通话等工作。他逐渐发现,由于单亲、留守、年幼即进入寄宿生活等诸多现实原因,当地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感觉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求学欲望比较薄弱。”

2018年12月,马国贤设计美育课程,希望用艺术治愈孩子们的心灵。他自发筹款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与当地学校课外活动资助相衔接,对当地美术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他们的美育课程以云南非遗蜡染、扎染为主,包括创意绘画和手工等多种形式的美术体验,将独龙族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表达内容,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尽情表达心境,滋养孩子们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取向,促进扶贫扶志。

项目落地时正值独龙江严冬,面对长时间的大雪封路、通讯电力中断等阻碍,马国贤克服种种困难,于2019年3月25日为当地学校建立起“非遗创意美育教室”。

2019年6月,他将学生的作品装了满满两个大行李箱带出大山,在昆明市云南大学东陆园举办了“秘境独龙——独龙江乡非遗工艺师生作品展”,展示了近200幅“独龙娃娃”的特色作品。

2021年7月,他再到独龙江,看到教室墙上又增添了新的美术作品,他感动不已,也让他更加坚定好好学习,砥砺前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8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事迹》,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