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文化的历史冷知识大全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七夕文化的历史冷知识大全,欢迎阅读。
中国什么时候有了七夕和牛郎织女
关于七夕的记载,见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大东》(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上面说: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天上有河汉,看着发亮光。有颗织女星,一天移七次。虽然移七次,却不成纹样。还有牵牛星,看着像驾车。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当时七夕夜的牛郎织女还纯粹只是天上的星星。
牛郎织女什么时候成了夫妻
那么牛郎织女什么时候被人格化,而且还成为了一对夫妻呢?大约是在秦朝至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著名的古诗被编入南朝人萧统的《文选》当中(后来被选入中小学教材),总名为《古诗十九首》,据说这是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作品。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到至少织女已经被人格化了,她会织布(札札弄机杼),也会哭(泣涕零如雨),还会思念情郎(脉脉不得语)。
而牛郎织女成为夫妻的故事,也见于同时期的另外两部作品,一部是南朝梁殷芸的《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一部是任昉的《述异记》,故事大同小异: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絍。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述异记》
天帝怜悯织女独处,将它许配给河西的牵牛郎,结果织女嫁过去后,就不再织布了!哈哈哈,也是一个懒宝宝!把天帝给气的,又把织女给遣回了河东,以后只允许他们一年见一次。
另一则秦代古籍《秦简日书》里,则记录了一个更加残酷的故事,它是这么说的: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织女竟然被牛郎抛弃了三次…
牛郎织女不是来撒狗粮的,搞反了
由上面的故事可知,牛郎织女的故事其实是个bad ending,不存在撒狗粮之说。事实上,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倒霉的忌讳。
汉代《淮南万毕术》上讲到一个流传于民间的巫术(汉朝中后期特别流行谶纬之学),说是如果不想让妻子离开,就必须在七月七日这一天,把她最近一次来月事的布条烧成灰,放在门楣上,而且这事得悄悄做,不能让妻子知道。
否则,过了这一天,妻子就会像织女离开牛郎一样的离开了。在这里,牛郎织女的故事被暗示为夫妻分离。
而且至今,在传统的老黄历上,还赫然记载着七夕这一天“忌嫁娶”,跟情人节的美好期盼反方向有没有?
七夕不是情人节,是妇女节
事实上,在古代七夕不是作为情人节,而是作为“妇女节”(女儿节)来过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女孩子向织女(这个育有一对儿女的织布高手)乞求让自己心灵手巧的节日。
男耕女织在古代是最基础的小农家庭存续的形态。女人无论是待字闺中还是出嫁以后,女红始终是她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她们就在七夕这一天,向着象征巧手能织的“织女星”祈祷,乞盼自己手艺能越来越好,将来嫁了人也能让夫家满意,有一段美满姻缘。
于是在七夕这一天,最多的活动除了“乞巧”,就是“织女”们互相比试女红了。
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和乞巧节”(2008年列入),就是由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部分组成,伴以歌舞,分成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来举行的,全程提现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男人则无甚关联。
而且说起来牛郎织女是夫妻,并非情人,将七夕“夫妻相会”变成“情人相会”,怎么看也是件很牵强的事。
古代真正的情人节是哪天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情人节”,其实有两个,一个上元节,一个是上巳节。
上元节就是正月初五“元宵节”,这一天男女可以趁着看灯的机会出外游玩,结识异性。有的也会在这一天约好见面,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描绘出了这种元宵相会的情景。
另一个是三月初三“上巳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踏春。开始流传的时间和“乞巧节”差不多,也是先秦以后。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描绘了这种全城春游的绮丽风光。
和七夕“乞巧”的节日习俗相比,上元和上巳这两天的相约出行,更符合“情人节”的定义有没有?
现代七夕怎么就变成情人节了
其实,七夕成为情人节也就最近十几年的事。2001年,某家公司策划了一场七夕商业活动,从此“七夕情人节”这个概念才一年年的被热炒起来。
对照于西方的情人节,中国也要有自己的情人节,而牛郎织女的故事又是那么凄美浪漫,甚至和圣瓦伦丁的故事情节相似,于是就选定了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
这一天和西方情人节一样,要送礼,吃大餐,看电影,游玩,然后去酒店。不过比起传统,现在的七夕,只是又一个人造的“消费节”而已了。
“七夕”的几种别称
双七:这天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即两星相会之意)。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推荐作文:
- ·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10篇
- ·青年大学习第2022年第四期答案一览
- ·卡塔尔世界杯倒计时10天可以期待什么
- ·2022适合给女朋友的暖心生日祝福语精选100句
-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
- ·劳动节的由来(最新)
- ·2022年高考的志愿应该怎么填报
- ·2022上海中高考延期时间通知
-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科研工作总结
- ·2022西藏下半年英语四六级报名开始时间
- ·北京公租房申请条件
- ·销售人员的岗位职责
- ·微信农场背景图怎么设置
- ·2022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直播时间及平台
- ·2023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10篇
- ·手机充电进入个位数时代是咋回事
- ·2022暑假安全教育心得感悟5篇大全
- ·2022空军航空大学各省份分数线
- ·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增加158个新职业详情
- ·2023年公务员联考是什么意思
- ·大学生开学必备物品2022
- ·青年大学习2022年第七期答案最新
- ·2023与兔有关的四字成语大全
-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英雄事迹材料
-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
- ·2023寒假放假时间表
- ·2023年福建学生寒假放假时间一览
- ·2023年春节高速免费时间表最新
- ·业务员岗位职责与具体工作内容范文
- ·.神舟14号载人飞船心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