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球聊聊天小学生作文

时间:2022-06-05 13:39:13 | 来源:语文通

  

一、地球访谈录

  人类对地球(深情地):地球妈妈,您最近可好?

  地球(悲伤地):哎……一点也不好。

  人类(惊讶地):怎么?我们不是对您挺好的吗?

  地球(悲愤地):对我挺好,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伤害动物,把他们吃掉,那叫对我好?处处都是战争,你们相互残杀,制造炮火、硝烟,我的呼吸道都被感染了,那叫对我好?

  地球(充满回忆地):在您们还没有诞生时,这里绿树成阴,鸟雨花香,潺潺的溪水伴着鱼儿欢快地游动。清晨,太阳把第一缕光辉射向大地,森林里沸腾起来。晚上,太阳落下,地球又变得沉寂,那时的地球是多么可爱。可现在,森林成了小木桩,鸟和花早已没有了踪影,水被工厂污染,哎……

  人类(愧疚地):看来我们真对不起您!

  

二、补救措施

  人类(疑惑地):我们该怎样弥补过去的错呢?

  地球:停止乱砍滥伐,让我的肌肤恢复昔日的绿色;停止乱排污水,让我的血液恢复昔日的清澈;停止战争,让我的心情恢复昔日的舒畅;建立生态保护区,让我恢复昔日的美丽。

  人类:好,看我们的行动吧!

  (人类开始了他们的弥补错误的行动)

  

三、重新扬起了笑脸

  人类:地球妈妈,您可以扬起笑脸了,我们恢复你昔日的美丽了。

  地球(激动地):现在,我又回到了从前,如以往一样美丽了。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词条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词条的造句、近义词、反义词,方便用户更深入了解作文题目的词语含义。

1、地球:地球读音为dì qiú,是指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人类居住的星球。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三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质量5.976×10^27克;平均密度5.52克/立方厘米。公转周期365.25天,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交成23°26′的角度,故有四季寒暑和昼夜长短的差别。面积511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占70.8%,陆地约占29.2%。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地球外部由水圈、大气圈和地球辐射带构成。有一颗卫星(月球)。地球 dì qiú词语解释: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人类居住的星球。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三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质量5.976×10^27克;平均密度5.52克/立方厘米。公转周期365.25天,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交成23°26′的角度,故有四季寒暑和昼夜长短的差别。面积511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占70.8%,陆地约占29.2%。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地球外部由水圈、大气圈和地球辐射带构成。有一颗卫星(月球)。分词解释:相交:1.相交往;结交。 2.相接,交战。 3.相好;好友。 4.交叉。万千:1.形容数量很多。 2.形容事物变化多样。 3.犹万分,非常。外部:1.外面,表面。 2.中医特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六腑。 3.清末对外交部的简称。角度:①角的大小。通常用度或弧度来表示。②看事情的出发点:如果光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意见就难免有些片面。...地球怎么造句,用地球造句»

2、小学:小学读音为xiǎo xué,是指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中国小学入学年龄为六周岁,学习年限为六年。小学 xiǎo xué分词解释: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中国小学入学年龄为六周岁,学习年限为六年。分词解释: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以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实施: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施行:从今年起实施新的教改方案。初等教育:也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教育。在中国,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对青年、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中国:①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中国,践天子位焉。” 裴驷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河南省极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 也全部称为“中国”。《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家全部领土,不作他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③中国(Madhya-desa)。古地名。即恒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印度,佛教徒译称“中国”。见《法显传》。...小学怎么造句,用小学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