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事迹材料最新4篇

时间:2023-05-22 08:22:38 | 来源:语文通

现如今,发言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发言稿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劳模事迹材料》,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劳模事迹材料 篇一

李淑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李淑霞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李淑霞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李淑霞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篇二

据统计,20xx年,xx加班加点达257次,遇到脏活、累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率先垂范。今年4月5、6日,清明节,028机车启发电机环火严重,连续抢修2天;"五·一"放假,028、018机车零修2天;高温假期间,018、5117等4个机车完成5次抢修修;"十·一"黄金周,036机车"电机环火故障"处理3天;6月8日端午节,035机车抢修等等。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xx体现的。是一种敬业,一种执着;而在生活中,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他善于关心和团结同志,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想法他都尽力去帮助解决,同事之间有什么误会他都去帮忙化解;谁病了、住院了,甚至谁的家人病了、住院了,他要亲自到医院去看望;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去帮忙处理。今年5月13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xx就和车间领导商量,如何为地震灾区做点儿事情,促成了5月14日由修理车间、运转车间、蓄电池厂三家单位参加的献血活动,他自己带头献血400cc。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心得 篇三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奏响的是劳动的赞歌,张扬的是劳动的精神。五年一度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既是我国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享受国家荣誉的辉煌时刻,更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精华——劳模精神的极好契机。在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高度尊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本质。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世界,作为创造主体的劳动者,是价值和世界的创造者。怎样看待劳动、怎样对待劳动者是一个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一定是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和人民群众的各个阶层中涌现出的无数劳模,是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他们以热爱劳动、勤奋劳动的模范行为,为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为全民族创造了新的精神财富、塑造了新的英雄形象。倡导劳模精神有力地表明,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劳模精神最崇高,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性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依靠人民,大力弘扬深深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劳模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弘扬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所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加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引领,在劳动岗位作出的贡献越大,价值实现也就越多;劳模精神越是普及深入,劳模越是层出不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越是兴旺发达。劳模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先进思想的武装、共同理想的激励、民族精神的传承、时代精神的塑造、价值观念的校正,都注入了劳模精神的形成过程中,都成为劳模精神的构成要素,弘扬劳模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必须重视弘扬包含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宝贵财富——劳模精神。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弘扬劳模精神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两种合法收入来源。在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的要鼓励劳动,造就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劳动神圣的信念,因为劳动不仅是第一生产要素,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尺度。当前,人们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确立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让劳模精神成为受推崇的精神品格;就是要在多层次的价值准则中标明社会的高尚价值准则,让劳模精神成为受尊重的精神高地。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劳模始终是民族的脊梁,劳模精神始终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今年受到表彰的2985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无论是在生产一线作出不平凡业绩的产业工人,还是科技创新的重大贡献者,无论是下岗再就业的勤劳奋斗者,还是率领企业崛起的管理者,他们的事迹都是劳模精神的生动写照,他们的品质都集中凝聚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劳动岗位作为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用生命的倾情投入去书写劳动的辉煌、享受劳动的乐趣。劳模精神彰显了劳动的丰富价值、展现了劳动者的崇高境界。劳模精神的实质就是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改革开放实践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心得 篇四

五月是花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我们要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苦努力,才使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美满、快乐和谐。而五一国际劳动节则是对每一位劳动者的肯定和赞扬。每年的这个日子劳动者会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来弘扬勤劳的劳模精神。那么本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劳模精神,感受那份劳动的力量。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x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x,以示庆祝。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以此来鼓励新中国的劳动人民为自己的生活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人类文明进步依靠劳动的积累,依靠知识生产劳动的催化,依靠各种类型和层次人才劳动的贡献,依靠创造性劳动的提升。正因如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未来将会成为一名劳动者,所以我们在学校学习、传承这种劳模精神是很有必要的,让自己以劳动为荣,弘扬劳模精神。

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价值有大小,劳动分工无贵贱。不管是在什么行业、属于哪个阶层,我们都应践行各自的职业操守,维护自己的劳动尊严。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劳动者都会把劳动的内涵发挥至近乎完美;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劳动者都把劳动的潜能开发到近乎极致。在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劳动者。食堂打饭的师傅,打扫教室的阿姨,宿舍管理员等都是默默的劳动者,他们在我们的生活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保障了我们生活的正常秩序。我们方便、舒适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他们是一个个最普通的劳动者,与劳模比起来,他们也许平凡,做的事情并不伟大,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同时,作为辛勤的园丁,老师也是校园劳动者的重要一员。老师的劳动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一点一滴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与正确都与老师的劳动分不开。他们陪伴学生成长,见证学生的成功。他们传授知识,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可以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运用劳动的基本原理分析来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职责,还是教师劳动最显明最本质的特征。教师作为生产劳动者,学生是劳动对象,

同时又是劳动产品,教师的劳动手段和生产工具主要是自身的品德、知识、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学设备和教具。教师要对劳动对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塑造心灵。他们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地引领、教导着每一位学生。也许他们不会获得表彰自己劳动的奖章,但学生的成就是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与回报。

在众多辛勤的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为表彰这些杰出的劳动者,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劳模”,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劳动者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的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例如全国的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拼命、忘我的工作。他曾经冒着刺骨的严寒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最终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他的精神不仅感染了钻井队的队员,还传遍了全国,为中国的劳动人民树立了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榜样。而饶英跃、付海泉等知名劳动模范们也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卓绝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以自身的劳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都以劳动模范为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凝结劳模精神的导向。劳模精神,实际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是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同时还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无论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优秀品质。劳模精神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借助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的精神,从而更好地在日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之前,首先要从内心尊敬劳模及劳模精神,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劳模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生长于每一个具有普遍优秀品质的劳动者的心中。我们在以后不一定皆能为劳模,但我们皆能践行劳模精神。从现在做起,踏实地学习、生活,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及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大学生贯彻劳模精神的最基本方式。也许这样的劳模精神很平凡,但劳模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劳模精神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没有惊涛骇浪的冲动,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终将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劳模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