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

时间:2022-10-13 13:21:46 | 来源:语文通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随笔了。对于一名语文老师而言,随笔的书写自然简单。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篇1

美妙的歌声是学生们的所爱,他们不但喜欢跟着歌声舞蹈,还喜欢用他们稚嫩的嗓子唱出动听的旋律。可是没有经过指导的学生经常还会犯“喊唱”的毛病,这对嗓子的伤害很大,声音也不好听,而且还阻碍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那么怎样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让他们的歌声更美呢?

一、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树立自信心。

教师可用“喊唱”的声音、轻柔的声音分别唱同一首歌曲,让学生们听辨:“哪种声音听起来舒服,你能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吗?”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用轻柔的声音来歌唱。

二、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教授唱歌的方法。

对于学生们来说,唱歌中讲究的共鸣腔、气息的控制等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用新颖而贴切的比喻来解决。

三、结合有趣的发声练习是提高歌唱技巧的重要环节学生们一般都有注意力分散的特点,教师势必要在选曲、教学语言上增加趣味性,把单调、枯燥的训练变为纯粹的对美的追求。

四、激发情感,有表情地演唱。

任何声音失去了情感,便不可能是美的。要让学生能充分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首先必须帮助他们学会感受音乐。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篇2

语文教学要想有实效,仅仅注重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往往感觉到有好些类型的知识不扎实,有好些东西还要去教,也有好些基本功要让学生去练。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其实,我认为,语文要重视课前预习了,很重要。预习中有好多功夫能得到训练,好些能力能得到培养。更何况语文的各种基本功、能力、习惯等是一个漫长的熟悉过程。然而,语文课的预习,并不是只是让学生读读书熟悉熟悉课文、认识几个生字即可,而是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能力上和学习方法上布置任务。着手让学生能有效地预习。这还得从教师身上起步,教师一定设计能使学生主动去读或只有去读才能解答的问题,中高年级也提倡更深入研读。比如:

(1)通读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即写了谁什么事?等)?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亲自去读、认真去读才可答准。

(2)联系正文和课题。看课题与课文有和关系。

(3)再读,划生字新词,最好联系语境和上下文理解词语。如果查字、词典也要放在句子里边读边理解。

(4)提出预习时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学习。

(5)如果是中高年级,还提倡查些课外书籍等工具来理解课文。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篇3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不知不觉一学期即将结束了,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很忙碌很辛苦,其中也充满欢乐。由于从高一段年级下来对教学一年级经验不足,就向有经验的同事取经,我不断反思自我的教学。总结这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开学我就注重孩子们的习惯培养,做为语文教师我注重孩子们的坐姿站姿:

1、在上课前要把语文书和文具盒放在课桌的左上角上,在自我的课桌前坐好要求头要正,身腰直。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等待教师上课。,有了充分的准备孩子们的精神饱满,有利于上课。

2、写字习惯的培养,让孩子们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头正、身直、脚放平。教给孩子握笔姿势。

3、读书习惯。让孩子们做到开始用手指读,到之后两手捧着用眼读,有了好的习惯让学生做到有条不紊。

二、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对于一年级教材来说,资料繁琐,做到有计划的教学,需要认真的备好课,我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一年级教学目标,看好参考书,抓住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由于部分资料是幼儿学前学过的,我就适当节减,抓住没有巩固好的资料,反复纠正练习,做到有的放矢。除了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个别学生没上大班,拼音不好,就要重点辅导。一节课40分钟,中间我采用猜字谜,放儿歌,做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这就需要认真备好课。做到不打无备课仗,也适应学校随时推门听课的要求。每个小节认真的在参考书上划出,怎样教记在语文书上,让孩子们做到的我就自我先做到,做到写好每个字,我课前自我先练好写好。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兴趣教学。

有了很好的习惯,和充分地备课,还要学会放手。这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做到事半功倍,如我教给孩子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怎样预习,读熟二类字,划出自然段,把二类字圈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在教学识字,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利用人名,儿歌,等方法记住汉字,拼音教学中编成儿歌,加深小雨点的记忆,编儿歌一口咬掉牛尾巴,记住“告”。读书,容易读破句子,我就让孩子拍手读书做到不拖腔,不读破词语。兴趣教学是多年来倡导的,兴趣是很好的教师,有了学习兴趣,收获就大。我力争做到兴趣教学,每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做成教学幻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做到直观教学,生动趣味,猜字谜、做游戏,闯关,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四、采用小组合作教学。

学校在郭主任的带领下,倡导小组教学,,小组教学不仅仅管好教学纪律,还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知识学生自我掌握牢固,在教学生字时以小组探讨实际的方法,各自说出自我的方法,说出字词的意思,各抒己见。加深理解。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也做到了面向全体。培养了小教师。

五、采用激励表彰法。

在每次教学我都要认真的总结表扬,有时穿插表扬,给读书好的的,坐的好的。除了说你这个同学真棒,读书声音真洪亮,写字真漂亮,还要发给孩子小星星,攒到五个后换小红花,或者本子,小小激励调动学生的进取性。

六、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让学生读好小熊过桥经典之外,在家里我坚持学生亲子阅读每周记好1—2篇记录。坚持下来,收获较大,部分孩子能较好的读完一篇文章。对以后课文教学理解有很好的帮忙。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篇4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在地位和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范本篇5

迁移规律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举一”,学生在完成单元任务时“反三”,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但是运用迁移规律必须重视通过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迁移方向,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从而迁移出新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思维、概括能力;此外,还需要消除学习定势的消极作用,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提高迁移效果。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学习的迁移。如何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见解。

一、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迁移的方向。

要使迁移方向具体、科学、明确,首先要研究课文的教学要求在全册教材乃至整套课本中的位置,研究这组课文传授的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网络和能力训练网络中所承担的具体任务。教师在授课前如果有了这个“全局”,就能明确这一篇课文与前后课之间在教学目标上的相互联系,这样在授课前就能自觉地做好学习新知识的迁移,并为再学习、再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就是所谓纵向迁移。语文课上学的课文在内容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但是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上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师在教学新课文时,要善于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

学生在一篇课文中学到学习方法,如果在新的情境中不能够加以运用,其实这些知识并没有被真正掌握。只有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或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也就是说实现了学习的迁移,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有意义。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凡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学习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过学过,而是应该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练一练,使学生能及时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学习的迁移。

掌握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学中,就是要教会学生把某节课上、某篇课文中、某次练习时学会的学习方法,恰当地、灵活地运用到其他场合中。这样,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学习迁移的规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知识激增和信息革命的今天,知识的迁移更有着它的重大意义,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智力和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与提高地重要标志。孔子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迁移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优途径之一,让学生学会迁移,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灵魂。“为迁移而教”是有效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不需要教”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是教师实现“教”且为了最终“不教”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