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取消
9月15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1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部发布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取消,欢迎阅读!
教育部发布: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取消
在教育部今天(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全面从严治考,全面从严治招。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提出并实施“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招生禁令。持续强化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建立部、省、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配合公安部等部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高考体现三个主要转变
十年来,高考改革体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二是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三是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
高考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彰显五育并举,引导全面发展。高考命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服务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高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与高中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逐步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主渠道。
29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过去十年,教育部试点先行梯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王辉会议上表示,教育部指导各地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推进,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具体来看,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王辉表示,“有关地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考综合改革进行了跟踪评估。各方面普遍对新高考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学生对自主选课选考等改革举措认同度较高。中学和高校普遍认为这一轮改革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也在会议上表示,随着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部加快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李晓勇还表示,教育部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一方面,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各地普遍制订出台了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有序实施的原则,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广东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全面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改革普通高考考试科目组合,实行“3+1+2”考试科目组合,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从文理2种组合,变为12种选科组合,切实增加学生选择权。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钟秉林向本报记者分析认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这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们看到教、评、考、招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考试有了‘新模式’,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由‘固定组合’向‘多元选择’转变,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钟秉林表示。
推荐作文:
- ·北京交通大学最新2022秋季开学时间
- ·106个大城市名单
- ·近年考研国家线汇总完整版
- ·2022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查询时间
- ·航天工程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和要求
- ·副校长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是什么
- ·2023公积金提取政策有哪些
-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发布的内容是什么
-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_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 ·2022空军招飞对考生条件要求
- ·统招专升本哪些专业比较容易过
-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入口及直播时间一览
- ·24节气立冬传统美食介绍
- ·双十一手机价格出现先涨再降现象最新
- ·采购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
-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 ·2022年金鸡国际影展片单公布
- ·北京高考分数线2022年预测
- ·四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2年
- ·盘点吉林大学的王牌专业有哪些_高考志愿填报窍门
- ·青年大学习29期答案
- ·2024出纳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
- ·河北2022年中小学暑假安排时间表
- ·超市工作的实习报告总结
- ·中秋节国庆节放假通知10篇
- ·2022防溺水专题家长会总结心得5篇
- ·2022年青年大学习22期答案(最全)
- ·莱昂纳多为什么叫小李子原因
- ·2021年广东阳江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通知
- ·2022年辽宁高考一分一段位次表(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