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说课稿【优秀3篇】

时间:2023-03-03 16:57:27 | 来源:语文通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初中体育说课稿》,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一

一、教学内容:

羽毛球的正手发高远球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羽毛球的第二次课,学的是正手发高远球。羽毛球是一项非常普及而且易于开展的体育运动,非常受广大中学生的喜欢。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许多同学打羽毛球动作不规范,水平一直处在初级水平,动作是千姿百态。本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发球作规范指导学习。让学生了解发球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动作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高年级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接受能力比较强而且快,在课堂上能够自我约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正手发高远球的规则。

2、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能掌握正手发高远球的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乐观的学习态度。

重点:强调发球的高和远。

难点:击球的时机和击球力度的掌握。

五、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集体练习法。

学法:分组练习、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任务及要求;(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慢跑 (2)游戏 (3)徒手操

(三)、基本部分: 1、复习正反手握拍

2、讲授正手发高远球的动作方法

组织练习:(1)徒手分解练习(2)徒手连贯动作练习 |(3)分组对练

3、素质练习:高抬腿30秒 两组

(四)、结束部份:1、放松肌肉 2、总结 3、宣布下课

八、场地器材:

四十一把羽毛球拍、四十个羽毛球、两个足球

九、本课的平均心律:110——130%

练习密度:30——35%

十、小结:本次课基本按预定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组织和调动队伍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有更多的新意,教法、学法上没有大胆的创新,在练习密度上没有把握适当,今后会在这些方面做大胆尝试。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

二、教学分析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现代蛙泳技术强调以臂为主,但腿部动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蛙泳腿的技术可以分为收腿、翻脚、蹬腿、滑行四个紧密相连的动作阶段。

三、学情分析

班级是初中两个年级的学生,每个班男女各20人,共有学生80人。把男女分开组成一班对男生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之前对蛙泳有点接触,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组织器官还没有全面发展。

四、重点与难点

授课内容:蛙泳蹬腿

教学重点:蹬腿时要充分发挥腿部肌肉的力量,逐渐加速。蹬夹开始时,动作应比较柔和,而最后伸直小腿和脚掌的动作则要快速有力。

教学难点:

学生在蹬腿的时候容易撅屁股,还有在蹬完腿后直接划手,没有滑行过程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基本了解蛙泳蹬腿,知道其动作路线

技能目标:使百分之五十以上同学在本届可学会蛙泳蹬腿及滑行过程

情感目标:使学生身体协调性得到发展,提高在水里面的感觉(水感)。

六、教学方法

1、镜面示范法:在主教材教学上,做出正规动作,同时对动作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和慢动作示范。

2、正面示范与讲解: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直观示范,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蛙泳蹬腿的角度,与发力着力点"等技术。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8~10分钟)

1先绕泳池跑两圈

2进行徒手操

目的:跑步和徒手热身操可使学生身体各关节充分的舒展开,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宜受伤,使身

(二)基本部分(25~30分钟)

1、教师下水讲解结合动作的示范,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观察示范动作。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体会不同节奏下的动作变化。

3、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旁指导,在接近下课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本堂课所学内容。

踩水比赛游戏

体协调性提高,有利于本节课练习。

1、所有学生排成两排按"一二三四"报数,同一个数字的同学组成一组。

2、每组学生一个人下水老师进行计时,看谁在水下面踩水的时间长,决出哪组赢得同学多

(一)结束部分(3~5分钟)

全体快速集合,进行放松练习,充分放松肌肉。教师再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重难点再次进行强调一遍。

八、教学效果预计

课的运动强度适中,心里负荷强度120~130分,运动密度30-35,预计大部分同学能较好的掌握并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九、本课的特色

1.本节课主要是纠正和学习动作为主,提高学生动作的精确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2.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体育说课稿 篇三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侧重运动技能目标,采用先整体后分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音乐《中国功夫》及游戏包、剪、锤,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课学习内容。以初中生为主体,强调健身拳动作的连贯和稳定性,发展初中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使初中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同时还采用讲解示范、语言激励、安排比赛等手段,使初中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进一步挖掘初中生的潜能。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初中生,共40人。该年龄段的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体育课是他们释放压力,身心得到放松的最佳地方。但由于武术讲究的是基本功,加上武术教法比较简单、枯燥,过于要求技术的掌握,可能使初中生在课堂上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本节课力求从教法和学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缓解学习压力,陶冶初中生的情操。

三、教材分析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初中生的普遍喜爱。而健身拳是国家为了适应初中初中生的特点,为适合体育教学而改编的易学易练的武术动作。

初中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初步建立健身拳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培养初中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初中生的运动技能,激发初中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武术锻炼身体和修身养心的习惯。本节课主要学习健身拳1—4动(起式、戳掌冲拳、抽拳弹踢、进步蝶掌),教材特点是动作简单,要求初中生掌握基础动作为主,为今后健身拳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游戏包、剪锤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初中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健身拳学习。

2、运动技能:使初中生获得武术基础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兴趣。使95%以上的初中生学会健身拳的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发展初中生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

4、心理健康:加强初中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初中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5、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互帮互学,体现出集体力量,团结第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健身拳动作规范、准确

难点:动作的连贯和稳定性以及武术的精气神

六、教法和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以初中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针对武术教学比较简单和枯燥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行抱拳礼和音乐《中国功夫》,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和情绪激励法(通过游戏包、剪、锤及教师演示健身拳连贯的动作,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这样易于激发初中生兴趣,促使初中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讲解示范法,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正确完整的演示健身拳。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初中生,激发初中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初中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本课初中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初中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初中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初中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七、教学流程

一、调动身心(10分)

1、课堂常规(1分)

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出缺席人数、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抱拳礼、音乐"中国功夫"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初中生的兴趣爱好

2、准备活动部分(9分)

(1) 慢跑、活动各关节

(2) 行进间正踢腿、行进间侧踢腿、马步、弓步、虚步

(3)游戏:游戏:包、剪、锤

1、手型猜拳:规则,两人或两人以上一组,以手型掌、勾、拳代替包、剪、锤

2、拳:规则,两人或两人以上一组,以并步、弓步、马步、虚步等代替手型包、剪、锤

游戏要求:

1、动作准确、到位,反应灵敏。

2、遵守游戏规则。

(4)以提问方式引导初中生积极思考,学习武术有什么好处?初中生积极回答。总结,有那么一句话"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中医学讲: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不断提高转化,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可以延年益寿。

设计意图:学习武术对初中生的柔韧性要求较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通过武术的基本腿法和步法练习,达到热身效果。而且渐渐引导初中生进入课的主题,培养武术精神。

二、学习活动(25分)

1、学习武术健身拳前4动(教师完整的演练前4动)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刚劲有力的动作来感染初中生,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学习的欲望,使初中生兴趣达到最高点。

2、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让初中生边看边听讲模仿教师动作

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每一势代表着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使初中生的模仿更加逼真。

3、初中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让初中生(3—5人)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初中生慢动作的演练,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

设计意图:在初中生慢速体会时,初中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并自己琢磨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此时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初中生练习积极性。同时重点提示初中生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一定要记住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初中生的记忆力。

4、集体练习,汇报表演。

①初中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最后连贯均匀。

②教师巡回指导并且关注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初中生。

③留一段时间,让初中生上前表演。

④初中生互相观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1、根据初中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初中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初中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初中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习惯。

2、充分发掘初中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初中生互评,促进初中生改进动作。以完美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初中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三、收回身心(5分)

1、以扣打、按摩、深呼吸进行放松。达到消除疲劳、陶冶情操、恢复体能和心理的效果,让初中生在舒缓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课堂的学习。

2、课后小结 教师对本课的评价、总结。初中生自我反馈。

3、师生再见并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场地:操场

器材:录音机1台

五、运动生理负荷预计

适宜心率:80次/分左右 最高心率:11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40%左右 运动强度:中下等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初中体育说课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