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认2023高考志愿填报成功
怎么确认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成功
论起高考志愿填报,那怎么确认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成功的呢?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怎么确认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成功,希望您能喜欢!
怎么确认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成功
高考考生可以登录你填报志愿的网址上,进入系统之后,里面有个查看志愿,直接查看一下就知道了。注意!查看之后要安全退出。
高考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建议先填写志愿草表,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此外,考生最好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导致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
2023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一定要记住登录的账号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记也没有关系,高考考生可以通过系统修改密码而进行重新登录。
2.根据新形势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报志愿要将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里面,一定要记住代号,并且不要填错栏目。
3.高考考生填完志愿以后,要认真检查填写的信息,确认无误后记得点击“保存志愿”按钮,否则志愿就保存不了,就会白写了。
4.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录信息查询完之后,或者中途离开页面时,也要按照上述步骤认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码被她人篡改。
2023高考填报志愿有几次修改的机会
考生首次“确认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志愿并重新确认志愿的机会。当考生确定不再进行志愿修改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具体修改次数以各省规定为准。
取消志愿确认后重新修改的志愿必须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考生在点击“志愿确认”按钮前,务必认真核对所填报的院校及专业志愿。考生在网上填报的志愿,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再进行更改。投档时,以考生网上确认的志愿数据为准。
2023高考志愿填报怎么选大学
根据大学类别来选大学
根据大学类别快速找到报考大学范围,比如考生想学电子信息类大学,我们就可以把带“电子”和带“邮电”类大学归结起来,然后根据高考成绩在电子信息类高校中选出心仪大学即可,非常快捷。
根据喜欢专业来选大学
有些考生比较看重大学名气,非211/985高校不上,有些考生比较重视专业,认为专业关系到就业关系到职业发展,学热门、就业率高的专业才是“硬道理”,因此选大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喜欢专业来选择。
根据“分线差”来选大学
用“分线差”填报大学志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分线差”指两种分数差,一种是院校招生最低分与省控线之差,另一种是考生分数与省控线之差,这两种“分线差”比较好理解,比较简单计算,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很容易得出两种“分线差”高低,然后根据“分线差”选择出大学。
根据“省位次”来选大学
现在最常用的高考志愿报考就是“一分一段”报考法,即是“省位次”报考方法,它听起来比较难,其实很简单,并且比“分线差”报考方法更准确。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有哪些
1、“专业+院校”形式
这种填报方式可以让考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专业及院校,也能让考生更明确未来职业方向,避免了考生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
比如考生想报考热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可以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重庆邮电大学”等众多大学的信息与工程专业。
2、“院校+专业组”形式
如“清华大学专业组4”对选科的要求是:首先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专业组内包括计算机、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10个专业。
“清华大学专业组5”对选科的要求是: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5个医学专业。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窍门
1、重视第一志愿。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第一志愿。因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电子档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了后面,当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人数足够的时候,招生院校就不会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视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再重视第一志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当考生的第一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被录取时,第二志愿就会成为考生的最佳选择。很多考生都会认为第二志愿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实每年因为第二志愿而被录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数量,所以考生还是要认真对待第二志愿。
3、服从调剂要慎重。很多考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能忽视服从调剂,特别是一些成绩较低或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视。
推荐作文:
-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难度
-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精选10篇
-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最新一览
- ·高考考试中应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 ·介绍山西的经典导游词
- ·青年大学习2023“第8期”答案
- ·“青年大学习第28期”答案完整版
- ·高考志愿填报详细流程最新一览
- ·2024广东考研网上报名费收费标准
- ·2022燕山大学录取分数_燕山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查询
- ·2024考研报名人数或破500万
- ·成人高考本科需要什么条件
- ·青年大学第十三期主题团课答案
- ·留学新加坡申请奖学金的须知事项
- ·家庭教育个人心得体会(实用10篇)
- ·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
- ·高中招收飞行员的条件
- ·高考知识点学习资料
- ·北京体育大学2022录取控制分数线(预测)
- ·考研成功的经验分享
- ·关于ai智能填报志愿模拟系统如何使用
- ·浙江寒假24年放假时间出炉
- ·“弘扬科学家精神优秀作品——100个故事”优秀作文5篇
- ·《九义人》主要人物关系
- ·大学新生笔记本电脑推荐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2022
- ·2023年广东春季高考时间
- ·最新青年大学习第九季学习心得精选
- ·美国留学面试常识
- ·五四精神学习心得优秀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