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读的书目资料2022

时间:2022-02-07 16:29:10 | 来源:语文通

书籍就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它带让我们足不出户领略大自然风光,畅游理性世界,它也能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道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必读的书目资料,供大家参考。


▼▼目录▼▼

小学生必读的书目资料

读书的方法技巧

怎样提高阅读的效率

读书名言名句


小学生必读的书目资料

1.《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2.《城南旧事》 林海音著

3.《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著

4.《鲁滨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著

5.《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6.《第三军团》 张之路著

7.《放慢脚步去长大》 章 红著

8.《狼图腾》 姜 戎著

9.《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 叶永烈编著

10.《克雷洛夫寓言》[俄]伊凡·安德烈维奇·克雷洛夫

11.《哈利·波特》系列  [英]J·K·罗琳著

12.《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著

13.《福尔摩斯探案集》[英]柯南·道尔著

14.《我能跳过水洼》 [澳]艾伦·马歇尔著

返回目录>>>

读书的方法

1、读书为自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翻成白话文,就是我这些年在学校论坛里一贯鼓吹的兴趣导向型(interest-oriented reading)的阅读。读书要有选择,有比较,有次序,有目的,因为人的时间是稀缺的。但千万莫忘一条根本原则,读书是为自己读,是为满足兴趣而读,是为精神愉悦而读,不是为人前炫耀来读,更不是为积累谈资来读。为知识而知识的习惯,中国人少有。实用性极强的特征使得难以脱离器物层面进入思想殿堂,更乏严谨逻辑体系。诚然搞学术的必要条件是要有闲,但同样有闲,中国学人却未如海外学人那样出产系统性的成果。这是需从读书阶段就有必要严加注意的。

2、读书如吃药。书能教给你很多事理,书是良药。但是药三分毒,是故书亦有毒。这话本身就很反动,但在某个特定角度来理解,也有其道理。读书若不以其道,则无异于食毒也。《天龙八部》里扫地神僧是怎么批评鸠摩智的?他说鸠摩智从一开始就迷恋玄而又玄的武功招数,已然入了魔道且越陷越深。扫地僧慈悲为怀,便在他每次所窃上乘武功秘籍之旁放一部法华经。老人家的意思是什么呢,两类完全不同的武功药性相冲,可以克制单方面增长的魔性。实际上我们读书也要如此,很多书是很高深玄奥富有吸引力的,但长时间浸淫于一类书籍,尤其是某些玄奥的书籍以及某些学派,毒性特大,人就会走火入魔,以至于影响日常的心智和行为。因而我这里开一个药方,八个字——兴趣多元、类别对冲。一定要互补,每看一本玄奥的书之后,必须看一点实务性的、可操作性的书,让大脑回归真实世界中来。你到一个论坛也是这样,学术版读书版看累了一定要到灌水版放松放松。

3、读书贵整体。有的人博闻强记,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融贯,不能“吾道一以贯之”,没有一条能把散钱穿起来的钱绳。初则读书时可能由于学术术语、背景以及其他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准备不足的缘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我称之为“文献学准备”的阶段——即对于所要了解的领域的人物、论题、争议、历史演变了然于胸。一旦过了这一阶段,就应该跳出部门的困囿,整体观之,约之而后博。初读书者最忌讳的是被一本书中庞大的旁征博引所震慑,也许在著者而言这只是为论证缜密而作的必要的文献描述,而部分学者也特别有一种我称之曰“脚注实体化”的偏好,好好的话本可以放在正文之中他偏要在脚注中大幅度展开以至于占据一页纸的大部分篇幅,读者最好不要被这些表面上庞大的枝节性部分所纠缠。以自己的思维理出一个头绪,用自己的话能够简述一遍作者的框架和逻辑,就算读懂了。这也很像有些数学题,你解出来以后一定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是对是错,有些题目就不能。这也是我多年来不用录音设备记录讲座的一个法宝,当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别人所讲的故事时,你就已经初步理解了他的意思了——尽管这可能只是你个人的理解。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我这里特别推荐一篇北大教授、著名翻译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贺麟老先生上世纪40年代初在重庆给一些年轻的学生们的讲演,题目就叫《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这篇文章我是大三的时候看的,解答了我很多方面的疑惑。

返回目录>>>

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要注意标题。

你若还没有读过标题,那么你就得立即回过头去看看。标题,可能有这样几个作用:

1、它能告诉你,现在你正在读什么。

2、它能告诉你,为什么你要读这本书、这篇文章或者这一章节。

3、它能激发你的好奇心,从而使你更想读这本书、这篇文章或者这一章节。

二、必须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

书名、篇名、大标题、小标题以及开头的提示性问题能够帮助你确立阅读的目的。只有明确自己阅读目的的读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读者,因为只有这样的读者才能知道自己想通过阅读得到点什么。

三、要能够正确地读出关健词语并且懂得它的意义

1、要善于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准确而完整地理解每个词语特别是关键词的意义。

2、要充分地利用书里为你提供的注释如果还有别的你不识的字、词或者你不懂的专门术语,你就必须查阅语言字典、词典或者各种专业辞典。

有时候即使只有一个词(特别是反复出现多次的关键词)你不懂,你也可能读不懂那篇文章或那本书。

四、要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阅读速度

为了从你的科学读物中获取全部重要的科学知识,你一定要慢慢地、仔细地阅读。

一般地说,开始阶段宜读得慢一点。待你对阅读内容比较熟悉之后,方才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如果你只是为了消遣而去读一本文学作品,那你就尽可以读得快一点。但你若是为了研究或者评论的目的去读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五、必须理解阅读的内容

1、做简洁、准确的笔记(可以利用提示性问题和小标题)

2、善于利用总结来帮助自己回忆并记住那些重要的事实。

3、写出一份简单的大纲。

如果在一章的结尾部分有小结的话,那么你一定要仔细地阅读。你应该注意一下,你自己做的笔记中是否包含了书中小结里的每一个要点。

你有必要花点时间去研究跟阅读内容有关的各种图片、图表、地图、地球、立体几何图形的模型和其它各种形象化的辅助手段。它们往往能帮助你对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并能使你把阅读内容记得更牢。

六、阅读时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

1、当作者选用了正确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思想时,他就好象画出了一幅幅用那些词语构成的图画,而你就能用自己心灵的眼睛去感知个欣赏那些画。

2、当作者将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作比较时,他就能将那幅由词语构成的图画描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画得更快。

3、当作者使用的词语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时,阅读将变得更轻松容易,也更令人愉快。

4、当作者使用的词语形成了你心灵的眼睛能够感知和欣赏的一幅幅图画时,你就必定能更好地理解并记住阅读的内容。

七、要能够从众多的细节中辨别出那些是重要的

一般地说,细节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但并不尽然。有些细节对你准确而完整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

返回目录>>>

读书名言名句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 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 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徐谓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韩愈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日日走,能行万里路;时时学,能读万卷书。——谚语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