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营收下滑超十亿_背后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11-08 12:59:09 | 来源:语文通

老干妈在同类品牌围剿中又难冲出重围,老干妈真的不香了?具体怎么回事,背后详情又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老干妈营收下滑超十亿_背后原因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老干妈营收下滑超十亿

在2021年的同一榜单中,老干妈以54.03亿元的营收位列第6位,这意味着2021年的营收比2020年减少约12亿元,同比下滑约22.25%。

根据历年来公布的数据,2016-2018年,老干妈的营收分别为45.5亿元、44.47亿元和43.28亿元。换句话说,2021年老干妈的营收跌回到了3年前2018年的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49岁的陶华碧租下了贵州云关村的两间房子,成立了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生产她自己研发的辣酱。

经过20余年的发展,“老干妈”俨然已经成为辣椒酱的代名词。陶华碧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四不原则”,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坚持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业务。

天眼查显示,2014年6月份,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发生股权变更,陶华碧将自己1%股权转让给了李妙行,正式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此后,“老干妈”公司的股权由两位儿子李贵山和李妙行持有。其中,李妙行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李贵山则持有另外49%的股份。

随着创始人陶华碧退出老干妈股东行列,此后公司陷入业绩下滑、口碑滑坡的困境。

2016年,老干妈的营收为45.59亿元,此后两年出现连降。据北京商报报道,由于部分员工离职带走产品配方,老干妈还因此损失了1000多万元。

不过更重要的是,很多消费者认为老干妈的口味变了,没有以前香了。对此,有媒体报道称是因为老干妈更换了辣椒原料,使用价低质次的外地辣椒代替原来的贵州辣椒。

彼时,陶华碧回应媒体称,贵州辣椒与杂交品种相比,产量低品种退化,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因而被边缘化。

对于老干妈的味道大不如从前,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分析,老干妈原来用的是贵州辣椒,用外地辣椒替换本地辣椒,口味上肯定有变化。从品牌角度讲,老干妈有原产地域这样一个特性,它应该坚持贵州原料、贵州风味。

2019年,年过七旬的陶华碧再度回归,才遏制住了公司业绩的下跌势头。

不过此时,辣酱行业早已迎来变局。天眼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有5000多家企业涌入辣酱市场。这其中不仅有中粮糖业、涪陵榨菜、呷哺呷哺等进入辣酱行业的跨界品牌,还有通过互联网渠道成长起来的网红品牌佐大狮、虎邦辣酱、加点滋味。

这些新兴品牌通过布局电商、外卖等迅速抢占市场。等老干妈回过神来再直播带货时,效果却差强人意。

据时代财经,在老干妈的抖音直播中,陶华碧以过去采访视频的方式“现身”带货,但近三个月其直播销售仅为80万元。

而且面对成本上涨压力,多年来始终不涨价的老干妈,也坐不住了。据界面新闻,今年3月份,老干妈向经销商提价,涨价幅度大约为每瓶1-2元,每件货的涨幅在20-30元。

分析人士称,提价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费等上涨,对公司经营带来了压力。

老干妈营收下滑背后原因是什么

1、辣椒酱原材料的更替,背离了群众需求

对于老干妈变味这一事件,早在前几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疑问。而后经过一系列的新闻和事件曝出后,群众才得知,是老干妈企业所使用的辣椒换了品种。

新型的辣椒,不仅不辣,它的油质也跟之前有所下降,减少了很多的香气。这样突然地更换,更换的辣椒又是如此的劣质,让很多的老干妈顾客都适应不来,以至于闹出了不少的矛盾。

而这些矛盾跟误会是老干妈失去了很多的支持者,对于品牌方面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影响。

2、管理层更替,企业方向出错

说到这个管理层更替,其实也就是老一辈人跟新一辈人的互相更替,“老干妈”陶华碧本来准备归隐的,把企业交给了小儿子,结果小儿子刚接手就闹出了企业问题。

极其重要的辣椒原料随意更改,又大规模上市,再怎么也要进行考察,划定区域测试好才可以,所以这一战略上的失误,直接就让老干妈企业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无数的顾客对老干妈的味道产生质疑,甚至是质问!

最后要不是“老干妈”陶华碧亲自出山,挽回了老干妈的信任危机,并且给消费者道歉,然后更换回原本的材料,恐怕老干妈麻辣酱就要受到不小的影响了。

3、市场中同领域产品多元化,市场竞争强度增加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觉得老干妈不好吃,可能也并非是它自身出了毛病,而是现在市场上各类的商品种类变多了。

除了老干妈之外,还出现了不少优质且美味的辣椒酱。它们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口味,一点一点地抢占了市场,逐渐出名,让人更多的人知道。

现在的局面,对于老干妈来说,无异于是内忧外患。能否从其中杀出一条生路,是他们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4、质量问题的爆发

自从新一代人接管了老干妈企业,老干妈的生产链和原料都发生了改变。

而之所以如此,背地里的原因就是为了节省成本。但成本固然是节省下来了,可口碑和味道上却大打折扣,有很多人都说老干妈偷工减料,为了节省成本,放弃原本的配方,背离了企业原本的目标。

英媒:“老干妈”为啥这么火

中国有一句关于西南省份贵州的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但在一种香辣调味品的帮助下,被称为中国“最火辣的女人”的陶华碧完全颠覆了这种说法。她是“老干妈”辣椒酱的创始人。任何人只要拿起一瓶“老干妈”,就会看到一位表情严肃的短发女士的脸。打开一罐,你会发现零散的花生、豆豉、味精和油的强大组合,浸渍大量辣椒的油看起来闪闪发光。这甚至有点吓人。

作为中国标志性调味品之一,“老干妈”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橱柜和冰箱中。它如此受欢迎,使如今的陶华碧绝非仅有“三分银”,福布斯中国估计其财富达10.5亿美元。她出生于1947年,是多山的贵州省一个农村贫困家庭的第8个女儿。1996年她在贵阳开办一家工厂,一年后老干妈风味食品公司诞生。如今,该公司每天生产130万瓶辣椒酱。亨氏番茄酱日产量为180万瓶。

密歇根大学研究中国的教授董慕达(Miranda Brown)表示,在中国,老干妈受欢迎与陶华碧的“真”不无关系。中国消费者往往想要完美体现地方烹饪特色并使用本土食材的食物。在她看来,陶的长相和“老干妈”气质也满足人们对社会主义中国和一个“更简朴时代”的认同。董慕达表示,甚至贵州的“地无三尺平”也成了优势:像辣椒这样的“新世界食品”在陡峭山区长得最好。

在中国,辣椒酱可与一切搭配食用。与番茄酱不同,其混搭名单甚至包括冰淇淋。同时,它也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美国,近年来当地出现几种精品版本,包括两款不使用味精、转而使用天然香料的产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将这种海外成就归功于让十亿人胃口大开的陶华碧。“‘老干妈’故意在其产品包装上印上一位相貌平平的中国女性形象,这反而吸引了外国消费者的强烈好奇心,”该论文称。一家在线零售商表示,在英国2021年采取疫情封控措施期间,人们想方设法使其家常便饭变得更让人有胃口,令“老干妈”销量猛增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