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3-10-24 14:38:57 | 来源:语文通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最新10篇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如何写?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1】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早在千年之前,香山居士便以一首《忆江南》,赞叹讴歌杭州之美。人们到江南,也总忘不了前往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走一遭。而现如今,早已闻名中外的杭州,将再次吸引万众的目光,向世人展示它独有的体育风采和精神面貌——第19届亚运会将在中国·杭州隆重举行。

瞧,你们快看!钱塘江南岸,一朵绽放的“白色莲花”与杭州老城区正隔江相望。这就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标志性场馆建筑——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场馆屋顶有28片花瓣和27片小花瓣构成,远看好似一朵绽放在钱塘江畔的“莲花”,十分动感飘逸。这磅礴大气、匠心独具的外观设计,美如仙境。

“莲”是最具杭州特色的元素之一,就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也采用了莲叶主题,取名“莲莲”。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身姿轻盈、体态优美、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绿的“莲莲”,正从西湖的烟柳画桥、十里荷花深处走来。“莲莲”寓意大气开放、热情好客。这和谐开放的人文寓意,美得妙不可言。

随着亚运会倒计时钟声逼近......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有夜以继日紧张训练的运动员们,有不辞辛劳排练的开幕式演员们,还有为亚运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 我想了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能为亚运做什么呢?

我想用心学习,每日进行晨读,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学以致用成为一名合格的亚运“小志愿者”。在亚运到来之际,奔赴杭州,为杭州“代言”,争做中国的“形象大使”。能用流利的英语向来自世界八方的外国友人介绍拥有这有上千年历史的八大古都—杭州,介绍美丽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西湖,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还有素有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庄严肃穆的灵隐寺,承载着动人故事的雷峰塔......让远在中外的更多友人都认识杭州,了解中国,赞叹东方的美。

我想在班级发出呼吁,让同学们手拉手·心连心,一起行动起来。坚持每日阅读打卡,增加阅读量,学习亚运知识,了解亚运历史,领会亚运精神。在日常阅读学习时积极开动大脑,拿出书包中的纸,提起手中的笔,让一个个心灵发生碰撞,记录点滴,汇成一句句心得,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

我相信,本届亚运会一定更具有特色,悦动不息的亚运之火将点燃我们周边每个人,将永远激励我们超越自我,挑战未来,书写光荣,创造辉煌。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2】

犹记得08年的那场盛世,举国狂欢。

我们高呼:“给北京一个奇遇,还世界一个奇迹。”

犹记得,08年,我六岁,那天的天很沉,我坐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看着那发黄的悬挂式电视机,画面断断续续地播放着:飘扬神采的国旗,格外响亮的国歌,无数人激动的笑脸,以及那令人骄傲的金牌,仿佛都光芒万缕。而这一切一切的背景,是北京,是中国,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一旁的母亲突然紧紧抓住我的双手:“女儿,这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国家啊……”六岁的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欢呼,在沸腾。“one world,one dream”的呼声,至今仍在我的脑海回荡,它好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在这片融汇了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上,扎根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那年,奥运会正式进入了北京时间,这一刻所有的时间都属于中国,这是属于华夏的篇章,这是属于世界的盛宴。

撷一支绿色橄榄,奏万古华夏乐章!

18年,我十六岁。这十年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全新涌现,甚至在题海中都可以看见有关亚运的信息。知当年那令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欢呼的飞人刘翔已不再,即使腿伤复发,却依然加持跑完全程,给予对手最好的尊重,守住自己在这赛道上最后的骄傲。这是怎样的一种令人佩服的毅力啊!而16年女排的胜利更是让我们知道有一种精神叫做“女排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绝不服输的冲劲是我在中考时最好的药剂。不服输,不放弃,不后退。她们为我们呈现出了最为精彩的中国精神。青史笺上,为她们永刻这一幕荣光。

22年,我20岁,那是我的未来。时隔十四年,5110天,122640个小时,从北京到杭州,1272.2公里。亚运的圣火将在杭州点燃,亚运会正式从雅加达时间进入了杭州时间,圣火在心中燃烧,希望从手中诞生!我为我身为杭州人而骄傲,我为我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也许现在我还无力为亚运做点什么,但是现在的我能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可以在22年,在我的故乡,在这场亚运会上,做一名志愿者,和其他同伴一起,代表我们的故乡,成为祖国最美的原风景。

运动让我们强身健体,而亚运教会我的,则是一种精神,永不言弃的精神。十载迎风霜,可驱指上寒的坚毅在这十年的渊缘中,无论在何时、何地,每当看见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最苍穹闪耀,看见运动员手臂上同样鲜艳的国旗时,我内心的血液便开始沸腾,那是荣耀,那是自豪。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中国人的血液吧!

曾好奇问过siri一个问题:

“siri,你知道什么是荣耀吗?”

“人言可畏,天花乱坠。”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3】

亚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亚洲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之一,素有亚洲奥运会的美誉,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它吸引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体育精英,展现了亚洲体育的最高水平。这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的展示,更是亚洲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大节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因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即将举办第19届亚运会。杭州亚运会将有来自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参赛队伍,他们将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

杭州亚运会的意义不言而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促进亚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之一,拥有众多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亚运会是一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其主要特点之一。通过亚运会这个平台,各国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二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杭州亚运会是中国举办的又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和参与。这将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形象、传递文化、表达友好的一次机会。三是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杭州亚运会将展示亚洲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会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通过亚运会这个平台,人们可以了解亚洲各国的体育文化、历史和传统,增强对亚洲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杭州亚运会也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盛宴。在这个舞台上,各国代表团将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同时,亚洲各地的艺术家、音乐家、舞蹈家等文化人才也将齐聚杭州,共同展示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同时,作为东道主,杭州也秉持环保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筹备过程中,组委会注重场馆建设和设施的环保性,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推广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环保理念,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杭州亚运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它将为亚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期待着这次盛会的到来,能够见证中国举办又一国际性体育盛会的壮举!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4】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1亿多人次组成的“数字火炬手”“弄潮儿”踏着钱塘潮涌,缓缓跑过会场,与主火炬手一起点燃了“潮涌”主火炬塔,成为亚洲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时刻。本次亚运会展现了浪漫绝美的东方之美,也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体现,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涓涓细水”,我们要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做到守正创新,点亮文化灯火,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奔涌成潮”,融入时代潮流。

相遇交融,推陈文化跨界,激扬“文化传播”活力 。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遇,带来的不仅是两个世界的对冲碰撞,更是文化的交融和翻新。跨界,这个在时尚圈追捧多年的词,放在文化领域便产生了磁场效应,让传统文化换发“新”的时代光彩。前有“考古盲盒”、故宫文创、博物馆文创等带动“审美的狂欢”,让传统文化的美“触手可得”,后有“酱香拿铁”引爆潮流,让传统酒文化进入年轻群体的视野,依托现代文化的媒介,传统文化从书中的文字变成手上的饮品,从古典的讲堂进入百姓家,不仅是“庄严”“醇厚”的代名词,还可以变得“潮流”“吸引眼球”。

探源寻脉,深挖文化底蕴,厚植“文化自信”沃土。“茅台冰激凌”“酱香拿铁”的爆火,源于跨界的品牌自身实力强大。近日《长安三千里》的爆火,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到盛唐风采,领略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滚滚波涛,有三皇五帝的开天辟地,有春秋十国的逐鹿天下,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盛唐繁荣,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边塞磅礴。在中华文化千年历史底蕴背景下,我们要珍惜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立文化自信于心、文化传承于行、文化创新于脑,挺起民族脊梁,与文化携手前行。

守正创新,变通文化表达,提升“文化传播”质效。“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发芽”。当传统“白酒”融于现代“咖啡”、古老雕花工艺刻在口红膏体上、敦煌文化遇上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穿上了“时代新装”,赢得“火出圈”的流量密码。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当古代文物碰撞舞蹈艺术,“以古人之境界,开今人之生面”,要做到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有鉴别、有扬弃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避免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水乡杭州是一幅色彩鲜艳的水彩画,更是许多人心中一个风光旖旎的梦。

9月,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将要迎来一场国际盛事——杭州第19届亚运会。身为浙江人,我感到既兴奋又骄傲,心潮起伏间,我多想化身一名志愿者,向各方来宾介绍她的美丽和精彩。

不必说古朴典雅的拱宸桥,雄伟壮观的雷峰塔;也不必说湖光潋滟的西湖,芦花摇曳的西溪湿地;单是良渚博物院里那一枚枚精美绝伦的玉琮,就让人啧啧称奇。

梦回良渚,我仿佛看到,在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里,勤劳智慧的良渚人在山林间建造房屋,在溪水边炼制陶器。他们用非凡的想象使平凡的玉器焕发出华丽的光彩。凑近细看,那晶莹剔透的玉石上花纹密布——长久的刻画,精心的打磨,那是先民对艺术的膜拜,更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让我们迎着朝阳去到武林码头,乘坐漕舫游览京杭大运河,听导游介绍悠久的舟船文化,欣赏白墙黛瓦的富义仓,遥望古色古香的香积寺。下了船,你可以踏着青石板,走进蜿蜒狭窄的巷道;你可以换上一袭旗袍,摇着丝绸扇,拍摄一张复古的照片;你还可以坐在郁郁葱葱的古树下,看着夕阳落下斑驳的光影……

我还将邀请你去亚运会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看一场灯光秀。白天,从这里不仅可以远眺钱塘江的秀美风光,还能一览大小“莲花”和江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想要挥洒汗水吗?我可以领你去到另一座亚运场馆——黄龙体育中心,那里的足球场拥有上下两道环屏,在智能空中跑道上跑上两圈,更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亚运会可谓是一场国际盛事,它不仅是亚洲区域内的竞技比赛,也是一次区域文化经济交流、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盛会。它的背后凝聚着祖国的力量,展示着中华民族拥抱世界、拥抱梦想的博大胸怀,也传递着国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许。

谈笑间,三个可爱的亚运吉祥物正向我们飞来,它们是代表勇往直前、乘风破浪的宸宸,代表把握当下、沟通世界的莲莲和代表展现文化自信、创业精神的琮琮,快快拉住他们的手!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让我们相约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6】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简约的一线潮、精致的鱼鳞潮、灵动的交叉潮……受江口约束,汹涌的潮水奔腾路上拍案而起,形成了变幻莫测的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江潮最为壮观,“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继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是宋代文人周密笔下的钱江潮。钱江潮自古以来,以其江河文化的特有魅力,让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传诵美丽诗篇。而今天的钱塘潮,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孕育了顺应时代、锐意创新、勇立潮头的“弄潮”精神。

观“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悟主动作为、顺应时势的勇猛精进之精神。“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百年前于海宁观潮后的体悟。“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这是国家领导人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致辞中引用的古语。中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再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走出了一条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的光明大道,同时积极作为,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时代大潮奔腾不息,唯有顺势而为,才能扬帆起航。

观“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悟锐意创新、勇立潮头的开拓进取之精神。从“八八战略”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再到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实现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蝶变。从开幕式推出“数字火炬手”,到探索使用5.5G新技术、创新外币数字移动支付,再到打造“云上运动会”、推出智能驾驶复兴号亚运高铁……杭州亚运会实现首推、首创、首用多项科技应用。守成者没有出路,开拓者才有未来。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唯有勇立潮头乘风破浪,才能走在前列行稳致远。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7】

我们扫开阴霾,扬手一挥,便现出了蓝天白云。从原来的车水马龙,到现在的井然有序;从以前的高端出行,至现在的低碳出行。我们杭州付诸努力争取这个珍贵的机会,为了华人与外国友人有更好的体验,已经决定将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40%~50%。这是我们杭州的责任更是中国的担当,为向绿色亚运迈进。

我与亚运有个约会,2010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电视机前,看着令万众国人瞩目的亚运会。当时的我还只有八岁,并不深入了解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国荣。我在迷糊中沉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现在唯一留给我的是脑海中星星点点的残影,那时候的天很蓝。我还记得全家人甚至全国人民很激动。

等我再大一点,我知道广州是中国第二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第一个是北京,那时的北京天应该也很蓝吧。时隔整整二十年,这亚运会的火炬传回到了广东人民手中,这代表了一份责任,更是信任。因为我与亚运有个约会,从那时我就怀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势必让它再次重回中国。重燃我错过的国荣。

未来的四年之后,幸运之神又光顾我们华夏大地,则是我们中国第三次蜕变。时隔十二年,中国渐渐走向世界,去为自己铺平前方的道路。我们一直严苛地要求自己,如果我们是一个气球,他会要求我们去完成一个漫长而又紧绷的释放。我们不断紧致自己,是为了让周围的事物减少收到我们的冲击。

我喜悦的是我马上要做亚运的小主人,我兴奋的是我在幻想是否能有一个做志愿者的机会。我愿清风伴我,让我的热情,在杭州,在晴空,每天放送;我愿与亚运同行,手心相印,传递热情、语文、礼尚。就算是大地的服务者,也有他最恳切,最文明的语言。

亚运会在一步步迈向世界,向世界展现活力亚洲,有漫长的二十年,有极大突破的十二年,这些都在一步一步的记录我们的成长。中国不再畏缩,而是选择了惊天动地的出场。

在我眼中,亚运是蓝色的:有蓝天一样的澄澈,有大海一样的广阔和高深,是没有接受过任何事物倾吐的那般纯净;亚运是绿色的,有“野火烧不尽的”的坚韧,有绿意盎然的生机,有着最亲近大自然的肤色和呼吸;它又是火红和洁白的,他被寄予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又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忍侵犯的。让我们携手来为这人人珍视的约定来尽一份绵薄之力。

城市里的车流量一如既往的川流不息,但是却少了拥挤的车辆和废气。中国的科技发展制造了新能源商品,用最亲人的材料代替了我们身边的“闪电”杀手。租赁共享车,慢慢地成为了我们之间的潮流,一切用心无尽于此。随着__年的步子,全中国人民加快了步伐,忙碌了生活,但是却也美化了笑脸。我爱你不仅是因为你从世界走来,而是在2010年确认了眼神,那时是我们对你的拥有。

让我们牵过五福娃的手,去拥抱下一站——杭州。不论你来自哪里,让我们释放能量,让杭州流光溢彩。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8】

一团灼热的火球淌过一个个勇士的灵魂,慢慢靠近那圣洁的火盆,相拥,便带来了熊熊烈火,带来了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它将天空染成红色,金黄色的火星在天空跳动,天空将大地照耀成红色,辐射至世界各地。

2015年8月17日中国奥委会向亚奥理事会正式递交了杭州代表中国申办2022年19届亚运会的意向书。

2015年9月16日13点03分,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第34届代表大会上,在经过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的投票后,亚奥理事会主席支哈迈德亲王郑重宣布:“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作为唯一申办城市,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之后,中国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

2018年9月2日,在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杭州作为下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参加接旗仪式,亚运会将真正进入“杭州时间”。

多少个风风火火的日子,多少次风风雨雨的磨练,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等待,终于让杭州等来了这一天,它必将让历史记住,它必将刻在每一个杭州人的心中。这一天,是充满荣光的,这一天是值得骄傲的。

在__年,亚洲各地的参赛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欢聚杭州,他们可以坐船游览西湖,不用担心不认识景点,因为许仙和白娘子会为他们娓娓道来自己的唯美故事;他们可以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河坊街之间,不用担心下雨,因为在某个转角,便能遇见共享雨伞,陪他们漫步雨中的武林;他们可以拿着一部手机尝遍各地美食,不用担心人满为患,因为互联网可以为用餐保驾护航。

逛了一天的街市想必也有些困乏,第二天便可以去看看“倾城春光,终只是繁华过往”的浪漫郁达夫;拜访“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先驱龚自珍;请“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的丰子恺指点画技。先别着急回去,或许还可以去瞻仰瞻仰“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钱学森老先生。

活力四射的体育迷们,他们的足迹一定不会止于这些地方,提前游览亚运会场馆必不可少。

杭州奥体博览城,将成为杭州__年亚运会的主场馆。杭州奥体博览城核心区占地154.37公顷,建筑总面积272万平方米。八万座的主体育场和一万座的网球决赛场通过平台相连。其中,外形犹如一只”莲花碗”的主体育场,根据奥体博览城紧邻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充分运用江水源热泵技术来调节主体育场和体育游泳馆的温度,达到节能低碳的目的。

另外,围绕“互联网+体育”这个概念,“智能亚运”可望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实现赛事报名、服务的智能化等,如通过互联网的“一键通”,运动员在出征前就能准确了解组委会提供的宾馆、交通、接站、志愿服务、赛事编排等信息。

而这次亚运会的会徽,则以“潮涌”为中心元素,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这也充分体现了杭州的创新活力和“弄潮儿”精神。

历史的风霜磨砺着一个民族的铮铮傲骨,岁月的雨雪锻造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灵魂。我坚信,在杭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汗水,我们的智慧,必将使__年第19届亚运会呈现出最辉煌的一面。

让五星红旗屹立不倒,让亚运精神挥洒神州。

我与亚运会有个约定!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9】

青春是人生中最复杂的一味调料,尝起来却毫无违和感。——题记

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在2018年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四年一届的亚运会如今竟已过去了73年,它没有悠长的历史,但却使我们全亚洲人民为之骄傲,谈起亚运会,亚洲人民都会心潮澎湃。

2023年,亚运会将于杭州开幕,这是巨大的荣耀。谈我对亚运会的理解,不过是“四年一届”、“亚洲国家”、“为国争光”几个词眼而已,事实上,我觉得这几个词也能向人们介绍什么是“亚洲运动会”。但每当看到中国运动员在场上奋力奔跑、挥洒汗水,最终站在最高领奖台,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耳边围绕着听了十几年却永远也不会腻的熟悉的国歌,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唱起国歌。

还记得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参加了第三届奥运会,却颗粒无收,被很多国家称作“东亚病夫”,这无疑是一种歧视。那时,各国报刊上还贴了挂着长辫子,穿着长衫且骨瘦如柴的中国人背着鸭蛋的漫画,讽刺中国人。

但过去的就让它成为过去,历史警示着我们要发展体育,《精武门》中曾有这样一段,陈真背着写着“东亚病夫”的招牌到日本的虹口道场,并踢碎他们的招牌,打得他们无处可逃。中国俨然是一颗冉冉雄起的红星,是正值青春,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

我们也正处于花样年华,却总要被贴着青春叛逆的标签,陷入青春期苦恼的黑洞。这是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和思想的时期,在学校我们不断学习爱人、爱家、爱国的思想,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拥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春,会钻入牛角尖、陷入悲伤,当然也会偶尔做做白日梦,想想自己美好的未来,怎么做世界的英雄,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不仅是我们,运动员们也有他们的青春,也许跟我们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他们从小被送往专业体校训练,幼小的他们不懂什么远大的志向,他们身上寄托着的,是家人的希冀,国家的期待。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我没有经历过他们训练如何痛苦,小时候总想,他们的课程只有半天,而我们却有一整天,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业越来越紧,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全国有几亿的学生,运动员比起我们却少之又少,他们竞争的压力又怎会比我们大?

现在想到小时候愚蠢的想法不由得笑出了声。自从表弟三年级就被送入射击军校以来,不过才过了一个月,听家人描述那里的生活,才感慨颇深。原来三年级才去已经算是很晚,更早的有幼儿园就送入军校训练的,为了培育未来的栋梁,老师和教官们也都花了很多心思,从小,他们的梦想就是一心训练,待到练成之时,参加国际运动会,为国争光。

我们的运动员们,他们少有自己的心愿,梦想就是为国而“战”,冲着每一个金牌出发,四年才一届的亚运会,他们一生训练,又能参加几届?要不了多久,就将退役,不是人人都能夺得金牌,他们却仍然为此献出最宝贵的青春。

短短几年的青春里,我们为学业奉献,而他们则为运动奉献,我们终将走上社会,选择自己的道路,他们却只能沿着这条路,一直一直往下走。但他们无悔,只要能见到自己的国旗缓缓上升,多少失去的汗水和受过的伤,都可以抛在脑后。而我们也应该无悔,为了自己而努力学习,挥霍青春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愿意做的事,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高中生杭州亚运会心得体会【篇10】

红日初出光灿灿,千山万壑赤焱焱。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题记

荧屏里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如同浪潮一般澎湃,屏幕外的人们也是一片沸腾,大家都在庆祝着杭州申亚成功这一荣耀的时刻。我也难掩内心的激动,抬头望向窗外,月色正好,像清澈的流水静静地流淌,轻敲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众人皆知的喜悦。这些纯粹的欢乐,悄悄地攀爬到天际,再一次的把月夜渲染的更加美丽。

我决心要出去走走——或许只有散步才可以安抚心中的亢奋。面对如此盛事,这曾在一万六千五百九十六平方公里上的英林豪杰,也会为此“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吧!

夜已入深,天上的黑色开始凝结成团,滑落至地上。此刻风来忽去,托起我身边一座竹林,奏起萧萧瑟瑟的琴弦之乐。淡淡的摩挲之声,像炽热的海浪刚刚消褪,只留下平静的潮滩。这次杭州申亚成功,却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古老而又不拘一格的城市,该用什么来绽放属于自已的亚运会呢?

这样想着,突然,清风徐来,把一个人影送入了我的眼帘,他漫步于河岸旁,即便是白露横江,也遮不住方瞳正碧貌如圭的他的豪情潇洒,他见有人窥访,便甩开袖子,踏步走来。此时月于东山之上,正值盈亮时分,我才看清这位头戴子瞻帽,脸上繁须缕缕的观赏者,他笑道:“来者可是客?”我答道,“先生深夜徘徊至此,可是有什么念念不忘的东西?”他笑盈盈地捋着胡子,手摇羽扇,指向身边的流水,“我闻此地将有一盛事,届时千万之客人都于此博弈竞技,我正思忖能否为临安献力。”

我顺着他的手望向河流,那河流绵延不断地穿梭在竹林中,却从未有过疲累。“子瞻不才,客请看,”他摇动着羽扇,轻轻挥舞出细风,“虽说逝者如斯,但只需以不变者而观之,则万物皆用之不尽。你看这流水和清风,都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我闻如今大破大立,这般伟宴,难免污流霾走,如此天物,切勿暴殄!”

我闻言答道:“子瞻不必烦忧,‘绿色、节俭、智能、文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绿水青山是我们永远的宝藏。”此刻,竹林里传来一阵低呵浅唱的风,拂过我二人的身边。子瞻听罢,叮嘱务要践行,礼数过后,向我告辞,这竹林,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也罢,虽说黑夜浓稠到可以挤出水来,但梦中的盛典,却有了几分模样。

我转身,打算打道回府,可层层叠加的调皮夜色乱了我的眼,东一步北一步,终究迷了方向,竟到了一座祠堂前,虽然祠堂已然破旧,但保存在其中的浩然正气,却在千百年间没有消散。

我推开门,走了进去——木门发出嘎吱的声音,像是告示主人有客人来访。

我走进正殿,面前有一个人背对着我,虽看不到脸容。但他身着一身戎装,持长枪不倒。

他说,“此地会有一大典,何如?”

我点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此等盛事,大哉美哉!只可惜,吾恐劳民伤财。”

他说话之时纹丝不动,但在说出最后四个字之时,他的身体发出了微微颤抖。

“于将军不必担心破费国力,这是绝无仅有的机遇和挑战,买椟还珠之事不会再有。”

“如此甚好,甚好!博弈比拼,胜负最为关键,但切记,此为礼仪之邦,待客为重,吾等华夏子孙,要尽显文明风度。”

说罢,他挥动起手中的长枪,喊道: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我走出祠堂,此刻梦中的盛典轮廓已逐渐清晰,月亮被乌云遮住,路途看起来朦胧而又遥远,想必回家路上,少不了流汗和摔倒。那又怎样?我轻哼一曲,向充斥着希望和美好的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