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残奥会项目残奥高山滑雪规则介绍

时间:2022-03-14 12:53:32 | 来源:语文通

冬残奥会每四年于夏季奥运会后举办一届,至2020年已举办16届。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冬残奥会项目残奥高山滑雪规则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冬残奥会项目-残奥高山滑雪

项目介绍:高山滑雪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运动。运动员需要同时掌握速度和敏捷来完成比赛,下坡时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左右。

项目描述: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分项共有5个,分别是: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和全能,每个分项都分为站姿、坐姿和视障3种类别,男子、女子项目设置相同,共计30个小项。

比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延庆区西北部小海陀山南,将作为高山滑雪比赛场地,距离延庆奥运村8千米,行车10分钟,距主媒体中心106公里。赛场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提供观众坐席4800个和站席3500个,将举办残奥高山滑雪的比赛,产生30枚金牌。

残奥会运动员级别介绍

为了体现公平竞赛的原则,以及选手能够与残障种类及程度相似的对手比赛,不同障碍程度的运动员将被分入不同级别进行比赛。因此,每个残奥会项目都有自己的分级,总体上的障碍等级可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视觉障碍、脊椎神经损伤、学习障碍(简称智障)以及其他障碍。

残奥会比赛项目中,运动员的运动级别以一个英文字母加上一个双位数字组成。英文字母,则纯粹代表比赛的项目,比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

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字代表视障类别。“2”字代表智障类别、“3”字代表脑瘫、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字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及“5”字代表脊髓损伤及部份轮椅组的类别。

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于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低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因此较高数值的残疾运动员,于竞赛中较少因残疾引致的影响。

在视力残障类别中,11级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级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11级的比赛需要领跑员及戴上眼罩,而12级比赛的选手亦可要求领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