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500字(最新6篇)

时间:2023-07-24 08:26:19 | 来源:语文通

今年6月1日以来,南方强降雨不断,多地降水量破纪录,河流超警、汛情严峻。下面是虎知道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500字》,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

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地暴雨频发、洪水汹涌、防汛告急。

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防汛抗洪中,涌现出一批凡人英雄。18岁的小伙周亮宇,推迟了自己的毕业旅行,高考结束第二天就走上防汛大堤,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防汛志愿者。周亮宇表示,自己要一直坚持到防汛结束,把这段经历当作送给自己的成人礼物。他,用奉献诠释自己对家园的热爱;1998年被解放军救回家的小女孩汪晗,如今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自愿报名上堤守护自己的家园。她,用感恩之心守护共同的生命之堤;军人出身,曾参与1998年花莲湖抗洪的夏德勤,年初还在火神山医院艰苦奋战83天,如今又活跃在武金堤,成为守堤队伍中的一员。他,用初心筑就平安之堤……不畏风雨,逆行而上的他们,用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同舟共济的民族大义。

没有生而无畏的英雄,只有选择勇敢的凡人。江西省九江市江州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公开信,呼吁乡亲返乡抗洪,数千游子应召而归,“洪水不退,江州儿郎不走”,这句话代表了无数江州儿郎共护家园的心声;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广场舞大妈变身抗洪后援“阿姨团”,全力协助防汛工作,为修堤抗洪尽自己的一份力量;23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中,8人参与过援建火神山医院。如今,他们又登上武金堤……心怀家国,闻“汛”而动,他们是普通人,但他们不约而同选择深入防汛救灾第一线。家国情怀镌刻在心,这是我们战胜疫情和洪水的重要精神力量。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抢险的人民子弟兵,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争分夺秒。和幼童相视一笑的抗洪战士,被浸泡得发白的一双双大脚,泥泞的双腿,令人心疼的睡姿,他们无愧“最可爱的人”的称号。为抗洪一线子弟兵送去爆米花的奶茶店,让兵哥哥在休息时也能甜到心底;为抗洪战士缝补衣服的学校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与谢意。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有一种力量,在患难与共的风雨历程中凝结而成,那就是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军民鱼水情的画面让人心里很暖,同时带给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洪水无情,却抵不过人们齐心协力、共抗洪流的热血与激情。

一声呼唤背后的回乡驰援,是同舟共济的家国担当;无数普通人的挺身而出,是不畏艰险、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本就是一场硬仗。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面对洪水,我们亦是如此。戮力同心、全力以赴、协同作战,形成抗洪抢险的强大合力;纾解险情,最大程度减少各种损失,筑起守卫生命的“铜墙铁壁”,我们必将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900字 篇二

灾难可以将人打到,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力量。王__,渠北乡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每一个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她所折服,每一个认识她的村民,无不对她亲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18特大洪灾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__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乡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脸上都凝结着严肃,百年一遇洪水即将来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工作分配简短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王__接到的任务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两岸村民紧急转移,负责云峰村5个社的抗洪抢险工作。没有任何疑问,她一脚踏进雨中。从社到社,五十六户人家,在手电筒暗弱的光线指引下,她用了仅仅两个小时就跑了个遍。当她走到最后一处三峡移民家时,一家人还在睡梦中,她三言两语说清楚了来意,一家顿时惊慌起来:他们压根也没有想到洪水会威胁到自己家,一点准备也没有。王__和同事们赶紧协助他们把楼下的物品往外搬。走到猪圈前面,王__看见一头肥滚滚的架子猪在四处乱窜,来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绳子,跳进猪圈,把绳子套在猪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猪拼命挣扎,无数次把她绊倒在地。雨伞折断了,手电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猪拖到对面的高坡上,她才发现自己披头散发,全身湿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19日晨7点,洪峰抵达渠城,云峰村沿河低洼处民房全部进水。王__站在家屋檐下心急如焚,还有没有村民没有转移出来?翻开电话本,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当她听说村民魏礼书还在往楼上挑谷子的时候,再也)www.huzhidao.com(站不住了。叫上一位同事,趟着淹到大腿的水往魏礼书家走。魏礼书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在平时的工作中,王__对他家的情况相当熟悉,她知道这场大水对魏礼书家意味着什么。迎着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走进魏礼书家里,魏礼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七手八脚将剩下的几袋谷子抬到楼上,魏礼书才发现王__还光着脚,鲜血从她磨破的脚趾处流到了地上,眼泪淌下了他的脸庞。他拉着王__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__笑着说:“这是我的任务,只要你们没有损失,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村民受灾情况,是第一次洪峰后,王__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顾魏礼书的劝阻,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坐上找来的渔船,一户一户艰难划动。每一户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没有转移出来,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她都做了详细的记载。等回到乡政府,她已经明确了那些早就储备着的物资应该怎样分发。她指挥几个年轻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矿泉水、方便面分类,贴上标签。催着村社负责人前来领取。哪家没有储备水,要多发点矿泉水,哪家柴禾被浇透了,要多领两包火腿肠,她都一一地向负责人叮嘱。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资都分发到位,她才记起自己一天都还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额头烫得厉害。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倒下,要尽快恢复体力。到卫生院测体温,医生吓了一跳,高烧38.5度!要求她呆在医院治病。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又上涨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几户地势最低的村民。吃了几片退烧药,她又出发了。这一遍转下来,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当了,她才拖着极度疲倦的身子回到卫生院输液。整整三天,她都是这样,夜里输盐水,白天走在抢险第一线,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颊肿得老高,两只长时间泡在水中的脚,连平时穿惯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们的眼里,王__是一个心直口快,风风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她又体贴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没了高岩头大桥,望石公路交通中断,许多车辆被困在渠北乡街道上,司机和乘客,无助地看着泛滥的洪水,又饥又渴。王__看到这一情况,赶紧去招呼他们到乡政府避雨,买了方便面,烧水给他们泡上。她四处打电话联系渔船、快艇,送那些急着赶路的乘客过河。他们不知道王__的名字,都亲切地称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渐退去。王__独自来到魏礼书家,帮着他打扫卫生,清除淤泥。污浊的泥浆溅到了头上、脸上,裹住了她的裤腿,她没有丝毫的厌恶。笨重的柜子、桌子,压在她瘦弱的肩头,她没有叫一声苦。她爽朗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鼓舞着魏礼书一家人战胜洪灾的信心。

洪水给渠北乡的户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怪,因为他们看到了王__她们始终走在他们前面。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守。王__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她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心上。

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500字 篇三

5月19日下午,____治安大队长王凌正在赖村镇组织开展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接县局领导指令:紧急护运冲锋舟赴固村镇抗洪救灾。王凌从赖村镇火速赶回,与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红勇、民警余水明3人一起,护运团结水库和消防大队的2艘冲锋舟赶赴固村镇抗洪救灾。

到达固村后,经过对灾情的简单分析,由王凌与余水明带领镇村干部和团结水库的工作队员携带20件救生衣等装备,乘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老街的被洪水围困群众展开救援,并安排副大队长黄红勇则带领消防大队官兵和应急大队警力,乘另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下河村的被困群众展开救援。经过一下午地不懈抢险,2艘冲锋舟共进行了6轮救援,成功救出转移固村镇老街、下河村被困群众60多名。

王凌所指挥的冲锋舟在转移老街最后8名受困群众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上游洪峰渐至,水位不断升高,洪流也变得越来越湍急。当冲锋舟通过一个旋涡时,因水流湍急,造成船体失控,撞上固村大桥桥墩,冲锋舟瞬间被打翻,冲锋舟上的5名救援人员8名群众全部被卷入洪流之中。

王凌被湍急的洪流冲向下游。凭着救生衣的浮力,王凌挣扎着浮出水面。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迅速镇定下来,心里记挂着8名群众和另外4名救援人员的安危。在黑夜洪流中,王凌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有没有人啊?有没有人?”一边搜寻落水的群众和战友。突然,王凌发现一中年男子在离其几米远处上下浮沉。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赶紧游过去帮一把。他奋力向那个中年男子游去,到了那个中年男子身旁,他使劲将其托出水面,并大声的告诉他不要慌张,要镇静。就在王凌抓住中年男子的瞬间,一波湍急地洪水向他们二人扑打过来,将2人同时卷入了水下。被洪水冲出数里后,王凌浮出水面,隐约看到前方水中有棵树,便奋力地游过去并抓住一树枝,爬到了一棵大树上。

王凌一个人在疯狂洪流中的大树上坚守了2个多小时。当晚8时许,3名消防官兵和2名熟习水性的群众驾着一艘冲锋舟过来,先后找到民警余水明和王凌并接上船。看到一起落水的余水明,王凌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7人乘冲锋舟欲继续搜寻,因洪峰冲击,冲锋舟再次被打翻,船上的7人再次落水。落水的一瞬间,王凌意识到必须将7个人聚在一起,集7人之力,生还的可能才会更大。王凌奋力挣出水面,并用手抓住了一名群众的手臂。这时他发现,另外6个人都在,且相隔不远。看到大家都在,王凌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王凌拉着那名群众的手,奋力向另外几个人游去。7人顺流漂游中,王凌抓住了身旁的一棵大树的树枝,大家一个拉着一个往大树靠近。最后,7人都安全地爬到了大树上。

随后,王凌用一名群众尚能通话的手机向王华聪局长汇报了当前的情况、被困位置及2次冲锋舟侧翻的情况。在爬到树上之前,为了减少水流阻力,王凌脱去长裤,只穿着一条裤衩,与群众和战友奋战在冰冷的河水中。天越来越黑,水越来越冷,只穿裤衩的王凌不断地打着寒颤。王凌一边安慰大家,一边告诉大家局领导正在安排人员即刻前来营救,鼓励大家抓紧树枝,坚持住。

5月20日凌晨1时许,王凌、余水明及3名消防官兵、2名群众等7人被外地调来增援的冲锋舟找到救回。

王凌获救后身心出现不适应状况。仅在县中医院住院观察了1天,21日,王凌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亲友的劝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在抢险救灾的同时,通过电话部署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一同救援的同事劝王凌保重身体,回家休息,王凌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大家在抗灾,叫我回家休息,我怎么能坐得住?”说完,王凌又冲在了抗洪救援的最前面。

5月22日,王凌努力争取各方支援,筹措救灾物资2万余元,将救灾物资和慰问金送到固村镇固村村委会和王坊村委会房屋坍塌的村民家中。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篇四

当前,我国南北方全面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天气频发,防汛抗洪已到关键阶段。在防汛抗洪中,创新科技成为利器。从气象和水情预报预警到上天入地的科技设备,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科技应用让防汛抗洪更智慧。

今年6月,我国华南和江南一带迎来入汛以来首轮强降水。就在强降水来临一周前,这片区域已被国家气象中心的预报员提前“锁定”。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发展的同时,国家气象局已提醒相关地区做好防汛准备。

气象服务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的气象预报预测技术不断跨越升级,预报预测的准确率也大幅提升。2019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已提高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保持世界领先。

在江苏省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调度指挥中心,一款名为“智水苏州”的防汛“科技大脑”把辖区内的水情信息、易涝点位、物资储备等防汛重点信息尽收眼底。精细化降雨预报、城市内涝预报预警、防汛综合指挥、智能物资管理……“智水苏州”打破了传统行业管理局限,实现城市、河道、环境管理等多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形成“视频输入——算法识别——取证录入——工单派发——处理反馈”的事件全流程闭环操作。

为保证汛期旅客列车安全、准点到达,南方多地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大量工作人员上线巡查检修。值得关注的是,“扫码”助力防洪,使得防洪减灾变得高效率、智能化。

“滴,扫码成功!”合福高铁北武夷隧道山脚下,南昌高铁维修段上饶合福路桥工区工长梁文浩正手持一台GPS防洪巡线手机,对准隧道防洪检查牌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几秒钟内,手机收到了一条关于隧道名称、里程和山体概况的文字短信,同时,梁文浩所在的定位信息也被传输到了千里之外的防洪系统终端。

在排查险情时,工作人员利用扫码技术,实现防洪地点“身份识别”和巡查人员GPS定位功能。为防止汛期高铁沿线山体发生落石溜坍、路基下沉等地质灾害影响行车安全,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对管内线路巡查到位。巡山巡河前“扫码打卡”,巡查结束后在山顶“扫码确认”,就能保证不遗漏任何一个隐患点。

抢险:“雷达卫星”精准分析

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江河水位迅速上涨,境内多条河流及鄱阳湖先后多次发生编号洪水和超警戒洪水。江西省工信厅方面表示,持续降雨导致云层加厚,严重影响气象卫星监测精准度。受持续降雨影响,江西省鄱阳县问桂道圩段发生漫顶决堤险情。江西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及时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全天候捕捉鄱阳湖区洪涝灾害最新数据分析、监测,极大提升了该省抗洪救灾能力。

高分三号卫星是高分专项工程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最大特点是不受云雨天气影响,能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成像。根据影像分析结果,受溃堤影响,鄱阳县周边地区,包括鄱阳镇、昌洲乡及周边4至5个乡镇受灾严重,其中昌洲乡整体被洪水淹没,鄱阳镇、四十里街镇、古县渡镇、游城乡等地区受灾也较为严重。

经过5天多的日夜奋战,随着最后一车石料的倒入,鄱阳县问桂道圩堤127米长的决口成功合龙,周边四座村落的交通被重新连接起来,为将来的排洪打下基础。

救援:“无人技术”大显身手

自7月1日起,黄河正式进入汛期。“智慧黄河”工程的推进,为黄河防汛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无人机成为抗洪救援的“标配”。

在抗洪抢险过程中,无人机具有先天优势。它反应速度快、侦察范围广、不受地形限制,可以把灾害现场的高清图片和视频传回指挥中心。如果有人员被困,无人机还可利用其搭载的装备开展搜索、定位和救援工作。如果搭载夜视功能,无人机可实现全天候救援,还可以向被困人员进行物资精准投送。

在抗疫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器人,在抗洪一线也有用武之地。近日,水上救援机器人在多地亮相。救援机器人外形像小艇,可通过平板电脑或控制器操控,一次可以救助3到4个人。当救援对象在河道比较湍急的地方且距离岸边较远时,救援人员可操作机器人朝着落水者的方向全速前进,落水者抓稳机器人就可获得救助。

目前,无人机、救援机器人等装备已“入列”各地的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处工程师熊伟说,各省级支队级救援队伍都配备了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水下声呐等高新装备,关键岗位的救援队员全部通过了专业机构的培训考核,实现了持证上岗。

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900字 篇五

20__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到50年一遇的强降雨,境内主要河流锦河以及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水位猛涨,全市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高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__同志在市局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防大汛,他的足迹踏遍河堤

6月19日,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袭击高安,市防汛指挥部提前启动防汛ⅲ级应急预案。副市长、公安局长__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作为指挥部成员,徐四清接受任务后,立即陪同__同志深入一线查看汛情。他们首先来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监所安全防范工作,随后又赶赴锦河沿岸的龙潭、石脑、祥符等乡镇,全面部署并督察防汛工作,认真调查掌握险情发生后所涉及的人口数量和农田面积。在市公安局挂点的龙潭镇,他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详细制定了《龙潭万安堤防汛应急方案》和《龙潭万安堤人口疏散紧急预案》。一连数天,他都坚守在龙潭镇,吃住在派出所,时刻关注汛情和水位涨落情况,组织对万安堤灰埠大桥施工地段险情的抢修。6月20日下午4时20分,高安市委书记皮德艳同志来到万安堤巡视汛情时,得知__、徐四清等公安干警连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深情地对大家说:“有公安干警在险堤险段,市委就放心了!”

二、救险情,他是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

6月24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该市汛情再度告急。6月25日凌晨3点,驻守在龙潭镇的徐四清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紧急指令,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河八景镇灶岗村委会杨家村堤段发生险情,十多米堤坝产生裂缝,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紧急调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险情就是命令。作为联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领导,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从龙潭驻点赶回市局,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武警、消防队员共25人,火速驰援灶岗,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__同志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群众有的出现慌张情绪。徐四清同志处险不惊,在协助__同志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较为严重,沙石一时告急,指挥部下达指令,立即就近调集大米护堤。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溃堤,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0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这样,武警出身、年过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击队员以及抢险群众一道,一口气来回十多趟,终于在河堤内侧垒起了一道防洪墙,缓解了险情。同时,指挥部指令将一台中型农用车装满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稳住堤脚。由于堤坝道路狭窄弯曲,又逢雨后路滑,车辆难以开行。徐四清协助指挥部的同志,率抢险群众一起用手推,硬将满载沙石、足足有十余吨重的农用车推行了600多米,并推入垮塌口,随即又马不停蹄地运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稳住大堤,筑牢了基础,防止了大堤进一步垮塌。下午18时许,离垮口20米远的堤段又出现一处险情,来不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在徐四清同志带领下奔赴下一个战场,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

三、论精神,他扛的是一面顶风的旗

肖江堤是泉港蓄滞洪区隔堤,是浙赣铁路、昌樟高速公路以及万亩耕地、万人口的安全屏障。一旦垮塌,后果十分严重。肖江堤的安全受到省市防总的高度关注。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等领导多次亲临大堤,指导抗洪抢险工作。正是因为有高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高安公安冲锋在前和全市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抢险救灾,肖江大堤才抵御住了这场50年一遇的强降雨。在大灾面前,徐四清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哪里险情重,他就在哪里抗击。从6月25日凌晨3点至6月26日凌晨1点,他高强度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身烧裆红肿,仍然坚持不下火线。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所有的参战人员,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参与抗洪抢险的人民群众,以及附近的村民对他给予高度赞扬。一直在现场做新闻报道的高安电视台记者在抢险间隙,要求对他进行采访,但被他婉言拒绝。徐四清同志说:“大家都很拼命,守住大堤是我们的责任,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淡定的话语诠释的是一名公安民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篇六

7月1日,原定是下马庙村党支部全体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让全村44名党员在抗洪救灾中接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洗礼。大灾面前显真情,在同风雨搏斗的近30个小时里,在拯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的战斗中,下马庙村党员干部尽显英雄本色,充分展现了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7月1日的特大暴雨中,福田河镇电力、通讯、交通彻底中断,下马庙村已成孤岛,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现年58岁的村支部书记张xx,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自发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抗洪自救,从凌晨五点到第二天下午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27处,转移安置倒房户17户31人,在与红魔的抗战中,最大限度保证了全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低保户张宗宇夫妇因病长年卧床,屋后的石岸突然垮塌,把房子砸开了一个大洞,形势十分危急,是他第一时间冲进张宗宇屋内,将其夫妇二人背出来,并用板车拉到村部,安顿在菊花炕房里;五保户张宗友,房屋垮塌,两次送到福利院又偷偷跑了回来,是他磨破了嘴皮,连夜将其生拉硬拽到自己家里进行安置;张xx不会骑车,在防汛抗灾、生产重建的每个日夜,就靠一双“铁脚板”踏遍了每一个小组每一条小道,水库边、河堤旁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和坚毅的身影。

村主任吕延的妻子中风躺在床上,洪灾当天夜里,妻子拉着他的手不让出门,但面对村里的灾情和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他毅然辞别家人,投入抗灾、救灾队伍中。进村主干道高家冲路段的拱桥一侧,被洪水冲垮6米多宽,交通中断,路边的变压器受洪水冲刷,已经倾斜45度,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六户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他不顾个人危险,第一时间冲进群众家中,将他们全部安全转移,之后,又投入新的战斗中,等灾情稳定后,他才想起患病的妻子,赶紧回家给她做饭,但此时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

7月1日晚上,汪家坪水库由于没有整险,闸口管道较小、坝外滑坡出现险情,由于视线不好,险情不清,现场20多人,没有人敢贸然冲进水中,危急时刻,村秘书戴全敏没有片刻犹豫,带头跳进冰冷的水里,受他的鼓舞,大家纷纷跳进水中,硬是用手掏、用钳子凿、用锄头挖,清出一条应急排水渠,化解了水库即将翻坝的危险,挽救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十八岁的老党员成于耀、七十岁的老党员刘明启,虽已高龄,但他们面对险情毫不退缩,积极进行抗洪自救。在他们的感召下,大批群众自发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对水库、塘堰进行巡查,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险情。

下马庙村,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还有很多,正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挺起脊梁,成为抗洪救灾的中流砥柱,筑起了一道道抗大灾、搞自救的万里长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500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