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优秀10篇)

时间:2023-03-13 16:35:05 | 来源:语文通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农业推广论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农业推广论文 篇一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立足为行业培养高端实用人才,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完善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完全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培养新型专业人才的教学要求。如何确保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群体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属于专业性硕士,与学术性硕士相比,二者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的目的不同,专业性学位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培养适应特定行业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现阶段国内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事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方面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这类硕士研究生一般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基本的从业技能,但是学习时间有限;另一类是直接报考参加全国统考并通过考试的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这类硕士研究生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具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严重缺乏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经验。

二、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以学生的独立分析研究为主,“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多维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1-2]”。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十分有效地课堂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引入教学实践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望,填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严重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不能胜任独立完成实际生产操作的工作。“案例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它遵循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实现了学生由认知客体向认知主体的转变[3]”。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课本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管理和被灌输的位置,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抵触和厌学心理;案例教学则主要是使用案例材料,通过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融入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可以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模式凭借其形式新颖、形象生动的优势,增强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在相互之间的讨论分析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地投入到讨论之中,很容易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案例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为了更好地分析案例,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必须充分考虑案例中的各个事实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对案例中存在问题的洞察力。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学习与讨论,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发散性思维分析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为参加实际生产实践工作积累了间接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较快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心理条件,使学生在分析案例时思路变得开阔,分析问题全面而有深度。

(三)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分析需要有足够的分析材料才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寻找并筛选与分析案例相关的各种材料,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激情。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与平时课本所学知识产生冲突的情况,或者是遇到以前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偶尔出现的特殊情况均有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从而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四)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分析,主体则是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来获得一个相对全面的答案,只有小组内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对方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对所分析的案例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逐步加强。案例教学的发言者已经不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在分析讨论之后,还需对所得共识进行一个准确、合理的描述和解释,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都提出了较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能够很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分析过程和步骤,调动学生积极讨论的情绪,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恰当的梳理并及时给予提示。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会解决课堂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分析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的认知水平。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一)推进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

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对较少;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存在一些脱钩的现象,所以往往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战经验而不能在生产实践中独当一面。如果教学案例游离于理论之外,也很难达到通过案例深化理论的教学效果,所以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做好课堂案例分析。因此目前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方法,还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方法来实施。高校应积极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推动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通过教学实践找出两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从传统向现代、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二)提升教师对教学案例问题的设置和分析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在讨论过程中降低学生的困难度避免学生因知识不足或缺乏人生经验而无法进行讨论[3]”,起到一个组织、引导、启发、协调和概括的作用。因此,任课教师要实现从课堂管理向课堂引导的角色转变,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提升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从课前的案例选择,课中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到课后对学生表现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教师应全程控制把握好整个案例教学的方向和节奏。“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好的教学案例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根本保障[4]”。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精通案例材料,对案例事件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教学要求巧妙设置适当的案例讨论问题。高校应该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经验技巧方面的专业指导,可以通过设立教学研究项目基金等方式,积极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然后通过会议报告等形式,总结和推广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模式。

(三)建立完善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成绩评价体系

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参与程度的高低是决定案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案例分析讨论中来。在校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可以把学生课堂参与案例讨论分析的情况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一个评定参考因素。例如学生课堂是否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能否对案例进行准确地把握,能否提出创造性的答案和解决问题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参考因素。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不同差异,个别学生性格内向,任课教师在选定教学案例时,应该尽量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较大的案例情景,同时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心态下进行公平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四)实现课堂案例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在校学习,他们具有非常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严重缺乏专业领域基本的实践经验。而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农业推广教师多数为学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很强,但也往往存在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尴尬局面,这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不相符合的,完全不能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应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等领域相连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应用、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6]”。因此,在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实践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应该考虑教学案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尽量使课堂案例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选用的案例必须真实、具体、具有典型性,同时应当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群体特点,深入开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和创新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新世纪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大胆改革和完善,随着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必将在不断地实践和摸索中得到逐步的改进和修正,并对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实现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

农业推广发展优秀毕业论文 篇二

《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前言

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但是在实际中,虽然已经推广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实现农村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且就农业推广体系来说,其快速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农村提高经济收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2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也就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所以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

2.1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体系来说,由于采用的是条块共同管理与专业行政区划层设置。因此在进行条块分割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这样也就造成了本位主义严重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农业科学研究与教育推广上自成一体等弊端。也正因为这些因素使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力量严重不足,虽然队伍庞大,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2.2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中,受到经济体制影响比较严重,且在运行技术上也以从上至下为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就成为了考核农业推广机构重要指标之一。且在人事的管理上也是以资历排列为主。在分配的形式上却实行平均主义,评价的体制上也与服务对象相背离,这样也就造成了服务对象不能及时参与到推广评价中去。而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推广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效果不高[1]。

2.3推广经费存在问题

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中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占据农业总产值的0.8%左右,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技术推广经费则占据在0.4%左右,而我国却只有0.2%左右。也正是因为资金不足,造成了部分农业设施过于老旧。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一些推广机构将有偿服务技术排在首位,却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对服务对象有利。

2.4推广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问题,且在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普及,且并不能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其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普遍不高,因此也就出现了留不住人才的现象,这样也就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3提高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

只有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在实际中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落实岗位职责,同时还要选择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也就是说要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方向转变,以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招聘的要求。同时还要将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调入到领导岗位,以专业能力强来带动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其次还要做岗位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要与绩效联系在一起,激发人员的积极性[2]。

3.2扩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是造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高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法律上可以逐渐增加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费用,并完善间接的融资体制,大力鼓励私人的投资,设立出专门的技术推广部门,加大对推广部门的投资。或是可以设置专门的推广基金,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构建出完整的资金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最后,要辩证地看待技术推广与经营收入之间的关系,设置出相关的担保资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3.3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

进行农业推广的关键就是要增大推广团队的建设,为了保证推广体制的健全,就必须要加强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在实际中完善考评制度与规范考试制度。选择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加入到农业推广团队中去。同时还要提高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3]。

3.4及时进行技术培训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且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就要不断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此来让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明确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在实际培训中,可以组织农民参加电视讲座或是对农民进行科学宣传,以此来增强农民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

3.5增强农业市场的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市场来说,在市场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技术开发跟不上农业形式的发展或是有人利用法律漏洞来获取非法利益等。因此必须要严格规范农业市场,建立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农业市场,促进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3.6政府方面要加强扶持力度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来说,大多属于村级,这样在覆盖的区域上与组织的数量上就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要求政府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4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却可以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必须要做好推广体系的创新工作,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姜涛

农业推广论文 篇三

摘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的高产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却只是在试验田中推广使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并不是特别的理想。依据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的调查,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一些借鉴价值。更多农业基础科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但是工业现代化水平一直不高。在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比技术的推广效率高,致使科研成果的使用率很低,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下笔者对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措施进行了总结。

一、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如基地试验、技术培训、服务保障等,就是将农业新技术推广给农业的生产经营者,同时在专业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在提高农业效率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在农业的推广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农业知识培训机构;第二,进行农业研究的组织;第三,群众的科技组织;第四,进行技术推广的专业部门;第五,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应该依靠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创新工作,但是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部门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中,积极性不是特别高,对其推广过程缺乏应有的干预,进而使农业技术在推广中出现转化率低的问题。

第二,在推广的过程中,推广的范围受到限制以及推广中的设备不完善和落后,进而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出现瓶颈。

第三,对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较少,在实际的工作中,科研机构很难进行顺利的工作。

第四,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设备配置比较落后,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和效率。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农业体系的问题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所以,应该加强对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措施。

1、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对农业推广体系进行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政府;第二,农业科研机构;第三,农业经营企业。3个部分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实现3个部门的结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农业推广体系部门的农业科研部门进行有效的衔接,不断提高二者的融合程度,以更好发挥作用。农业科研部门需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帮助才能将科研成果进行实际的转化,同时能够提供实际的生产信息,不断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的程度[1]。第二,农业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配合,农业经营单位能够为科研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保障新技术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科研单位能够为经营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两者之间实现共赢。第三,农业科研单位和我国的农业部门进行配合,不断促进中国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水平。

2、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第一,为了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加强对县、镇等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掌握,进而保障相关的高产技术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第二,在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中,应该保证对农户、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对高产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握,不仅要加强其技术能力,而且应该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认识水平。

第三,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如可以让专家录制视频,然后让相关人员集体学习,也可以进行定期培训,办理培训班等,也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证书[2]。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

第一,不同的农业推广机构性质是不同的,将农业推广机构进行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中介;其次,纯公益性;再次,法律授权;最后,盈利性的机构。应该对不同的机构进行智能的具体划分。

第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应该做到以下方面:对技术平台进行创新;建立中介机构以及相应的服务机构;结合相关产业,找到发展的突破口。

四、结语。

农作物为国民生活提供了保障,其高产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相关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不断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相关副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轻工业等产业提供原料支持。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应该不断改善推广体系,不断对其进行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推广技术的重视,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和投资,发动民间组织对推广体系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同时加强对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促进体系的推广,进而逐步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琳。川南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与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xx。

[2]王学荣。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在山西玉米高产创建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农业推广论文 篇四

分析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指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1.制约因素

1.1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人才缺乏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户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农民引进新技术仅凭一些简单的听、看和有限的光盘资料,手段不够完善,发挥不出好的效果。农民又比较因循守旧,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达不到快速的目的。只有发挥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建立一些试验田、示范基地,在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正确指导下,有目的直观地向农民展示必要的效果,农民才会体会到更多的收获,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农技推广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人才作支撑。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一些乡镇人员编制少,还有部分其他非农技人员顶替农技人员,占农技人员的编制,严重降低了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尽管他们通过多年基层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知识面与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1.2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得到了精简,农技站机构已不存在,人员也合并到了乡镇机关。这样不仅使县级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技业务难于管理,而且有的地方政事不分,把农技人员当行政人员使用,农技站人员在业务上没有自主权,技术干部做行政事务的多,搞业务技术的少,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合并到乡镇机构,机构不存在;另一方面,村级农技员多年前就已取缔,导致农技推广网点解散,农技推广工作“棚架”。

2.具体措施

2.1加强农业技术引进力度,促进现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1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

2.1.2以农产品商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工厂化农业发展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进行工程化开发。如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发挥龙头企业、近农产业等企业的作用,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2.2.1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远程教学等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2.2.2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2.3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特别要注重鼓励他们到各类院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2.2.4加强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第一线工作,加强农村技术员的培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网络格局,解决好农技推广工作在基层“棚架”问题。

2.3加快农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推广论文 篇五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处在生产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研究这些科技人员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和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培养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有别于一般科技人员,主要以推广农业科学适用技术,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类科技人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相比,处在生产的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所以研究这些科技人员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管理,对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

1.1有广泛的知识面

农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但又不是所需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农业生产是自然和经济生产结合的产物,不仅需要机械、电器、肥料、农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涉及生物、动植物生理学、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推广农业科学的对象是农民,千家万户接受农业新技术,层次不同,接受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有所选择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综合。

1.2掌握较高的政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贯穿着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奖励政策、物价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掌握好各项政策法规是做好农技推广的保障。

1.3拥有系统的分析能力

在推广工作中能注意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结合等作出科学决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如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技术习惯、风土人情、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4树立敏感的信息观念

一是要立足于知识之上来驾驭使用知识和信息,不要陷于知识与信念之中不能自拔;二是要给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益处,不能生吞活剥或无限量地掌握无用的信息;三是做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使其为决策服务,并做到信息意识与战略思考的统一。这些应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1.5要有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观点

技术人员要使推广的技术得到各级有关领导或组织者的配合,就应为满足他们的决策提供服务,这样才能获得他们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如果哪一些技术,领导已经接受,而且组织多方面力量全力支持去推广哪一些技术,推广就快,效益就高,相反推广速度就慢。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局部结合全局,把一些成熟的技术提供给领导,让他们决策。

2农业推广人员的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在科教兴农中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影响工作积极性。为了使农技推广事业得到发展,农技推广人员安心从事其工作,有必要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1运用政策诱导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制定了不少政策规定,如开放搞活、成果奖励、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产生了强烈的诱导力,这些政策既鼓励第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能使推广人员在服务中获得社会或政策允许的相关权益。比如推广成果的评定,一是迎合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荣誉心理,激发其上进心;二是公正地评定了推广人员的劳动成果,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三是为农技推广人员创造了人才的评价,业绩的考核,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学术知名度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享受优惠政策上还有差距。如职称评定上要求基层推广人员要有一定等级的科研成果,外语考试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农业科技与农技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两翼,发达的先进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和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是运用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桥梁。基于这种认识,在培养农技推广人员中就要以更优惠的待遇去吸引、鼓励他们。如制定和颁发国家级技术推广奖,制定推广人员的培养和拔尖人才的鼓励政策等。

2.2实行岗位责任

要在现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技术目标的管理,对每个农技推广人员实行技术推广目标管理,对每人的岗位职责实行指标化考核评价,并与奖罚挂钩。责任目标一经确定,应保证推广人员自主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允许在用户得到实惠的基础上取得政策允许的报酬。有条件的单位可按任务组织推广人员的优化组合,以充分发挥人际间的协调作用和优化效益。

2.3物质激励

技术有偿服务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激励手段,有偿服务是一种物质刺激形式。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注重业绩考核等,把个人的贡献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使农技推广人员看到贡献与物质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激发起他们争做贡献的积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条条框框太多,不利于激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很大一部分服务对象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对有偿服务不理解,不接受,这些问题要逐步得到解决。重视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就是要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有用武之地,得到相应报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4保持继续教育

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给予充实的。目前农技推广人员中多数人缺乏学习深造的机会,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在新形势下应变能力较差。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首先是培训与继续教育应注重于技术推广学知识的提高,帮助推广人员逐步走上上岗规范化;其次是需要掌握农事学知识,帮助推广人员熟悉自己的服务对象,了解农事特点和需求,以提高服务水平;第三是需要掌握技术经济知识,帮助推广人员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水平,掌握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技术决策,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第四是需要掌握当今技术发展动向和适用技术成果,帮助推广人员扩大视野,增强实力,加速推广技术的更新。还需要掌握系统论的知识,帮助推广人员提高技术推广的总体观念和边际思维能力,使广大推广人员能按照系统论的法则对自己的技术行为、技术决策、技术方案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行周密的综合分析、判断,最后能做出合理而科学的选择,以提高决策能力和预见性。

农业推广论文 篇六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支撑。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员匮乏,农民交互机制缺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的需求与农业科技的需要,切实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表达机制,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培养工作,准确判断和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共同体机制,从根本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农业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供给的基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发挥作用来实现有效供给,导致农民需求表达缺乏,很难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解决好农业科技在推广、服务与应用方面的难题,这需要“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科技需求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科技有效推广为导向,摸清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真正需求,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转型,因为农业科技服务和应用的最终目标始终是农民,农业科技成果也是为农民服务的,只有农民接受,积极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作用,以政府推广为基本目标,深入农民与村庄进行调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来,摸清农村农民的底细,以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动态为基础,以村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方向等进行普遍调查和非正式访谈,并集中村集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集中小组讨论,搜集整理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料,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理清思路把握好农业科技服务的真正意义,从评价、应用效果出发,以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并将信息反馈到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汇总和整理各种信息,传递到农业科研部门,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动员高校科研人员、村里研究人员与农业科研部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商品化、市场化为基础及时传递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瞄准时机有效地整合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资源。总之,农业科技推广需要以农民需求为基础,以农业科研、推广与应用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保障农业科技供给效率的基础上,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率,从而切实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2建立健全表达机制

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要把握好政府推广与农民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从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出发,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农民农业科技需求为基础建立健全表达机制,从而准确表达农业科技需求,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部门的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双向沟通机制。实际上,受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不高,农业农业科技需求缺乏一定的表达渠道。因此,必须建立畅通的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民进行互动,在保证农民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农业科技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培育相关组织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为我国农民普遍呈现分散的、小规模的生活活动经营,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每位农民的需求。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与村情相符合的村民自治组织,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激发村民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以农民代表会议为基础动员农民和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对农民科技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深入研究、判断、整理、分析和整合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到达,再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员和推广部门,有针对性地向农民传达农业科技政策方针,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将其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结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另一方面,要拓宽农民需求表达和诉求的渠道,增强农民参与和表达意识,结合村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培训,激发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与在科技需求表达机制中的作用。

3结语

要把握好农民需求,以政府推广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表达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机制,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员承担起项目推广、下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责任,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来激励、约束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员的行为,从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出发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全面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

农业推广论文 篇七

一、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中的问题分析

(一)投入不够制约推广

由于投入上的不到位,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明显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推广队伍不稳定。由于一些地区,特别是较为偏远山区的农业机构对推广工作的公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因经济条件的影响,使得基层推广“三定”工作难以全面落实,收支自理,差额拔款比例较低,人头费难以到位,而推广经费则更不够。另外,因机构改革影响,推广工作走向市场化,造成推广队伍不稳。其次,工作条件不佳。在基层往往因经费的不足,待遇上得不到保障,同时推广基层设施也较为落后,特别是现代信息设备配备不够,难以将农业技术服务提供给农户,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民生产技术不够的问题。

(二)科研成果和农业生产需求错误

每年我国都有诸多科研成果,但大部分难以推广和实用。由于学术科研研究运作机制的影响,使得农业应用科研工作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直接、实用型生产技术。同时,科研成果还需自上往下逐层报奖,在无形中使得成果量增加,而出现科研成果多的假象,使得既有的成果推广和转化空间变小。科研成果只有适用到实际生产中才能真正转化成真正生产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农业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日益多样化和高效化,对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较高,但当前推广技术较为单一,影响到推广的效果。

(三)农户吸收新技术能力不强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户新手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加大了推广难度。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的农业技术,尤其是无形型技术和技能推广,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基础性农技知识,并要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但实际上在基层,仅有少部分技术带头人具有这些能力,大部分农户未具备。二是创新性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通常需要农户有一定经济条件,但对于个体小农户农业生产的农户而言,经济实力难以达到要求,特别是对于长期性、投资较大的高新科技技术,无法购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推广的难度。

二、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一)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稳定推广队伍

首先,应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福利,改善推广基层设施。农业推广机构主要是为基层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的,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应强化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认识到推广的重要性。各地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推广经费预算。一是要充分保障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福利和办公经费,同时加强推广硬、软设施的建设,改善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二是创建农技推广基金,并制度化、统一化管理,逐步增加农技推广方面的预算份额,增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规模。其次,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推广管理。对于基层乡镇农技推广站应采取“以县为主,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调动、监管及考核等均应以县级农管部门负责。在人事管理上应公平、公正,阳光操作,稳定推广队伍。譬如从四川康定地区来看,在政府的财政方面,投了大量的经费投入,不断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自身的福利待遇,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农业推广的经费开支,不断的扩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规模。

(二)建立健全基于市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一是要建立并完善和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技成果评审机制。应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把农业科研动物及植物新品种纳入科研专利内容,鼓励农业科研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实用的、易推广的产品,以解决科研和实际生产脱节的情况。对于研究和开发示范结合的项目,及偏重开发性的项目,在评审中可将技术创新和经济性分离,以提升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使其更为迅速的转化成实用技术。二是建设并积极发展农技市场。首先,应积极推进农技市场的建设,加快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转让。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技市场的稳定运行;二是应采用市场化的激励方法,创新和改进基层推广机构,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到农技推广中。并要鼓励和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承包和有偿性服务,调动推广机构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推广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农民培训,提升科技素养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农民自身的文件科技素养有密切关系。

因而,为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首先,应强化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农技知识和技能。但要根据当前农民的文化和素质水平,采取针对性、层次性的技术培训。比如:县乡村协同开展农技培训班、聘请技术专家授课等方式,还应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其次,应积极做好科技示范,让基层农民弄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例如从四川康定地区实际情况来看,其就是建设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农民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使农民更加充分的熟悉和把控一定的农业技术,提升农民的综合实力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和提高基层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认识并重视技术的推广,政府应加大投入,健全管理和推广制度,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采取多元化推广方式,提升推广效率,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推广论文 篇八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对农业技术水平要求往往比较高,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就需要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功夫,将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的长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顺利转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实现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初衷是为了顺利实现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增加农业收益,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做到位,将会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科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确保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另外,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意味着只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同时还要求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1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人员分布缺乏合理性

尽管国家为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在所有地区都设立相应的农业推广机构,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范围仅仅局限于市级和县级机构中,乡镇虽然也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的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乡镇范围内,很少深入到农村一线。结合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组成状况的调查发现,只有在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配备比较合理,同时人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高级专业人才数量也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不仅人才短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队伍还存在比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缺乏活力。只有很少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失去了过去农业推广模式所应具备的针对性,导致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甚微。另外,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员认为农技推广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薪资待遇也很难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也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当下农业技术推广仍然存在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的缺点,同时推广工作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继农业发展目标发生转变之后,依旧采用行政化手段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未充分考虑农民技术的需求特点,农技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化,因此,推广效果一直不尽人意。同时,由于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些投入产出比过低的农业生产项目已经无法吸引农民进行种植了,成为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的一大因素。另外,由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化,收效甚微,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民对推广项目的积极性,因此推广技术往往得不到应用推广。

1.3缺乏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是否完善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能否取得预期推广效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主要有省、市、县3级,在乡镇里只设有农业推广工作站,推广的主要范围主要限于县级。就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来说,按理说应由县级机构负责实施,但是县级机构接手项目会直接交到县土肥站由其负责检测,对土肥站来讲,不仅要求其技术过硬,还要做好土样采集及化验工作,因而土肥站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还面临人员技术力量短缺,经费不足的问题,市级机构与其并不形成明显的约束力管理,只能说是一直业务指导关系,难以形成层级分明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是极为不利的,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

2解决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策略

2.1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合理性分布

尽管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已经覆盖到市、县级,甚至在乡镇还设置了农技推广站,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级农技人员长期处于市县等较高一级的机构中,自身才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同时,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则只是为了完成本职工作而已,未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加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导致乡镇农技推广站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面对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必须出面,调节农技人员合理性分布,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多安排一些高级农技人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应的,市县等较高一级的农业推广机构,主要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人员可以适当缩减,改变农技人员不合理分布的现状,从而更好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技术推广能否取得成效。当前农技推广由于推广形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低下,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组建专业技术协会。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农民作为工作重心,在村组中选择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带头人来培养,为其开展专业农业技术培 www.huzhidao.com 养,让其在培养中真正成长为专业农技人员,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村级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对于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利的;施行农业技术人户推广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农技示范户的培养,并充分整合农技服务资源,结合专家进大户指导、大户帮扶小户,农户之间相互帮衬等途径,从而促进农技转换,通过这种推广模式,不仅有助于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打通了农户和农技人员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对农技成果的入户率的提升。

2.3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的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省、市、县农技推广机构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而应该层级分明的约束和被约束关系,上级机构要对下级机构进行直接领导,规范下级机构行为;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技服务队伍,让他们亲赴乡镇农田调研,深入到农户家中,负责农业技术的科研推广,以确保农业技术具有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农技推广机构还应该与其他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组织协作工作,实现最新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农技推广的有机融合,这样有利于生产力转换,只有这样,农技推广机构的所具有的传播的实地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字德华 单位: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薛春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xx(5):228.

[2]张秀萍。浅谈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xx(9):217-218.

[3]文恩洲。浅议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20xx(5):217-218

农业推广论文 篇九

摘要:分析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经济发展;科技素质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传统的推广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专业水平较低,没有充分的保障,农民不能很好地吸收新型技术等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急需改革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推动科技加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普及意识,政府也要加强人力、财力的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1现状与问题

农业科技快速发展与推广体系的落后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大的农民是基层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一群体又是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弱势群体,科技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不稳定性一直存在,导致很多研发成功的农业科技成果未能真正应用在农业上,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够灵活

基层农业推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属于公益事业,短期并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来,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来农村的科技推广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基层机构的推广人员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政事上面,没有为老百姓做实事,同时这个推广体系没有长效的激励机制及制约的方式,责任没有分配到人,推广的效果和力度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推广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1.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良莠不齐,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农村有很多的科技推广人员,但是其中的专业素质人员并不多,实际上有很多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员都是受到临时安置的流动人员,他们必然不具备充足的农业知识和科技素质,所谓的在其位不谋其职,当真正需要推广实验成功的科技成果时,他们也只能是一问三不知。除此之外,由于农村条件差,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奉献自己的知识,农业的推广队伍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年龄构成不合理,年龄较大的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又不高,这必然致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效果打折,阻碍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

1.3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单一

目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威信力度不高,不能大面积大力度的发挥科技推广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专业农业推广机构被细分为不同的部门,牧业、渔业等等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较差的协调性,农业科技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的利益与整体的农业科技的利益不能很好的分配与协调,必然导致办事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与市场相脱离,在农村这个主战场,应该主要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但是现行的推广手段行政化,强制化,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1.4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入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主要来源,这一单一的资金投入方式,不能发挥企业对农业经济的支持,他们对农业的科技风险投资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近年来不利的是,国家投入的推广经费在下降,甚至发生这少量经费也被非法挪用或者截留的情况,使农业科技推广不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网破、人散的情况出现[2]。

2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措施

要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经济进步的步伐,提高农业的经济实力,建设好新农村,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措施。

2.1拓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途径

首先,应该发挥政府关键作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公益性,所以应该由政府作出表率,组织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这对我国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农业科技推广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以农民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各个政府部门还应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设施水平,拓宽农民接收渠道,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发挥好作用。其次,拓宽推广的渠道,农业科技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很多的科技企业也逐渐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还有农村建立的技术协会,成功的养殖大户,都可以作为科技的推广力量,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引导鼓励这些力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推广技术应用。政府与各种推广力量的结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对于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

2.2树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重要性的意识

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当地农村的行政方向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尤为明显。目前很多领导人员认为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也不过是形式主义,在他们眼中,农民耕田不过是一种耕作方式,种子是主要的,其他因素并不重视。所以也没有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当然成功的农业科学技术也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反而产生浪费。所以,领导班子必须首先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意识,各地也应该有相应的对领导的奖惩政策,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直接与他们的业绩及职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3]。

2.3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来源

科技的最直接产物就是信息网络技术,这对于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成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及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村也要引进网络,争取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网络,只有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拓宽了科技信息的来源,建立覆盖农村的信息系统,才能让农民对最新的科技有所了解,深入民心,加速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基层农业科技的转化。

2.4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甚至80%推广人员都是非专业的,这种盲目引进非专业人员占有编制,使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很好地在农村推广利用。所以,政府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进行严格把关,在进入农业推广体系之前进行严格把关,培训及考核,既要提高准入的门槛,允许更多的具有住哪也素质的人员进入,也要对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员进行提升和培训,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如果没有推广对象,农业科技只能是无本之木,所以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1)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可以开办培训班,讲座,电视,网络等途径,发挥领导人员的引导作用,还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4]。(2)进行科技示范,典型宣传,让农民真正看到科技兴农的榜样和学习的样板,使农民迫切想学习农业科技新技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科技兴农的例子来鼓励引导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

参考文献:

[1]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xx(2):107-111.

[2]范伟杰,张华。新形势下中国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xx(11):2-3.

[3]钱爱文,杨学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支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1):11-13.

[4]韩卫华,关颖。浅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xx(4):60-63.

农业推广论文 篇十

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项事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完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农业对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农业推广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建设工作。在农业科技档案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档案建设工作的完成质量,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为技术推广工作服务。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即将针对如何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进行简要的论述。

1做好相关的法制工作

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曾制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档案法》就是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实际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过程当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先对这项法律进行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展开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都能积极的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规定的义务。

2优化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团队

一支优秀的团队是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当中,应充分重视对于档案管理团队的优化,明确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责任,培养团队工作人员的对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整个管理团队能够出色的完成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

2.1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工作规律,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当遇到很那解决的问题时,应该用谦卑的态度,虚心请教其他工作人员。另外,在工作人眼正常进行工作之前,首先应该接受完整的工作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为了便于之后其他人员档案的随时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建立起一个数据库,方便档案查询工作的进行。

2.2干部的管理意识

一支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队伍。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干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意识。积极的参与到国家及上级政府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工作中可能会应用到的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工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达给下级工作人员,这样将能够使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都有所提升。

3加强档案建设,促进事业发展

3.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机构。1995年,本中心由农业部原全国农技推广总站、全国植保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全国土肥总站四站合一后,就加大了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机构、人员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档案专用办公室、阅览室和库房,做到了办公、阅览、库房“三分开”,为集中统一保管档案创造了条件,以确保档案工作有序进行。3.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依据《档案法》和农业部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制订了《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专(兼)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等规章制度。为确保档案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中心在创建文明处(室)、公文管理、干部考核管理、重大事项督办等相关规章中明确了档案管理的责任。3.3强化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为了使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不遗失,本中心及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一方面,对“四站合一”时成捆成堆、凌乱无序的档案资料进行抢救性清理,按照分类方案,重新进行登记、分类,整理、立卷。形成了4个闭口全宗,共计1227卷档案;另一方面,收集、整理新的资料和档案,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目前,该中心档案室保存的农业科技、文书、财会、声像、书稿等各种门类档案达5000余卷。20xx年以来,各类档案的归档率达98%以上,档案的齐全完整率达到99%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应用,科技档案成果转化的不断加深,本中心提出“要建成一个与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有效服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档案事业体系”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强化基础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力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为农业科技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农业的发展程度将在很多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实际的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将高新科技合理的应用到档案工作中,提升档案工作的完成效率,使档案工作能够韩浩的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10篇《农业推广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