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的拍摄技巧优秀7篇

时间:2023-04-19 08:38:55 | 来源:语文通

先来明确几个我们要接下来要用到的术语,术语都是约定俗成的,可能不严谨但是交流起来非常方便。我们之后提到的镜头就是指DV机的镜头;画面就是指DV机拍摄出的画面;机位就是机器架设的位置;固定机位就是DV机架设在某一个位置,机器不做位置移动,但是镜头可以做位置移动,这样的镜头包括推、拉、摇;运动机位就是DV机进行移动,这样镜头可以有移动、跟随、滚动等。说起来比较抽象,但只要使用就会发现这些都非常简单,我们先看看图片示例。虎知道为您带来了7篇《DV的拍摄技巧》,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dv拍摄的实用技巧 篇一

1、注意保持画面的稳定与图像的还原真实

2、注意控制拍摄画面的时间

拍摄的场景,若一个镜头时间太短,则会给后期的观看者造成图像看不明白,看得很累的感觉。反之,若一个镜头的时间太长,则影响观看热情,让人看得很烦。所以每个镜头的时间掌握就颇值得仔细玩味。在一般的`情况下,特写镜头控制在2-3秒,中近景3-4秒,中景5-6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而一般镜头拍摄以4-6秒为宜。按照这样的时间掌握控制拍摄时间,才能让后期的制作及观看者明白拍摄者的意图及看明白清楚拍摄的场景画面。

3、避免逆光拍摄、少用变焦镜头

逆光拍摄,很容易使高光部分过度曝光,而阴影部分看不清楚,结果细节全部丢失。好的摄影者,会尽量让太阳在自己的背后。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能清晰细腻。而且还要注意的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要少用变焦镜头,虽然变焦拍摄会给影片的拍摄带来一定效果,但是不能滥用,特别是对于初期使用者来说,如果拍摄的画面总是在不停地放大和缩小,相信没几个人会喜欢。此外,频繁变焦非常耗电,会大大减少拍摄时间。对于同一个场景的镜头表达,使用不同角度和距离的定焦拍摄效果会更好。

4、保证构图平衡,拍摄出独特的视角

构图的关键在于“平衡”。在拍摄自然风光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画面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画面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拍摄机位就可以轻松获得不同的视角,可营造出不同的镜头气氛。镜头由下往上拍摄主体,可以突出被摄体的高大形象;镜头由上往下拍摄主体,可使得被摄体变得渺小而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5、利用景深

景深的基本常识是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大景深是业余使用者的好帮手,这可以有效地弥补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对焦错误。而小景深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需要突出主题的时候获得不错的效果。

避免逆光拍摄、少用变焦镜头 篇二

拍摄的场景,若一个镜头时间太短,则会给后期的观看者造成图像看不明白,看得很累的感觉。反之,若一个镜头的时间太长,则影响观看热情,让人看得很烦。所以每个镜头的时间掌握就颇值得仔细玩味。在一般的情况下,特写镜头控制在2-3秒,中近景3-4秒,中景5-6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而一般镜头拍摄以4-6秒为宜。按照这样的时间掌握控制拍摄时间,才能让后期的制作及观看者明白拍摄者的意图及看明白清楚拍摄的场景画面。

DV的拍摄技巧1、画面稳定是DV拍摄的核心 篇三

对于大多数家用数码摄像机来讲,不少朋友在使用的时候单手持握,这样尽管方便了,但是拍摄的稳定性可想而知。有的朋友会说我这机器带防抖功能,可以随便拍,没错,摄像机防抖功能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标准配备,而在一些高端的机器中还引入了一些新技术来增强摄像机的光学防抖效果,譬如今年索尼的增强光学防抖,可以在走路的时候提供比较稳定的拍摄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单手持握摄像机就可以随便拍摄了,要知道你拍摄的视频最后是要欣赏的,而不是仅仅记录一下就结束了,所以你要是不想你的视频像过山车一样,那就赶快往下看吧。

三脚架才是最稳定的方案,不过多数家庭用户外出不会背着这个累赘

所以拍摄DV保证稳定才是根本之道,也许你的片子不是很出彩,也许你的用光平平,也许你就是记录日常的生活,而稳定的画面能让你的片子更加出彩。所以在拍摄视频的时候,能够双手持机的一定要使用双手,除了右手正常持机之外,左手也要参与进来,扶住屏幕使机器稳定,如果胳膊肘能够再顶住身体提供撕三个支点,那么摄像机将会更加稳固。

这是使用摄像机标准的持机方式,当然根据具体的环境使用方法还是有些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讲,有这样几条原则,双手握住DV,机器重心应放在腕部,同时保持身体稳定,可以找个依靠的物体(如墙壁、柱子、树木)来稳定重心,若需要移动拍摄也要保证是双手握住DV,将机器的重心放在腕部,两肘夹紧肋部,双腿跨立,稳住身体重心。这样才能保证拍摄的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后期的观看。

DV的拍摄技巧2、保持画面的水平 篇四

很多朋友为了好玩,就用DV斜着拍摄,我刚开始玩DV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如果画面倾斜严重就会影响观看者的心情。因此拍摄过程中,应确保取景中的水平线(比如地平线)及垂直线(如电线杆、大楼)和取景器或液晶屏的边框保持平行。

保持画面水平符合客观事实

这点和使用相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在拍照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为了追求一种特殊的效果,采用斜构图来突出画面中的某些元素,但这点在摄像机中并不是很适用,个人认为保持水平是遵循客观事实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在大的方向上都是基于水平面的,这个时候如果你采用倾斜的机位拍摄,会让观看者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这有悖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当然,这仅仅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讲,也许你会看到电视节目上有时候也会采用斜构图,那都是专业摄像师在操作,对镜头的推拉摇移已经非常熟悉了,而对我们来说还是不要轻易的尝试。

利用景深 篇五

构图的关键在于“平衡”。在拍摄自然风光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画面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画面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拍摄机位就可以轻松获得不同的视角,可营造出不同的镜头气氛。镜头由下往上拍摄主体,可以突出被摄体的高大形象;镜头由上往下拍摄主体,可使得被摄体变得渺小而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保证构图平衡,拍摄出独特的视角 篇六

逆光拍摄,很容易使高光部分过度曝光,而阴影部分看不清楚,结果细节全部丢失。好的摄影者,会尽量让太阳在自己的背后。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能清晰细腻。而且还要注意的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要少用变焦镜头,虽然变焦拍摄会给影片的拍摄带来一定效果,但是不能滥用,特别是对于初期使用者来说,如果拍摄的画面总是在不停地放大和缩小,相信没几个人会喜欢。此外,频繁变焦非常耗电,会大大减少拍摄时间。对于同一个场景的镜头表达,使用不同角度和距离的定焦拍摄效果会更好。

DV的拍摄技巧3、拍摄时间的把握 篇七

记得当时单反相机刚刚有视频拍摄功能的时候,很多机器都有拍摄的时间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对机器的保护,因为单反相机感光器件面积比较大,持续长时间工作发热量较高,那么为了保证画质和传感器,就加入了时间限制。譬如当时D90(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横空出世的时候那5分钟的拍摄时长就备受争议,记得当时就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只能拍摄5分钟,这能干嘛啊!

没错,5分钟对于拍摄视频来说是不够,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你 www.niubb.net 所有观看的电影电视剧等等,都是又无数个5分钟(其实每个镜头的时间很短,只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组成的,所以五分钟对一个镜头来说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了。试想,让你看同一个角度同一个动作的视频5分钟估计你早就失去兴趣了,让你举着摄像机拍摄5分钟估计你胳膊就失去知觉了,所以拍摄视频要分镜头来拍,同样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场景通过几段甚至是十几段几秒钟的视频连续展现出来就会生动很多。

通过拍摄多段视频,最后剪辑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

所以以后再拍摄视频的时候,不妨降时间控制到如下水平,特写镜头控制在2-3秒,中近景3-4秒,中景5-6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而一般镜头拍摄以4-6秒为宜。按照这样的时间掌握控制拍摄,才能让后期的制作及观看者明白拍摄者的意图及看清楚拍摄的场景。这样将你拍摄的视频剪辑到一起的时候,才会变得更加生动,不至于一个场景拖拉几分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7篇《DV的拍摄技巧》,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