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13 08:08:26 | 来源:语文通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5篇)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的内容该怎么写呢?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万不可复制粘贴,检验孩子成功与否只能用时间去证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1

如今已是网络时代,大多数的人都依赖网络,孩子们都沉迷于电子游戏,不顾学习,因为一些电子产品耽误了学习。

一些孩子的成绩逐渐下降,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一回到家就会拿起手机打游戏连饭都不吃,作业也不写。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还会把手机偷着带到学校。家长对这种事情不满,可现在的孩子脾气又很大,不敢管得太严,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家长不在身边,就会让爷爷奶奶帮忙管教,可是孩子哪能听爷爷奶奶的话,反而更无法无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太过于溺爱孩子,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么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可我一点也不赞成,因为现在对孩子来说学习很重要,可是适当的干一些事情也是锻炼孩子,不能只顾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做,这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两个孩子,也比较溺爱他们,孩子更显得娇气,有一次我在广场上看见一个小男孩摔了一跤,他并没有立即爬起来,而是趴在地上哭,直到大人看到去,把小孩扶起来打打身上的灰尘,抱着哄哄才停止哭泣。如果是以前的小孩子发生这种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爬起来,打打身上的灰尘继续玩自己的,让人看起来觉得这个小孩很坚强,也要让家长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情,让现在的小孩也知道接下来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在我的家庭里,爸爸妈妈从来都不溺爱我。有时候我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我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沉迷在手机当中,还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在家里我也很听话,爸爸妈妈有时也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还有怎样努力,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还说只有学习好,长大后才好找工作,会有很好的收入。不好好学习就会像我们这样累死累活的干活,还要听老板的唠叨,一定要好好学习,就不会像爸爸妈妈这样,不要只有到长大后才后悔。

家庭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2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形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情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3~4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意义。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3

今天读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里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其中有一条说到:家长要学会宽容,敢于放弃“完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在于其他孩子攀比的过程中,难免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唠叨、不满、抱怨、指责,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遭到打击,从而产生了厌烦感。

聪明的家长都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密切与孩子接触,从深切智慧的爱出发,用“赏识”的眼光代替“挑剔”的眼光;用热情赞美代替讽刺、挖苦,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认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与生俱来、与生相伴的。于是,家长就会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优点,用有点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点燃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4

一、什么样的父母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始终坚信,家庭是开展孩子教育的中心环境,学校只是她学习知识的场所,社会是她积累经验的地方,而培训习惯,塑造性格,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做事等等都应当通过家庭获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作为父母的一马当先,纷纷革除自己的“陋习”,不吵架、不撒谎、不骂脏话、不看电视、不熬夜……总之有一个改一个,改不掉一步步的改。为了能使我们的优点在女儿身上得以体现并发扬,我们努力给女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有问必答的学习氛围,演示如何正确的与别的孩子交朋友,通过鼓励一点一滴的积累,培养她的好习惯,使她乐观自信但不任性。与她平等的交流思想,给她说话的权利,让她感到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为她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打好心理基础。

二、努力做好早期教育

教育专家指出,兴趣是成功的第一动力。我们把这个观点运用到学习中,促使她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发现她对看图文书很感兴趣,于是我就刻意引导她,激发她看书的热情,给她讲解大街上的路牌、商店里的商品名、物品上的字符图案等,积累她的词汇。我们不停地给她提供对她有用的读物外,还经常给她讲有关名人名家的小故事,既提高了她的兴趣,也激发了她的学习欲望。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的识字兴趣很浓厚,学的也快。如今她已经能顺利的朗读《幼儿画报》里的故事了。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听的故事是她曾经听过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女儿,往往会有意想不到效果。为了引导她少吃零食,多吃健康食品,我们常给她讲《科学饮食》的故事,反复挖掘故事里有意思的地方,她百听不厌,也做到了科学饮食,现在当我们要提出买“垃圾食品”时,她会立即提出抗意,主动杜绝,而她的“零食”则变成了以水果、蔬菜和坚果为主。

孩子不喜欢数学,但是她喜欢贴画。经过努力,我们在网上找到一套叫《阶梯数学》的数学学习书,很符合孩子的游戏习惯,大部分题是用贴贴画方式完成的,我们立刻购买了下来,每天像做游戏一样做着玩,当然她自己也很喜欢。如今,孩子的数学兴趣不断增长,掌握了许多数据规律,我们也感觉到辛苦没有白费。

三、没有盯着她的缺点不放

我们的孩子不任性,但有时做事不认真。她的思维是跳跃式的而不是连续的,她吃饭、刷牙、洗脸时候突然会停下来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到后来,在她画画的时候、作题的时候和做一事的时候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我们没有盯着她的缺点不放,而是不停的鼓励她。我们还找出许多能促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和她一起做,比如穿绳子、找不同、视觉发现等等,逐步帮助她纠正。上星期我们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问她,你认为爸爸教育你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她想了想说:关黑房子。我感到很不可思意,就又问她,关黑房子是不是印象最深刻了?她说:“恩,从上次你说再不关我了,我犯了错你也没关过我。”看来,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加深她的印象。

最后想说,当看完《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书本后,特别是刘亦婷的母亲立志挖掘女儿的潜质这一点,对我们的触动很大,相比起来我们做的太少太少。不过还好,现在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说明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何当好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5

1.看看书架上有几本书

现在多数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看不到效果的也很多。

前年到侄子家去,侄子的儿子因为学习不好,没少挨揍。看遍他家里全部,只在他儿子的书桌上发现了基本课堂上学习用的书。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庭都是这样。父母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没有从学习中看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孩子凭什么要对学习有兴趣呢?几句说教能起到作用吗?

也有不识字的父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那一定是爱书如命的父母,他们不会把孩子读过的书当废品卖掉。

孩子是天生就喜欢去学习、去尝试的。没有了学习兴趣,一定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根源。

2.学习成绩

决定成绩好坏的是有效学习时间!

以前也总想让孩子考第一,但有隐约觉得不妥。长远来看,考第一的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强。

书本上的、可以表达出来的是显性知识,考试第一只能说明显性知识掌握得好。显性知识以外还有大量的隐性知识,有人估计到目前显性知识只占到人类总知识的10%左右。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是隐性知识(情商、胆商等等),这些是孩子在生活、社会交往、活动、运动、甚至是游戏中学习的。有很多文章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别,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别也在这里。

3.机会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

当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通过自己勤奋努力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回头看或与周围的人比较时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在一条路上走的越远,机会成本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孩子要走的路,不一定是父母指定的路。

4.愿景

刚接触这个词时,我总把它当着“远景”。愿景是对未来的愿望;发展前景;希望、愿意看到的景象,与“愿望”是近义词。

愿景是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是未来的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

愿景可以激励孩子;

愿景是在困难时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

愿景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

愿景能够把父母和孩子凝聚成一个共同体。

5.使命、责任、危机

开博一段时间后,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了,教育技能也娴熟了,但却觉得自己过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琐碎,脑子里空荡荡的,像一部被人操纵着的机器,再加上很少得到团队领导、博友们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无助感,找不到自己这种所谓“单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教育孩子就是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作为家长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由于天气太冷,小鸟冻僵了,从空中掉在一片农田里。一只母牛走了过来,在它身上拉了一泡屎。冻僵的小鸟躲在牛屎里,觉得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它蜷在牛粪里,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这时,正巧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可怜的小鸟于是成了猫的口中美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恶劣”的环境充满危机,固然是坏事,但“温暖”的环境也未必不是坏事,因为它同样也暗藏着危机。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么迟早会像那只被牛粪温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鸟,成为猫的一顿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