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篇】

时间:2023-03-24 10:09:16 | 来源:语文通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一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虚和朝气勃勃的人生。

一、内容上寻求创新。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这是创新的前提。

二、过程中寻求创新。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把握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以熟悉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学习过程,不能只是简单、单调的问答式,也不能是某种固定的僵化式,它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内部各种因素互相依存、相互综合利用用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如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联系、智力和知识的联系、智力活动和非智能力活动的联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联系等,并将其融汇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方法上寻求创新。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法与学法。可是目前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重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

1、发展学生的质疑思维。要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联系课内外本学科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不训斥、不敷衍学生的提问。提问是学生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外显,能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与求同思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有助于撞击出聪明的火花。求异思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索性与创新精神,教师不能以一个绝对的答案封死学生灵活的大脑,扼杀他们的创造精神。

3、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对学生思维的练习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概括思维等,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练习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只要我们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能够培养出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二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许多途径与方法,其中讲读法是大家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尚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讲读法

一、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说法一: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

说法二: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

说法三: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说法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以上说法基本上体现了了阅读的概念,说清楚了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如今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或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课上尽情展示教师的文化底蕴,甚至把阅读课上成文学欣赏课,忽视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首先,阅读教学过于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环节多。有些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总是怕有遗漏,怕教少了考试考到怎么办?教多了,即我们常说的把课文教肿了,又使教学过程繁琐,内容冗长,造成学生厌烦、老师疲惫、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其次,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第三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三、关于讲读法

(一)抓重点,多精讲。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是一口清泉。大家都知道,只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中才能避免或减少盲目性。讲解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现在,恰恰在语文教育上因目的不明,或对学生的情况不明,花费许多无效劳动。如教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不问难易,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由内容到写法,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不肯割爱。这样做,精神可嘉,效果可疑。小学的课文除了几篇古文以外,都是白话文,学生识了字,自己去读,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结合上下文去理解,是可以读懂的。特别是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数课文的语言都很通俗,有的就是学生自己的语言,教师何必讲那么多呢?还不如少讲点,腾出点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读,多练练,效果会好些。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讲学生不懂的,讲学生理解不到的,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有学头,有想头。

(二)找规律,教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个范例。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目的绝不是仅仅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和各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这一载体,教给学生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会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大家知道就语文而言,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毕业,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何况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日益更新。教师无论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有位大学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说道:我们教育学生就象猎人打猎一样,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持枪,而不是老让他们带干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一种工具,并最终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熟练使用持枪是猎人生存的基本保证,那么灵活运用知识一定是学习成功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给学生方法极其重要。教师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知识将会是无限的。

(三)多朗读,找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4)找重点,练思维。

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全面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的讲解的起点必须比较高。一般的东西不要讲,只选择难点、优点和缺点加以分析。所谓难点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估计学生不懂的地方;优点主要是指选词炼句方面的精华;缺点不一定有,也可能有。这些知识点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在内,但更主要的是在语言方面。如在讲《夜》一文着重分析这样一句话:他的手软软地不敢便接,好象遇见怪秘的魔物;又不好不接,便用手心去承受,松松地捏着,偷窃似的赶忙往衣袋里塞。根据上文,这个人物是个商人,他帮姐姐去探听外甥女夫妇被杀的情形,他这时接到外甥女夫妇的一张字条。这句话就是写他接字条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软软地这个词选得好,历为害怕字条落在手里,手自然不会用劲,所以手的状态是软的。两个软字重叠,不仅表示程度加重,而且音节和谐动听。能表示软这个意思的,还有发软很软;但发软在程度不及软软地,很软不能表示此时发软的意思,而且音调不和谐,只有软软地最准确最形象地表示人物此时的心理状态,承受是被动地接受由上落下来的物体,它准确地描写了不是用手拿而用手托着字条的样子。松松的修饰捏着,怕接触的情态非常逼真。偷窃似的一塞表示动作快得出奇。这些词充分地揭示出了人物的恐惧的心理状态,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陆向红《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

3、董纪良《谈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4、王书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三

有些青年教师观课归来,常会说:“××课上得真好,我都被感动得流泪了。”听了这样的评价,笔者非常诧异:这是什么评价标准?“感动得流泪了”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吗?当然,一堂语文课能让听课的人流泪,说明这堂课在情感目标的达成上可能有过人之处。但是,仅仅让人“流泪”,并不是评价一堂好课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因为阅读教学不是一般意义的阅读,仅仅达到“流泪”是不够的,它承担着比“流泪”还重要的任务,如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打基础的。

由此看来,一些教师并没有做好观课的准备,没有掌握观课的标准,或者被泪水迷惑了眼睛,影响了判断,迷失了方向。这样观课,只能导致误判,可能学不到“真经”。那么,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观课,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学到“真经”呢?

一、带上课标去观课

这里所说的“带上课标”,意思是说在比较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当然,能带上最好)的情况下去观课。从观课议课的角度讲,课标是衡量一堂课的尺子。可是,不少观课的教师根本不熟悉课标,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都不清楚。如果是在没有“尺度”的情况下去观课,就很难对一堂课的真伪、优劣、高下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会被时下一些刻意煽情、得“意”忘“言”、追求花样、追求舞台效果、取悦于观课教师等情形的教学所迷惑、误导。

如果说掌握课标理念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的话,那么,有一个比较好把握的尺度,那就是用课标的“阶段目标”去观课议课,用“阶段目标”去审视判断。以课标中提出的词句教学目标为例: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从上述目标中,我们可明确四个问题:一是理解词句的方法;二是理解词句的要求;三是教学的阶段性;四是目标的系统性。

如果用这样的教学目标作为观课议课的标准,那么,三、四年级的词句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解词句意思”上,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五、六年级的词句教学还是停留在“理解词句意思”上,没有引导学生去“推想”词句意思,更没有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的教学,无论其多么煽情,多么巧妙,多么艺术,都是不符合年段要求的,都没有教在“点子”上,都缺乏对目标体系的把握和实施。

课标同国家制定的其他行业的标准一样,有最高权威性的指导、制约等作用。自觉地用标准,并学会用它作为观课议课的尺度,我们就会心明眼亮,不会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教学所迷惑。

二、拿着教材去观课

如果说带上课标去观课是审视、评判一堂课“教得怎样”的话,那么,拿着教材去观课则是弄清一堂课“教的是什么”,是以教材为依据对照、审视其对错、偏正、深浅等。

如,不少教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都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用大段大段的像背台词一样的诗意般的语言进行煽情。乍一看,这样的教学,手段多样且先进,很“好看”,很时尚。但是课文所在单元的导语中明确提出:“阅读本组课文,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这是一个“读出语言文字背后意思、语言内涵”的阅读方法、能力的专项训练。根据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恰恰不适合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而是应着力引导学生静心、潜心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体会其包含的精神或情感,以此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内涵、品评语言滋味的能力。例如,课文的第三段写圆明园的各种景观,运用了“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从这么多看似平常的“有”字中,学生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圆明园景观的多姿多彩、美丽壮观,就能强烈而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圆明园美丽壮观景象的自豪、骄傲、赞美之情,还能感悟到为后文写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什么都“没有”了的无比痛心、惋惜、憎恨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埋下了伏笔等。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等,那么,“读出语言文字背后意思、语言内涵”的阅读方法、能力的这一专项训练,又如何能够落实?

也许有人会说,新课改不是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吗?请注意,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其根本是“教材”,而不是随便哪一篇文章。既然是教材,它就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制约性。我们用教材作为“镜子”去对照、审视一堂课,就能比较务实、清楚地看出,在这堂课上,教师是把握了教材,体现了编者意图,教在了“点子”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是随心所欲,无视教材的规定性、制约性,不管学生学习的起点、年段性等。不然,手头没有教材,就有可能将那些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资料堆积课、图片展示课、闹剧表演课等,正事没做好、闲事忙不完的教学,误认为是“超越文本”的“创新”做法。

三、调好角度去观课

这里所说的“角度”,是指观课的出发点、聚焦点。据了解,不少青年教师去观课,其角度不够恰当,常常被一些表面的、吸引眼球的、刺激感官的做法所吸引。为此,笔者主张:以平静的心态、审视的眼睛、充实的头脑和调好的角度去观课,力求不看热闹,要看门道。针对当前公开课和观课议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聚焦语文因素。所谓“语文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书写)”。看一堂语文课,关键是看这堂课有没有这样的语文因素,有多少这样的语文因素,进而思考这些语文因素是如何让学生获得的。下面以《笋芽儿》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看哪种教学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课例一】

师:(板书课题:笋芽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一起读!(生齐读)

师:(出示“笋芽儿”图片,贴在黑板上)这就是“笋芽儿”。(满怀激情地)笋芽儿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是那么可爱。多么可爱的笋芽儿,多么娇嫩的笋芽儿!我们带上“可爱”的感情一起读!(生齐读)

师:笋芽儿,多么可爱的样子,多么亲切的名字!让我们带上“亲切”的感情再读!(生齐读)

师:课文围绕着这个可爱、娇小的“笋芽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童趣、发人深省的故事吧!

【课例二】

师:(板书:“笋”和“芽”)“笋”是个生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生一边说着笔画,一边用小手书空)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题目?(生按照标注的拼音读)

师:(在黑板上加“儿”,成“笋芽儿”)现在加上了“儿”字,谁再读一读?(生读)

师:你看,有这个“儿”字与没有这个“儿”字,读起来一样吗?

生:不一样。没有“儿”字,读起来很难听,很生硬。有了“儿”字,读起来就像妈妈呼喊自己的孩子一样,很亲切。

师: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有“儿”字,就觉得“笋芽儿”很娇小。

师:你看,这个“儿”字多重要呀!我们一起亲切地读读这个题目吧!

师:(出示“笋芽儿”图片,贴在黑板上)这就是“笋芽儿”。课文围绕着“笋芽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如果从寻找语文因素的角度来看,课例一没有多少语文因素,不客气地说,它是披着语文的外衣,没干多少语文的事。教师只是通过一次次外力煽情,强加于学生,使其读出了“笋芽儿”的语气,学生并没有内化理解,没有收获到什么。课例二,则语文因素显而易见,可谓一举多得:一是指导“笋”字的书写(书空);二是让学生读准注音的“笋、芽”字音,也为读好儿化音作铺垫;三是在比较朗读中,初步感知到儿化在表达上的作用;四是在朗读中理解了“笋芽儿”的意思和体会到所表达的感情,即感情亲切、样子娇小;五是渗透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学生的所获所得不是教师灌输的、强加的,是他们在巧妙的比较中自悟自得的。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两个课例在教学理念、方法、经验、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距。

二是聚焦学生表现。特级教师贾志敏讲过一个观课“看学生,不看教师”的事例: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一所学校听课。校长请贵宾们在学生后面入座,他们却表示:“我们为什么去注意老师呢?我们要观看的是学生是怎样学习的。”说着,纷纷把椅子挪到了黑板下面,面对着学生,静静地观看学生上课。这个事例很值得我们反思,因为不少青年教师观课与其相反,其角度常常错位,不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是看教师课堂上的“表演”。加之当下有些公开课,其教学不是让学生潜心读书、沉思默想,而是把课堂搞得很“热闹”,教师过于强势、抢眼,让学生当配角,这就使得观课者只关注教师如何教,忽视了观察学生如何学、学得怎样。这样观课就难以全面、正确地做出评判。

课堂是学生学习发展、施展才能的天地,学生是红花,教师是绿叶,不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在观课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那些过于强势、抢眼的教师“风采”、教学“艺术”所迷惑,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学生那里,看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然后通过学生的表现思考“为什么”,即教师是用了怎样的教法使其这样的。这种“看学生,不看教师”的观课角度实际是在“看门道,不看热闹”,能使我们学到“真经”。不然,有可能会被那种把课堂当纸,以学生为笔,用教材做墨,尽情挥洒着教师“风采”、教学“艺术”的教学所迷惑,甚至还会误认为那是一种教学风格。

三是聚焦目标达成。语文是一门课程,它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即学习目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达标。所以,看教学目标是如何体现、落实的,也是评价一堂课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由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很“吃功夫”的问题,所以表现出来的情形就大相径庭了。如,目标不明确,没有航标乱行船、处处刨坑处处坑的有之;目标不准确,南辕北辙、随心所欲的有之;目标不落实,只管“教过”不管“教会”,教学走教案、走过场的有之;当然也有目标明确,真正达标、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凡此种种,需要观课者在自身比较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去把脉、评判。

如,识字教学,我们要看是平均用力、泛泛而教,还是音、形、义有所侧重地教。有的字问题出在字音上,看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强调;有的字问题出在字形上,或笔画、部件,或结构、笔顺,看教师是否给予点拨;有的字问题出在字义上,看教师是否着力引导等,并且还要看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是否真正解决、落到实处。也就是不仅看其“教过”,关键是看其是否“教对、教会、教好”。总之,观课角度是当下观课者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角度不当,会迷失思考的方向,做出误判,导致误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情感”是课文的主旨,是教师的工作热情的体现,是学生健康成长,感知语文魅力的灵魂,是教师同文本对话,学生同文本对话,培养语感、理解文本、拓展思维、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我们在新课标下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是领悟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心理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而新课标给语文定性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态度的体验,是精神价值的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人生观的树立等都是通过自身的情感而实现的。但情感的触发不是主观需要,而是客观事物本身。因此,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把学生的“内驱力”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借以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了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入新课:创造良好的心理态势

良好的心理态势,就是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做出最佳的心理准备,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情感,让学生以“好的情绪”进入学习。

1、发掘教材新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学是最富有情感性和艺术性的学科,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精美,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故事、寓言、童话,都是以情理感染人、启迪人、教育人。我在教《画杨桃》一课时,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让学生了解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由事到理的质的飞跃,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理解难点。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为突破难点铺好阶梯,我从画一幅简笔画入手,让学生猜测画的像什么?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像五角星,有的说像杨桃,有的说像树叶,有的说像海星……此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活跃,我开始切入正题:一个同学画杨桃却画成了五角星,他不仅没有挨批评,反而受到表扬,这是为什么?孩子们的思路进一步被激活,深藏在心底的求知火种被点燃,认知和情感的旋律被拨动,自主读书,寻求答案成为需要,突破难点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我常常借一定的情境,唤起学生内心感情的冲动、渴望与激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思接文本,浮想联翩。如《小珊迪》一课,我首先放录音:“卖火柴、卖火柴!”“先〈WWW.HUZHIDAO.COM〉生,请买盒火柴吧!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接着提问:“咦,这是谁?你们想知道吗?”随机引出课题,继续放录音,口中并描绘:“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小珊迪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一边走一边叫卖火柴,他走着走着,走到我们身边来了,你们想知道他说些什么?”学生们听了,显得异常兴奋。通过了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唤起儿童对故事片主人公珊迪的关注,有的问:“珊迪为什么要卖火柴?”有的问:“珊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等,这样一来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情绪跌岩,感情起伏强化了儿童的学习动机。

3、从教材出发,用语文史上活生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大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中,入编的文章不管在可读性、欣赏性,还是在贴近生活、渗透心灵、贯穿古今,与时俱进方面都比原教材强多了,尤其是积累、运用中“阅读”部分的短文,披文入情篇篇精彩,读起来琅琅上口,还能了解到古今语文史上的有趣故事,只要老师能巧妙点拨,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久久未忘终身受益。在学习《画龙点睛》这故事时,我除了指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地读书,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成语的意思外,还扩展到语文上堪称有“画龙点睛”之称的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一诗时,反复琢磨,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选定“绿”字,在诗歌的银河中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千古名句的故事,贾岛关于“推”、“敲”二字思考的过程——使学生在为画家张僧繇的高超画技赞叹不已的同时,也为诗人的妙字,学识所倾倒,更领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情深。通过活生生的事例,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使学生听后产生了自豪感,唤起了他们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深入学好语文的愿望。

二、学习新知识、保持稳定的心理优势

学生在导入阶段被激发出来的兴趣、情趣、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发展而变化,它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随着教学的曲径通幽兴趣越来越浓;二是随着教学的艰难险阻信心由强到弱。学生有时聚集会神,有时心猿意马,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加以调控,使之始终处在一个稳定、适度的状态。

1、注意心理沟通,建立师生情意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沟通与交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的。我认为实现沟通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教师用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指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三是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传授技法娴熟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一个好的老师会以一个手势,一个停顿,或者一个淡淡的微笑,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启迪学生的智慧。如果教师自身精神萎靡不振,这种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影响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有多大的烦恼,心情有多坏,都尽量不表现出来,以情激情,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样地学生也尊敬我、爱戴我。师生之间营造了平等、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利于教与学的投入。

3、教师移情理解,掌握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移情理解,让自己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使教为学服务,能够形成师生间心理上的相互信任,移情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和情感的外在原因,予以理解,如上一节体育课活动量大,学生下节课往往精神不振,天气干燥闷热,会使课堂气氛沉闷,都需要教师理解调节,不批评、不大动干戈发脾气;二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知识基础予以理解,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循循诱导,耐心辅导,而不是用一句“这么容易还不会”敷衍了事,当学生发表了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时,虚心听取,作出公平的评价,而不是呵斥了事,对成绩差的学生,要主动接近他们,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组织人际合作,调节课堂气氛

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置身于众多的同学与教师这一集体环境中,而课堂则是主要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会在此发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在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会集中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某一个问题,并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习惯。因为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是思维最活跃,情绪最高涨,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课堂气氛最和谐的时刻。这时不仅发言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不发言的同学也能从同学的发言中有所受益。如我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张老师买了一套新房,可她碰到了难题,装修房子只差玻璃了,你能帮帮张老师吗?学生的情绪空前地高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甚至自由找合作伙伴讨论,一个个装修方案拿出来了,不仅把课本中提到的新型玻璃用上了,而且还把自己知道的,想发明的新型玻璃帮老师装上了……这样的学习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平等的,可以互相补充,甚至是争论。学生的情绪高涨,对所学的知识记得牢,学得好。

四、课堂总结:强化积极的心理定势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发挥学生的情感,对反馈矫正之后的结束有着重大的作用。

1、创设扣人心弦的情境活动

创设扣人心弦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产生浓厚的运用兴趣,促进“尾声中掀起高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节课学习新知识后,学生的思维和非智力因素正处在最佳状态。结合学生心理,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开放的方式结束一节课。如教学《军神》后,我问:哪位同学能以“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开头,帮助老师小结这节课的内容。帮老师小结,这句话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我懂得了…”开头,学生易想易说,全班同学跃跃欲试,有的说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我明白了劉伯承是神军,是真正的男子汉;有的说,我领悟到手术刀割在在劉伯承时,他坚强地承受住了痛苦,真了不起……这样,既达到了课堂总结的目的,又保证了课尾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持久与稳定。

3、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我在课堂总结之后,常给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新情趣,另一方面作为联系课堂内外,课与课之间的纽带,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例如在教完《宇宙生命之谜》后,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地球是微小、美丽而脆弱的,例如有一天它破碎了,我们将向何处去?

(2)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脚步从未停止,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你将如何去探索呢?

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再现,有利于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课已终而意未尽”,带着疑问下课,带着新问题上路,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不止。

“情感”是课文的主旨,是教师的工作热情的体现,是学生健康成长,感知语文魅力的灵魂,是教师同文本对话,学生同文本对话,培养语感、理解文本、拓展思维、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我们在新课标下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是领悟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五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 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 有效地沟通与表达;

3. 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 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 获得、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

6. 创新的意念;

7. 开展研究的能力;

8. 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考。

(一)关于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关于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作用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训练为主线,由目标系统、训练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训练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训练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之中。

训练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训练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训练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训练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作用。教材还应采取措施,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个会议”,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检测系统可以对教学做到及时反馈、调控,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各项训练的落实。每课、每组可设计自我检测的内容,每册可设计重在测试听说读写能力的样题,引导老师对一学期的语文教学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质量评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六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良好的识字和写字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策略、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策略,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园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要自觉地识记。

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三、倾听、交流的习惯

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只有静心听取了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表达自己的意见,听是与人交流的关键性一步。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卷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五、读书看报的习惯

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認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

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策略,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下

(一)生搬硬套教案,应付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课前没有充分地备课,生搬硬套教案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课时,不考虑本班级的学情,只追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每篇课文都是教教生字,读读课文,老师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段意,有很多重要细节都是走过场,好比蜻蜓点水,没有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效果。

(二)满堂灌现象严重

在语文课上,我们很多老师只是教课文,并不是教语文,只重视课文内容或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老师满堂讲的现象太多了。占用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对生字学得不牢,读的时间少,课文里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都读不通顺,何来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

(三)忽略课堂的生成资源

很多老师,都是按自己预设的教案去传授知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况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是你始料不及的,如:元宵节时,老师正在上语文课,舞狮队伍敲锣打鼓经过教室门口,这位老师还在按计划上她的语文课,学生早已神离教室,不住地往外看热闹,老师大声训斥,也无济于事。这位老师何不陪学生高高兴兴地看热闹,然后指导他们说一说,写一写,不是一次很好的写话训练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老师更是不放在心上。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意见分歧,老师不是很好地指导讨论、交流,还认为学生出怪招,大大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后的课,他不再那么积极了。

(四)未能实现听说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都只是停留在读的层面,就是读,也是形式单一的齐读,分组读,只听见集体读书的声音,很少有个别读的检测与指导。很少进行听说写的训练。要写起作文来,难度相当大,学生拿起笔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没有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没有突出教学目标,没有建起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课堂互动远远地达不到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应该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彻底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必由之路。

建议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法、学法

每课书,老师都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学案”,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生字,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学时,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是怎样围绕着中心内容去展开的。注重课堂上的学生展示,老师要尽量少讲精讲,学生会的,不讲……另外是,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只有这样学生要学什么才能心中有数,然后围绕这目标去进行教学,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当学生有所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就是学生回答有错误时,老师也不能太直截了当地进行批评,老师的评价要委婉一些,并用期待、希望的语言进行鼓励,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就会保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投入学习。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双方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三)课堂教学改革,从阅读开始

课上,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孩子们积极读课外书,喜欢上阅读,喜欢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总之,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