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唐诗
隋朝之诗,都还是处于南北融合发展的过程之中。
1.初唐
a.上官体(贞观、龙朔之间,由作家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工五言诗,其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和声辞之美,体现出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形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题材狭窄,上承杨、李、虞,下开“文章四友”(名词解释)和沈宋)
b.王绩(诗风独特,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现自己的隐逸生活,创造出宁静淡泊、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但并不构成初唐诗歌发展的重要环节)
c.初唐四杰
一是卢、骆约早王、杨十岁,四人创作个性不同,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但都确有文才自负很高,希望博取功名,不甘人下。
二是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针对上官体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三是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诗中开始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充分。
卢骆七言歌行(名词解释:七言古诗与骈赋,吸收南朝乐府、近体诗;题材转变,气势壮大,七言为主,杂有三五,流动感,四杰作用,适合刚健骨气的抒情诗体)气势宏大,视野开阔,跌宕流畅,神采飞扬,开启新诗风。如卢照邻《行路难》、《长安古意》(至此,宫廷诗风转变)
四杰的五言律诗主要是在羁旅送别诗和边塞诗中,在伤别之外,更有抱负气概,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言律诗更是在题材上从台阁转向江山塞漠,如杨炯《从军行》。
“初唐四杰”的影响:一是改变诗风,革除宫廷诗风的颓靡绮艳;二是扩大题材,将诗笔写向江山与塞漠。写向广泛的社会生活;三是为唐诗体裁的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为树立风格典范。
d.宋之问、沈佺期
具有代表型的馆阁诗人,点缀升平,标榜风雅,辞藻文饰,内容缺乏。
沈宋,是律诗定型的标志。律诗定型的意义在于:其在唐代近体诗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不仅完成了永明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转变,而且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
沈宋作品如宋《度大庾岭》《渡汉江》、沈之《古意呈补阙乔知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最早七言律的成熟之作,初唐七律之样版)
e.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
陈子昂:一是与沈宋同时却不同调,其诗歌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复古实为新变);他的风骨、兴寄、诗美,有明确的理论表述,还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对唐诗变革具有关键意义。二是复归风雅是其振起诗风的起点,《感遇》三十八首,与政治有关,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三是陈是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恢复风雅比兴传统,使诗歌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但也容易使形象空洞,缺乏艺术感染力。四是陈子昂诗中体现出一种壮伟豪侠之气,唐诗之风骨在陈处,正是唐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最初体现。
名词解释: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纯美诗境的创造:张若虚、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春江花月夜》:长篇歌行,用乐府旧题,赋全新内容,将画意、诗情及对宇宙人生的观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而无迹可寻的诗境。
张、刘二人主要是意境的创造:生命体验、诗情画意、情思氛围、空明意象,兴像玲珑、不可凑泊。
2.盛唐
a.王孟
王维: 早年也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其边塞之作以英豪之气融于出色的景物描写,诗境雄浑壮阔,如《使至塞上》;奠定地位:山水田园诗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自然美与心境融为一体);空明境界与宁静之美:声光色、禅意、独坐感悟。
孟浩然: 终身不仕,但也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但性格孤高;以山水自适的情怀,融入玲珑兴象,有单纯明净之美;与王维相比,孟诗更加生活化:“余”“我”,景物描写即兴而发、不假雕琢。如《春晓》;语言自然纯净,较王诗更显淳朴,接近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诗境明秀,自然清淡,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不求工而自工。
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常建(王孟之外成就最高)。
b.高岑:慷慨悲壮
高适: 唯一高官封侯者,但早年也伤不遇之悲慨,如《宋中别周梁李三子》“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之人,性情狂放,交结游侠。艺术上:一是诗句虽多用律句骈语,但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纵横跌宕,以沉雄质朴与浑厚骨力取胜。如《燕歌行》。二是除七言歌行外,题材上多用长篇咏怀的五言古诗,如《塞下曲》。三是虽以质实古体见长,但其边塞从军绝句也显得气质沉雄,境界壮阔。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 两次出塞,热衷于功名,强烈的入世精神,第二次出塞使其成为边塞诗大师。艺术上,其具有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将大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表现出来,显示出慷慨豪迈的语调与奇特的艺术手法,具有奇伟壮丽之美,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作品意奇、语奇、调奇。擅长于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七绝如边塞生活为主题的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了诗人细腻的一面。边塞诗留存最多。七十余首,在某些方面超过了高适。(注意高岑对比)
其他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陶翰《古塞下曲》等。
c.边塞诗,豪侠诗人(豪爽俊丽、风骨凛然、清刚劲健)
王翰:赤裸直接地追去功名,及时富贵行乐的思想。其诗多一气流转的壮丽俊爽之语,如《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总有一种清刚之美在):以七绝闻名,是个慕侠尚气的性情中人。但气质深沉,观察敏锐,有历史的厚重感。其诗也讲究立意构思,绪密思情,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其七绝思致深刻,讲究作法,创造出著名的连章组诗《从军行》七首。送别诗与女性题材诗,清逸明丽,请刚爽朗。
其他诗人:崔颢《黄鹤楼》(变体,却是唐人七律压卷之作;留意其其他风格与体裁的作品,边塞诗具凛然风骨);李颀《古从军行》,玄幽刚健,《别梁锽》;祖咏《望蓟门》。
d. 李白
青少年隐居读书,漫游求仙任侠之中度过。后仗剑远游,入京供奉翰林为一生得意时期,此后开始十年漂泊,六十二岁时离世。思想上:儒兼善天下、道遗世独立、游侠思想,故呈现出一种狂的人格膨胀状态,强烈的自我意识、天真的自命不凡、与众不同的个性,对后来中国士大夫影响甚深。
乐府(名词解释):大量沿用乐府古题、用本意、翻新意,尽拟古之妙:一是古题现事,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二是古题己怀(重主观抒情,更体现李白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寄托、感慨、神奇。如《蜀道难》;拟古中“我”的出现,呈现出无法模拟的个性特色,如《将进酒》《梁甫吟》。总的来说,李白善于发现乐府古题中的本意与自己内心情感的契合之处,进行创造性的生发联想,运用夸张与比喻突出主观感受,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将浪漫气质,将乐府诗带入了新的高峰,注意其对后来乐府诗的影响);三是在艺术上,抒情行云流水,奔腾回旋,表现为层次错落的句式与韵律的跌宕舒展,杂言乐府中由为明显,体制格调上与盛唐歌行无实质性的差别,完成汉魏古体到唐代歌行的根本性转变)
歌行(名词解释):李白歌行成就高于乐府,歌、行、吟、谣为其纵情长歌歌行的代表作,如《古朗月行》《梦游天姥吟留别》,抒情意味浓,以情感为轴展开,不讲平仄、对偶,又如《登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歌行创作完全打破一切固格,笔法多变,变幻莫测,摇曳多姿;句式变化,音节错落,造成力度气势,豪迈飘逸,体现出盛唐诗歌气来、情来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绝句:李白近体诗中绝句成就最高,了解一下李白的写诗路程(p60),李白风格多样,自然明快体现在随口而发、神来之笔的绝句之中,如《独坐敬亭山》《劳劳亭》,语言明白晓畅,景物简单,情思一闪,蕴含深长:五言绝句的最高境界。.一、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风神潇洒飘逸,情思清新俊逸,境界皎洁明净,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二、李白七绝以山水、送别诗最为出色,天地自然人心的融合,风神情韵,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三、其七言绝以古入律、自由发挥,受乐府民歌影响,具有民间气息、民歌情调,总之,李白绝句成就无人可比。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是气势奔放,纵横驰骋,一气呵成。
二是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强烈奔放的感情,是抒情方式的特点。如《行路难》。
三是想象。
四是意象壮美,吞吐山河、包孕日月。语言清新明快,人格魅力。
e.杜甫:盛唐(前半生)到中唐(后半生历经沧桑)的集大成、承前启后,安史之乱,“诗圣”“诗史”;杜甫带有浓厚儒家忠君思想,并与爱国爱民情怀交织在一起,诗中对政治无情的诅咒,歌颂尧舜的词句。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引发共鸣,伟大的人民诗人。佛学思想中杜甫思想中是次要的,杜甫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具有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兼济独善均未成的人生悲剧。
艺术上采用纪实描写的手法,如《丽人行》,但饱含着泪水深情(《诗经》《古诗》叙事中也很有感情)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次善于记事以抒情,记事叙事结合,具有“诗史”性质:首先是诗,但其兴味远胜过读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活历史画面,以情动人。如“三吏”“三别”。再者其写实性还体现在杜甫之家事、自传与纪行诗中。如开创了以家庭细事、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家事诗”写作,如《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传诗如《壮游》;其纪行与山水相融合,意绪为先,寄托忧国忧民之情与迟暮飘零之感,区别于一般的游山玩水,如《旅夜书怀》。同时也极大地开创了山水诗的境界,包括宇内,成为后世风格流派的源头。总的来说,杜以叙事手法写社会生活,情感动人真实;以纪行方式描绘山水,拓展诗歌写实手法,为其重要艺术特征之一。
沉郁顿挫(名词解释) :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概括,出自于《进雕赋表》,初期指的是学养深厚、写作技巧娴熟;后来在其经历了离乱悲苦之后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代表作《秋兴八首》(有可能诗词鉴赏,须作整体观)
论述:杜甫的律师成就。
一是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了,是七律第一位大家,打破体式,连章组诗,拗体,二是七律在杜甫手中境界始大,气势磅礴,感情深厚,诗律精严,如《登高》(古今七言律第一,崔颢《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对比)。
三是杜甫对律诗创作技巧的灵活运用,随心所欲,已入化境。
四在于题材短小者则为绝句,论诗诗,开文学批评新方式。
论述:杜诗之成就。
集大成者,表现在:
一是虚心学习,平视今古;(写实受《诗经》、汉乐府影响,精神则是《离骚》;体式、语言上力崇古调,兼取新声)
二是转益多师,兼备众体;(五古《北征》、五排、七古、歌行、七绝、七律。风格多样,是其创作成熟的标志)
三是功力深厚,自铸伟辞。(“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色彩词句首,善用动词、副词,举例;)
四是精神昂扬,格调崇高。(人格,文格:下开元白、韩孟、江西诗派等等等等)
3.中唐
简述大历年间的唐诗发展。(盛唐到中唐的过渡时期,气骨顿衰)a.韦应物、刘长卿简单了解一下;顾况、李益简单了解一下;大历十才子(名词解释:诗人群体,大历年间,人物,与时代关联,作品的风格以及影响)
b. 韩孟诗派 :尚怪奇、重主观
韩愈:文章家,道统文统,诗为余事,存四百余首,多长篇古体,气势雄放,意象诡奇,“以文为诗”。一是以文为诗,古文《南山诗》,散文化赋体手法《山石》。二是非诗之诗,有意写得不像诗,完全散文化。三为避免散文化的平易油滑,追求狠重、怪奇、险进的境界,如《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四是追求险怪,而以丑为美,生活丑物入诗,如《答柳柳州食蛤蟆》。五是古体劲健之作,近体律绝亦不乏佳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孟郊:尚奇峭,但出于苦吟,不同于韩愈之出于学力、才气。诗中多患难感、忧郁感、幻灭感,如《叹命》。写了许多描写饥寒交迫的诗,是自己生活的写照《病客吟》。艺术上:惯用白描,比拟形象,苦吟精警字句,夸张表现对象;有侠气,但诗经幽僻,风格峭硬,作不平之鸣,有透骨寒气,如《秋怀》;诗重主观,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不平而鸣,散文化,议论倾向。
c.元白诗派:写实尚俗
白居易: 一是具有自觉理论意识,注重文学与时运民生的联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及“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二是诗分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最重要的是讽喻诗,如《观刈麦》揭发现实黑暗;批评官府暴行,如《红线毯》;表现人民正义感,如《卖炭翁》。后期多闲适感伤之作,并受陶、韦影响,如《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感伤诗为物所感,情动形诸咏,为其最高成就,如《琵琶行》《长恨歌》(注意《长恨歌》这一历史题材的书写)。杂律:千字排律、短小律绝
元稹: 最先注意到李绅《新题乐府》,大量运用古题或另拟新题作新乐府,内容涉及社会时政,《田家词》《上阳白发人》;真正代表元稹成就的是其艳情诗与悼亡诗,如《行宫》、《离思》其四;元白酬唱(名词解释)、元和体(名词解释p105,有广义、狭义之分)
張籍、王建(宫词之祖)
d. 李贺:奇幻
早期气势高扬,《雁门太守行》,也采用各种题材,揭示悲惨命运,如《公无出门》,较多个人被压抑的不满,如《南园》十三首。
短命、才华、失志、体弱、性僻:空虚、幻灭、敏感而向仙鬼世界寻找安慰,有病态美、颓废倾向。
沉醉于阴森和死亡,营造怪诞境界,过分伤感,描写天仙地鬼,被称为“诗鬼”,如《天上谣》《苏小小墓》,着意于吟咏失意的感伤、死的悲哀以及对幻美的追寻。
论述: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一是苦吟,情感较孟深;
二是创新出奇,构思奇特,想象诡奇,意象带有主观幻梦色彩:
三是造语奇丽,生新拗折字眼,神秘感。“长吉体”(名词解释:何为长吉,体式特点等),如《梦天》
四想象力丰富,神话传说、华美词汇,“通感”:客观景物与主观心情的深化与美化,鲜明瑰丽的意象与奇异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如《李凭箜篌引》
五是冷艳怪丽的风格,自成一家,喜用冷色调的字眼,表现悲哀的美。如《长平箭头歌》: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六是继承韩孟之险怪苦吟,而成为晚唐唯美主义的先导。由于生活狭窄等原因,有些作品奇僻晦涩,低沉阴郁。
刘禹锡、柳宗元:
刘禹锡:一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白居易誉为“诗豪”,七百余首,讽喻、感遇、咏史与民歌体诗,并称刘白。
二是其诗善用典实而透脱不滞,辞采丰美,境界明丽清远,气度恢宏,骨力豪劲,如《九华山歌》。
三是讽喻诗多作于贬谪期间,针砭时弊,比兴美刺,寓意深刻,如《聚蚊谣》。四是感遇诗受阮籍影响明显,寄慨遥深,正气凛然,如《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浪淘沙》。
五是咏史虽少,但却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多登临怀古,采用五七律绝,抒发千古兴亡之感,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
六是以七绝写民歌体竹枝词、杨枝词。吸收民间口语,学习民歌风格,情调、生活气息、地方特色。总的来讲,刘诗明快,刚健爽朗,积极向上。
柳宗元:存诗百余首,贬官之作,抒写被贬谪的抑郁悲伤与思乡之情,忧愤深广,风格清冷峭拔,如“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此外也写了山水田园诗,以图净化心灵,消解困扰,境界常空旷孤寂,如《江雪》。山水诗,韦柳并称,苏轼称“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4. 晚唐(言情写意的近体律绝的天下)
a.苦吟(名词解释p139)
贾岛、姚合:贾岛推敲“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清寂、幽冷、奇峭,“郊寒岛瘦”(名词解释,实则岛不如郊)。贾岛多寄赠酬唱,极少反应社会生活,局独狭窄,五律精深,如《题李凝幽居》。整体上,有好句无佳篇。
姚合:“武功体”(p142)
b.杜牧
晚唐第一位大量七绝咏古作者,史论笔法,抒发古今感伤,寓蓄褒贬,“二十八字史论”,如《赤壁》《泊秦淮》等;
其诗在峭建中显风流华美,意境明快优美,风格俊爽。也有伤别诗,如《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纪行、写景颇多佳作,如《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七律情意深切,如《早雁》。“小李杜”(名词解释)
c.李商隐
早期模仿李贺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轻倩流丽的诗体,写了许多爱情诗,后来经历变故,思想转变,批判有力,如《哭刘蕡》。
五七言律技巧精进,情思悲愤哀婉,表现凄艳朦胧,其地位主要由无题诗与咏史诗奠定。
咏史诗:
一是从政治着眼,也与帝王个人行为联系起来,如《隋官》。
二是注意构思凝练与取材精当,借史托事,吊古伤今,具有讽刺意义,如《贾生》《马嵬》。
三是感情、议论、形象相融。
无题及准无题诗:
写得是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与思想情感,情思朦胧,旨意精密。寄托说、爱情说。大部分属于纯粹的情诗,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如《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境界惝恍迷离的朦胧美。
简述:李商隐诗的艺术成就:
一是灵心善感,伤感哀苦、追求爱情,开创新风格、新境界。
二是成就最高为七绝、七律。七言律第二座里程碑,承杜谨严顿挫,融齐梁浓艳,学李贺奇幻想象,风格深情绵邈、富丽精工。
三是语言绮丽、音律婉转、典故冷僻、意象美丽、旨意隐晦。“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于象征暗示色彩。
四是诗歌是心灵的象征,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
五是对后代晚唐韩偓、宋初西昆·,直到清代黄景仁、龚自珍都有影响。另外,婉约词家、爱情戏曲作家亦多学习,诗而词化。
d.皮陆、司空图:了解一下即可。
唐诗补充:
1、名词解释:律诗
唐代、近体诗体裁、格律规范、五律、七律、代表作家及作品
2、简述:韩孟诗派的基本创作特征。
一是不平而鸣的主张。二是推崇雄奇怪异。三是散文化的创作倾向。四是融抒情、叙述、议论为一体。
3、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表现特征。
一是情调的幽深朦胧,具有不可解性:通过迷离的意象与非逻辑的结构布局。如《锦瑟》。
二是诗歌内涵的多义性:用典冷僻、非现实意象,扩大了诗歌的空间感。
三是形成了凄艳绮丽的风格,晚唐诗歌艺术的最高峰,提升了无题诗的审美高度。
4、简述李白绝句的表现特征。
自然明快:语言简洁、情感洒脱。
清新俊逸:兴到神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分析杜甫的叙事诗。(对乐府创作的突破)
多用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精神上与《诗经》、汉乐府一脉相承,为“新题乐府”,即为叙事诗。
学习民间乐府表现手法,对话描写、细节描写,采用民间俗语,内容生动亲切。如《新婚别》以新娘独白表现矜持羞涩。
再者其“三吏三别”有史诗的悲壮气氛。
再就是善于在叙事中融入对时事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议论性。笔法纵横交错,突破了汉乐府主体线条单一的叙事方法与结构。
6、十年长安生活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安史之乱、题材的扩大:战乱、民生、代表作品、诗史、沉郁顿挫诗风的形成。
7、请分析李白诗歌中强烈的主观色彩。
表现自己,外物只是凭借,在于自我情绪的宣泄。
高于生活的新奇想象,善于夸张、长于设喻、善用对比,讲情感具象化。
8、简析王昌龄《从军行》的主要思想内涵。
边塞、七绝、连章组诗。第二次出塞的经历,写战场黄沙、写战士乡愁,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讽刺,悲中含豪,风格雄浑。(例举诗句加以分析)
9、论述元白之异同。
同:写实尚俗,源出杜甫。一是承古乐府之形式,自拟新题;二是语言简朴,口语入诗,求通俗浅显。三是自觉向民歌学习。四是元白唱和对两人创作的影响。
异:一是写作手法上,白较元丰富;题材上,元的讽喻诗偏重于政治,涉及社会生活较少,白居易题材更加广阔;人物选择上,白居易涉及社会各阶层,元稹单一;主题上,白居易有明确的主张,元稹较为模糊。
10、杜甫人民性体现在?
一是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二是提供了比历史事件更为广阔生动的生活画面
三是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是杜甫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的人格
11、论述:建安文学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是对诗歌内容与诗歌体裁的开拓。
二是建安风骨的美学风格影响到了唐代文学。(政治理想的高昂、人生短暂的慨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三是在艺术手法上为唐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文辞、情感、声色、语言)
11、试谈李白其人及其诗歌的理解。
一是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二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是情感浓烈,想象、夸张、比喻、象征,意象的奇丽惊人。
四是体裁多样,七古七绝。
五是语言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六是地位。
12、结合具体诗人的作品,谈谈你对“诗到元和体变新”的理解。
一是简单介绍诗歌发展的大趋势,这一时期主要有韩孟元白刘柳贺。
二是分别介绍这几个作家的主张、作品及风格。
13、论述禅宗思想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影响。
一是个性恬淡,深受禅宗影响,被誉为“诗佛”。
二是对山居寂寞的歌咏。
三是摒除情绪,物我两忘,与万物冥合的境界。“空”《竹里馆》《辛夷坞》
四是感情平静,很少表现内心的矛盾与苦闷,很少有激烈的感情冲突。
五是艺术技巧上情思、感受、景物、形象混融一体。
六是风格清淡(境界)丰腴(文辞色泽)。
14、高岑诗风之比较。
一是两者风格上都悲壮雄浑,但岑参也活泼奔放、雄奇瑰丽、飘逸峭拔。
二是高适境界阔大、形象鲜明,主观情感色彩较浓,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精神气质。岑参则显得较为细腻: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语言瑰丽、想象夸张、比喻新奇。高适质朴,主观;岑参注重艺术技巧,以物象传情。
三是体裁上,高适善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受汉乐府文人诗影响,受近体诗影响,风格质朴,却显精炼,律诗特色。岑之七言歌行纵横跌宕,灵活奔放。
四是意象上,高适主观,个人见闻、功名志向融合于一体,苍凉悲慨,冷静色彩却基调昂扬;岑参感性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想象浪漫,描写飘逸,奇伟壮美。
15、李杜对中晚唐诗歌发展的影响。
李白——韩孟——李贺——李商隐
杜甫——元白之写实尚俗——李商隐律诗
16、苏轼评价中唐诗人说“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5篇
2.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
3.《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4.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5.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推荐作文:
- ·关于感恩节的作文600字12篇
-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大全
- ·写人的600字初中作文范文
- ·周记军训400字初一
- ·小王子读后感作文600字大全
- ·小学生关于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作文
- ·寒假趣事三年级日记
- ·歌颂护士节朗诵诗歌5篇
- ·描述仙人掌500字说明文
- ·有关植物的现代诗歌
- ·新颖的三年级重阳节作文
-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 ·祝福圣诞节快乐作文
- ·小学生现代诗歌精选
- ·以平凡为题的议论文作文
- ·学习时代楷模作文范文
- ·写年夜饭高二作文600字
- ·最火情感励志语录
- ·三年级我的奇思妙想600字作文
- ·关于情人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
- ·800字宽容的作文
- ·美丽的日落写景作文
- ·有关高一议论文作文材料
- ·现代最好的春天诗歌
- ·关于声音的高三议论文
- ·叙事作文700字
- ·坚持就是胜利初二优秀作文600字
- ·四年级寒假日记200字(19篇)
- ·三年级寒假日记300字范文10篇
- ·那一刻我长大了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