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知识
高考志愿填报是非常容易出错,而且如果考生和家长不懂得填报志愿的技巧,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的机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知识,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
1、先明确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无论是合并批次还是取消批次,对于考生填报志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高考志愿的设置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另外,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2、院校选择
考生想要提高志愿的录取率,在选择院校时,就要注意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检索是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的,而且考生志愿填报的院校中,都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所以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尽量按照院校录取分数高低来排序,另外,还要重视地域的分布。
3、专业选择
对于考生来说,在填报专业时拉开梯度也是提高志愿录取率的一个方法。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要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放在前面,把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专业放在中间或较靠前的位置。另外,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看专业是否有特殊的规定,如果有受限情况的专业,就不要报考了。
总结: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无论怎么安排志愿,最后一两个志愿都应该作为保底志愿,这样不仅也可以提高录取机率,还能避免院校录取波动带来的风险。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要冷静、理智。考前报志愿的考生不知道自己能考出什么水平,复习正处于冲剌阶段,压力很大,往往不能冷静对待填报志愿。
考后估分报志愿的考生担心估分不准,或者因为考得不好影响心态。分数公布以后再报志愿的,有些考生发挥不理想,不能面对现实,情绪低落。
无论属于哪种情况,我都要一再强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不能让一时的情绪变化左右填报志愿的倾向。
不要盲从。填报志愿时同学间会相互讨论、相互商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难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
一个同学报某个学校某个专业,其他水平相当或分数相近的同学也想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容易造成扎堆。各人的实力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现象对高考录取是很不利的。
选择大学的时候,不仅要结合你分数,还要看往年的录取线,其次是要看专业的受欢迎度,太热门的专业它的录取分数线是很高的,尤其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学校,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填报志愿小提示
1、学习成绩优秀,在省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应首选名牌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切忌以专业定学校。因为在名牌综合大学里,即使同学对专业不满意,在入学后仍有很多转系、转专业、修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等二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是以专业定学校,这部分同学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发挥,特别是选择了那些操作性很强、专业面很窄的工科专业,当想跨学科学习或转系、转专业时,便会发现由于专业的限制,困难重重。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选择的学校数量多,专业也多为操作性很强的工科、社会科学及相关专业,机会要多于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
3、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考生,选学校更为重要。特别是那些考试成绩在当地一般本科或专科录取批次控制线上下浮动的考生。
应当承认,这部分同学的高考竞争能力相对于前两类同学要弱一些,所以,选择一所位置较偏、所设专业又不太“热”的学校,就很有可能被录取,甚至还有可能提高一个批次录取。
4、如果同学大学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可以考虑优先选学校。因为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应聘时学校的牌子相对而言显得更重要。
推荐作文: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学后感_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学什么,
- ·2020青年节讲话稿整理_青年节讲话稿范文
- ·高考生填报志愿指导指南
- ·2022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整理
- ·美国各阶段留学一年的费用
- ·灯塔大课堂第十一课观后感心得范文
- ·关于初中的自我介绍
- ·2022年高考600分能报的大学有哪些
- ·非师范生可以考教资吗
-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
- ·新加坡留学的签证材料和类型
- ·2022年贵州高考本科志愿填报时间预测
- ·2022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 ·《为有暗香来》华浅挡箭的原因
- ·省考和国考都是几月份
- ·磷酸奥司他韦能消炎吗
- ·2022北京艺术类大学排名名单
- ·2022民警进校园法制讲话稿10篇
- ·2022江西高考志愿填报实用技巧
- ·2022贵州高考时间安排表及科目最新
- ·2023年五一放假调休通知
- ·2023浙江工业大学的暑假放假时间
-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2022黑龙江一分一段表(文科+理科)
- ·2022年黑龙江高考加分最新政策
- ·武汉理工大学2022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
- ·传播学专业就业方向如何
- ·厦门大学2023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 ·4月高职单招开考、强基计划及高校专项报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