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优秀9篇

时间:2023-04-11 16:33:18 | 来源:语文通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篇一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她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地震发生时,正好看见杜正香一把将送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已是烟尘滚滚、不停摆动中的教学楼。

这是杨树兰最后一次看到的杜正香身影。

川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篇二

“不怕,你已经得救了!”

14日,救援人员在映秀镇抢救一名中学生,旁边是她焦急的母亲。

急诊室外,守候着不少焦急的市民,只要看到任何一个从灾区送来的伤者,都会立刻扑过去询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是不是汶川出来的,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这些市民的家人都住在汶川,从地震那天起,他们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你们知不知道映秀电厂的情况?我爸爸李世田12日还在那儿上班!”在成都工作的李薇和妈妈一起,在医院急诊室问了很多来自汶川的伤员,但都没有人认识李世田。有一个伤者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映秀的电厂好像已经被夷为平地了。“我哥哥也在映秀电厂!”现场一位叫刘占川的女士找到李薇,原来,她哥哥刘占峰和李薇的父亲是同事。三人哭成一团,哽咽中,她们互留电话,约定有消息一定互通。

被送往华西医院的伤者中有一位怀孕5个多月的孕妇,早已守候在急救大厅门口的医护人员跑步推来轮椅,拍拍她的肩,关切地说,“不怕,你已经得救了!”孕妇泪流满面,摸着隆起的肚子,眼里满是祈求,“医生,肚里的孩子已经不动了,救救我们。”简短安慰过后,医护人员跑步把她送往妇产科检查。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篇三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川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篇四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都在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所有医生和明红梅一样,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大雨在不断地下,一些老人、小孩因为淋雨已经感冒、发烧、咳嗽,一些伤员的伤口开始感染;卧龙镇夹在两山之间,一旦出现滑坡,所有人都没救了!”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五

四川地震是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而且让世人非常震惊又非常感人。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四川汶川把埋在屋子下面的人救出来,可是我还要上学去不了,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捐钱。过了几天,学校广播上说:“四川汶川发了一次地震,明天捐钱。”这天晚上,爸爸给了我100元钱,第二天早上我到学校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同学们都知道了吧,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重大的地震灾害。让我们为灾区的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于是同学们纷给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我把自己的零花钱和爸爸给我的钱一起捐出去。这也是我为灾区人民献出的一点爱心。

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救灾的节目。有位谭老师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出了53位同学,最后还有四位同学没有跑出来,老师就把他们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学生得救了,而这位可敬的老师却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和壮举。还有一位广东到四川旅游的医生,他们一家及其他的九个人全部在地震中遇难,而他却没有哭泣,也来不及包扎自己的伤口,就投入到了抢救伤员的行列中。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平静的说:“我没有时间为家人哭泣,这里更需要的是医生。”……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看着这感人的情节,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恨不得立刻飞到灾区,却抢救那些被埋在废渣下面的人们。

灾区的人民不哭!我们不哭!祖国不哭!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六

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发生了一起惊人的地震,死伤无数,给四川人们永远留下了一条不可忘记的伤痕。地震后,留下的`,只是一片片废墟。而在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孩子被消防叔叔救了下来,我的心,总算是落下来了。

可是,我今天看到一个报道,经过几天,消防叔叔在一所废墟的教学楼下找到了一名还有生命迹象的孩子,当时,他已经被困80多个小时。当消防叔叔全力去抢救他时,情况发生了,小孩的身上有一块大石板压在身上,上面是摇摇欲坠的大水泥板,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一为小生命。所以他们便不敢马虎,可正当这时,一阵微弱的声音传了出来:“叔叔,我不怕,你先去抢救其他的小朋友吧。”声音虽小,但感动了每一为人的心。经过一段时间,他终于被救了出来。老师,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在地震中,有一位老师却感动了大家。他,是一位老师,虽然平凡,但他做了一位老师应为学生做的事。在地震中,他正在上课,几位同学都躲在桌子下,但有几位同学还在那里,他张开双臂趴在四个学生的背上,四位同学都获救了,老师去不幸遇难了。当他妻子赶到时,痛苦不已。希望得救的孩子健康成长,让老师在天之灵感到安慰。

看到这里,我不禁留下了眼泪,孩子,坚强勇敢;老师,舍己为人。这一系列的故事都还在我的耳边,我想:这次地震中不仅仅只有悲痛,可能更多的是,感动!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篇七

抉择,为救儿子切断老伴尸体

是营救废墟下的儿子?还是要把压在儿子身体上老伴的尸体切断?一个是骨肉,一个是风雨同舟40年至爱之人。面对这样的抉择,68岁的老人王感强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他作出了此生最艰难的选择:切断老伴的身体,把儿子救出来。最后,儿子虽然被抢救了出来,但没能挺到最后。儿子被救出来时,身上已经爬满了妈妈身体上的蛆。地震后,老王天天找自己的亲人,直到两天后,他才找到了气息尚存的儿子。于是,他赶紧找来消防队员营救。在前天的营救中,消防队员面临难题:地形非常复杂,抢救难度很高,但消防官兵们还是坚持着。当营救步步为营的时候,却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老王已经死去的老伴卡住了儿子的身体,如果要救儿子,就必须切断老伴的身体。面对这样的选择,营救人员无法作出决定。老王老泪纵横,很短时间他就决定:“抢救活人要紧!”那位切尸体的医生安慰老王:“对不起,我们实在”

儿子救出来了,老伴也成两半了,可最后,儿子还是死了,老伴的尸体也烂在废墟里没能抬出来。救援人员说这些事时,映秀镇边上的岷江水“哗啦啦”流个不停,像在替老王哭泣,也在替映秀哭泣,那一瞬间,一直自认坚强的记者忍不住把头转向一边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篇八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

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08年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

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道,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来救同学时,他回答说:我是班长!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九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以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就在那一刻,楼房倒塌了,人们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无数的人们是去了生命,学生失去了父母,工作的人们失去了儿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瞬间,哭声震天,这个曾经辉煌着的城市——汶川已经变成了废墟,人们的家园毁于一旦……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就在这场大地震中,显现出了无数的真情。在地震之中,一位母亲做出了一个催人泪下的动作。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那位母亲把自己的孩子压在了身下,用自己的身躯紧紧的压住了孩子,用脊梁顶住了塌下来的石头。

当救援人员找到这为母亲时,这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了,而她的孩子则在母亲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在孩子的襁褓里,有一只手机,上面用短信写着她留给孩子的最后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无私的爱令全国人民感动了,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场地震之后,各个地方都伸出了饱含援助意义的爱心之手。我们学校在大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星期后——五月十九日,全校举行了一次捐款仪式。

下午,二点钟时,全校学生陆续来到了大操场上。二点二十八分,全场肃静,全体学生默哀三分钟。校外,鸣笛声响彻云霄,在天空上久久回荡。三分钟后,我们便开始举行捐款仪式了。

慢慢的,我们都走出了操场,我也往捐款箱中放进了我对灾区人们的一些心意。中国,在灾难面前也不低头,用着强大的力量把国家一点点的强盛起来,这一次地震,中国也挺了过去!中国,你真不愧为“多难兴邦”啊!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9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