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二的议论文范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的议论文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二的议论文范文篇1
文明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深意的东西,它对人类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中华上下五千多年,孕育了无数的文明瑰宝。作为中国人,每天都受着中华文明的熏陶,中华文明给我的第一感觉,博大精深。
富强指的是物质文明,民主指的是政治文明,而文明在此特指精神文明。
文明是一种思想。如果说物质文明的实现有赖于市场,法制建设;政治文明的实现关键在于从体制上保证社会的和谐;而精神文明的落实则首先是人的思想方面。在中国几千年的儒教、道教、佛教长期共存,互为补充成为滋养文明的甘泉,而孔子,孟子,老子等这些众所周知的思想家,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多少的色彩,他们都是传统思想文明的创造者。在现代生活中,培育和提升公民的思想内涵、人口素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等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纵观历史的发展,思想文明在不断丰富,而我们也能从这渊远流长的文化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的智慧,使我们能以辩证的思维看待眼前的困难。
文明是一种环境,其实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生活中,会看见一些人将用完的纸巾顺手一扔,根本没有意识到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环境。以前,一个垃圾扔在路边可能十几天后也还留在原地,没有人主动去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但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颁布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人们的行为受到约束,逐渐从乱扔垃圾到遵守法规,再到主动保护环境。现在水清了,树绿了,天也蓝了。事实证明,环境可以改变我们,但首先要靠我们用双手来改变环境。
文明是一种行为。文明可以大到治国,安家,平天下,小到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动作。简单来说,微笑也是一种行为文明。著名画家蒙娜丽莎的微笑则是典型的代表。她的微笑中透露着神秘,睿智,慈祥。文化是丰富的。在今天,当我们与别人打招呼时,也总要面带微笑,以表对别人的尊敬,可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文明是一种力量。一个文明的强国不用自我标榜强大就可以让世界各民主感受它的伟岸;一个民族也不用自我标榜昌盛,他的文化自然传遍每个角落……文明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从来都是不言而喻的。对我来说,文明就是一种威严,一种力量。不会因为你视而不见,充而不闻而忽视它的存在。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我们应该传承发扬。让中华文明成为祖国崛起的坚强后盾。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让世界刮目相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会再次引领世界!
高二的议论文范文篇2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们有的晶莹透明,有的浑浊不堪;有的缓缓流动,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云。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启示,使我们的心灵也如水一般清明。
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让人们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这些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前人对后人的期望:要珍惜时光。是啊,拥有无限生机的我们,若不趁着这逐渐流逝的大好时光奋力一搏;又更待何时呢?
俯首注视那被雨水打上小孔的石头,让人们体会到了水滴石穿。这其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是由量的慢慢积累才导致最终的质变。设若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一夜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或是让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瞬间变成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再或是让一个双眼残疾的人一眨眼间变成一名100米运动员等等,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难以相信。因而凡是要想获得成功的人必须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时时牢记“水滴石穿”。
倾听那春雨水滋润万物的声音,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空灵。那一丝丝轻盈的细雨犹如淘气的精灵,伴随着微风,轻轻地跳到树叶上、花丛中、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听的人的心中,让人联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雨声在喧嚣的生活中为我们平添了一份平静、一份空灵。
凝望那汹涌澎湃的波涛,让人们感觉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那激荡的海水中,蕴含着大自然雄伟的力量,同时也教会了人们:应该奋力拼搏,不管有任何艰难和阻碍,只须尽自身全力去搏,便无须遗憾了。正如汹涌的波浪无所顾忌地向海边的岩石打去一样。
总之,水无时不刻地在向人们启示着什么,水给人们的启示有很多很多。而在这其间的启示,惟有用如水的眼睛和如水的心才能找到,才能感受到。
凡事皆有度
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
国内有谚“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
这些民谚都是在讲“度”的。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是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人生活在“度”中。我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例如喝酒,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过度就要出事了,轻者出洋相,重者伤和气,更有甚者伤身体,误正事。
例如说话,说话也有度。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拉格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哪能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谦虚是大家公认的美德,谦虚指不自满,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过度谦虚则变成了虚伪。明明学富五车,非说自己孤陋寡闻;明明硕果累累,非言乃雕虫小技;明明能担负重任,却几番推辞,称自己无德无才,只可干点小事。
勤奋是美德。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事业心强是好事。但是,人做事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弦绷得太紧就容易断。每天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应当有度,否则适得其反。带病坚持工作,精神虽可嘉,但不足取。没有条件不说,有条件为什么不去看病治疗呢?有些人以透支生命去赚钱更是本末倒置。
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例如对真的理解,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真。不及,真的不全面,过了,超过是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怎么才能使问题看得客观、合理呢?除了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外,就要对问题的注意视点以合理定位。找准视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质量。
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娇惯子女不是真爱,救济贫困的人当然值得赞扬,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强,助人脱贫。行善有范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有“度”才有“和谐”。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和谐之中。一开始,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认同。把自然当作主宰自己的主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而后,人类壮大了,先进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财富,这又是认识上的另一种无度。人不应当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适度。
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度”并不损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过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安度过人生。处事之道难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适合自己的成才环境,命运之神才会光顾。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有人认为立志是人生智慧。不错,大志酿就气魄,大志磨砺意志,大志炼就恒心,志向存于高远方成大器。
高二的议论文范文篇3
雨后初霁,心与天空一样澄明,细细品味宋词的字字珠玑,又是何等酣畅淋漓!
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是母语带来的美感与享受。
我们应该远离多元文化的浮躁,回归母语的本源,灵魂才更加充实自然。
母语是我们最初的语言,如同母亲的乳汁般滋润心田,哺育灵魂。母语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对国家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个喧嚣纷杂的时代,我们开始崇尚新潮的外来词汇,“酷”、“卡哇依”声声入耳,最传统而最丰富的母语却淡褪了视线,我们开始趋之若鹜地报考托福雅思,报名的队伍蜿蜒数十米,而母语的等级测试却鲜有出现。
武汉某重点高校曾有规定,报考研究生者必须背诵《论语》《老子》,因为这虽似艰深难解的古文却包含了儒道思想的精髓,此举一出,好评如潮。
真正掌握了母语,回归母语经典,文化的火种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的灵魂将更加充实和美丽,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双璧,盛唐两宋的诗词雅韵,明清的小说散文,都源源不断地为精神注入营养。“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贤者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缱绻情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难酬;“苍山负,明烛天南”的瑰丽风光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深处。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一样跟上时代的节奏,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正向世界展示焕然一新的面貌。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加大推广汉语学习的力度,在法国,汉语已将成为第三多的选修语种。那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否应更重视母语的学习呢?学习母语,更能促进对外来文化的学习,更能融入全球的趋势,展望未来,博览古今。
回归母语,我们将传承文化,提升灵魂,紧随时代!
拨开浮躁的乌云,母语将展现一片明朗的天空。
高二的议论文范文篇4
一缕阳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给人如春般的温暖。那火红炽热的太阳啊,便是这温暖坚实的“底气”。一棵大树,纵使季节轮回,也依然固守家园,不畏风霜雨雪,依然枝繁叶茂。那土地里粗壮的根系,便是大树硕果累累的“底气”。“底气”,是一种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它总是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最危险的时刻,发挥最强大力量,是人生最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透过历史的风尘,“底气”中的自信与力量不断留驻在中华文化的画卷纸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这一杰出的变法人士,在维新变法失败的那一刻,当看到不断地有变法人士退缩的那一刻,当朋友劝他赶快逃跑的那一刻,他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底气:“各国变法无不流血,唯中国不是如此,今天我就要以我的鲜血警醒世人……”他那充满“底气”的鲜血,永远闪耀在中华历史的星空之上。他那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了人生最响亮的呐喊!
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刘伟,在一次触电事故中失去双臂。在他痛苦迷茫之中,是对生命渴望,是生命中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底气,将他拉到另一个起跑线,不知疲惫地刻苦训练,付出比常人超出多少倍的努力,他终于参加了残运会游泳比赛并获得了奖牌,就在他信心十足,向残奥会冲刺时,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个致命的玩笑——他得了过敏性紫癜。从此,他与游泳比赛再也无缘,多年的努力和梦想化为泡影。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底气”,让刘伟又一次站了起来——用脚趾弹琴。常人双手弹琴都得付出努力和艰辛,十指不分丫的双脚能行么?又是他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底气”,让他在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就弹出七级钢琴师的水平,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无臂钢琴师。也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当命运缚住了他的双臂,他却为梦想插上了翅膀,那变幻的琴声,是他努力飞翔的旋律。
是谁,弹出世间之绝唱?是那位双耳失聪的巨人!拥有底气,灵魂得以升华!
是谁,吟出千古之篇章?是那位自由潇洒的诗仙,拥有底气,心灵得以自由!
是谁,成就昌盛之王朝?是那位忍辱负重的小卒,拥有底气,生命得以永恒!
“底气”,这个生命中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一旦迸发,就会像蛟龙掠过小河浅滩,到浩瀚的海洋里击水三千;就会像大鹏掠过平地低谷,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
拥有底气,创造辉煌!
高二的议论文范文篇5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了寻找那种被世人所定义着的幸福,我在通往梦想的旅途中寻寻觅觅,错过了无数美丽的风景与停泊的驿站。但始终坚信只要能拥有一次轰轰烈烈、举世无双的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身心俱疲,直到蓦然发现人性也有丑恶的一面,直到忽然明白我所追求的东西并非是我向往的,我才真正开始去思考—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之类的吗?我陷入了一度的迷茫和绝望之中。
直到我品读了余华的大作《活着》,居然产生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我才意识到我开始明白活着的真谛了。
《活着》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位叫福贵的富家少爷,先是把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气恨而亡;接着他不幸被国民党捉壮丁历经死难而幸免于世,但母亲却因病去世;在接着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儿凤霞产后的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继而女婿二喜工伤而亡,外孙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了;最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当生命中异常珍贵的温情随时间的流淌被死亡一点点撕得粉碎,福贵自始至终选择坚持与忍受。虽然他无力拒绝生活赐给他的每一个苦难,但他能够把他们看成检验灵魂深度的考验,他能够凭借自己生命的韧性和顽强去坚持努力地活着。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民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他一样也承受着家人都先离他而去的巨大悲痛,但他依旧让自己的生命站立着,没有倒下。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挫折与苦难,选择勇敢面对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毕竟,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或着。
余华在书中告诉我们,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确,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等都是因为“活着”才能像花儿一样绽放。人也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才有希望,才能创造奇迹与辉煌。
行走在生命的消逝中,我不再迷茫,也不再绝望。即使这片土地上不曾留下一丝我的痕迹,但这又何妨?重要的是我已经走过。
推荐作文:
- ·暑假日记600字初中10篇
- ·有关于战争的现代诗词
- ·初一大扫除作文600字
-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好看简单2022
-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七篇
- ·关于奋斗的分论点议论文优秀作文
- ·冬季防火作文600字
- ·历年高考满分议论作文800字5篇
- ·初中生九年级必读书目
- ·走向新高二的作文
- ·平凡之美议论文作文
- ·2022描写小雪节气的古诗句15首
- ·初心创新自强高三作文5篇
- ·2023寒假日记300字10篇
- ·圣诞树一年级作文
- ·初中写景600字作文大全
- ·高考备考满分作文
- ·2022上海高考满分作文10篇
- ·青年有担当高三作文600字
- ·写给亲爱的祖国的一封信10篇
- ·高一我的好朋友作文800字
- ·谈论未来初二作文5篇
-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 ·高二元宵节满分作文5篇
- ·仙人掌初三说明文600字
- ·关于感恩节作文500字左右10篇
- ·宝贝早安的暖心祝福语录
- ·我的暑假生活日记十篇
- ·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
- ·关于难忘的圣诞节个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