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事迹材料(优秀5篇)

时间:2023-07-03 08:36:08 | 来源:语文通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虎知道为您带来了5篇《英雄人物事迹材料》,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英雄人物事迹 篇一

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

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

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

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

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

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

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

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

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英雄事迹简介 篇二

杨靖宇(1905-1940)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

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

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

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

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

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结果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

英雄人物及事迹 篇三

英雄人物及事迹

 1841年2月26日 关天培血战虎门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关天培率部在虎门与英国侵略者激战时壮烈牺牲。

关天培,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这时候,外国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计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关天培到任以后,亲自查看海防要塞,决定增修和加强虎门炮台,并加紧操练军队。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关天培成为林则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积极协助林则徐收缴外商鸦片,一面认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桩,设置铁链,准备抵御侵略。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带横行霸道,杀死一无辜村民,林则徐提出抗议,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凶手,义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机扩大侵略,接连几次向广东沿海武装进犯。关天培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严阵以待,英勇抵抗,屡次打败英军,使他们的侵略行动未能得逞。

义律看到关天培率领的兵力强大,不敢任意挑衅,而英国的鸦片贩子仍在继续走私鸦片。关天培积极配合林则徐,搜捕鸦片走私船。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在林则徐领导下,率兵英勇反击英军,英军无法侵占广东,只得分兵北上,进犯天津。而昏愦的道光皇帝却屈从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将林则徐革职,派直隶总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广州,就反对林则徐、关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关天培多年苦心经营的海防,水师被遣散三分之二,战斗力最强的募勇被全部遣散,这正迎合了英军的需要。

1841年1月,英军乘虚而入,攻陷沙角、大角两炮台,这样虎门失去屏障。此时虎门炮台只有少数兵力防守,形势万分危急。关天培坐镇前线,向琦善请求增援。可是,琦善这个可耻的卖国贼唯恐防碍“议和”,不敢发兵。关天培极为愤恨,决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表示了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大举进攻。敌人在炸断拦江铁链,攻占横档等几座炮台之后,全力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关天培率领将士,挥刀上阵,指挥士兵顽强坚守。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无奈寡不敌众,守卫炮台的将士大半英勇牺牲,关天培也受伤10多处,周身鲜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这时,敌人从炮台背后蜂拥而上,一士兵要将关天培背下阵地,他横刀阻止。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士兵奋力苦战。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 民族英雄陈化成陈化成(1776~1842),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抗英名将。

十六岁时,陈化成跟随伯父来到台湾。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当地老百姓受洋人压迫的痛苦,听说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深深地震憾着他,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郑成功那样为国效力。

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晋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带领水师进驻厦门,位居武职从一品高官。虽然陈化成位列福建省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在一间不足200平方米的普通民居里他一住就是十年。

从1832年12月开始,英国军舰不断地侵犯我国东面沿海一带,陈化成“督帅水师,认真巡逻”,查缉鸦片走私船和货栈,多次将滋扰我国沿海的英舰驱逐出境。后来,英舰又多次窥伺我国福建沿海,陈化成都及时发现了敌情,亲自率领将士进行阻击,粉碎了英舰妄图从沿海入侵中国的阴谋。道光皇帝曾在召见陈化成时对他赞不绝口,谓其“身经百战,勇敌万

人,宜膺重任”。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侵略者全面入侵,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已逾六十的陈化成正任江南水师提督。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益感愤激昂,誓以死报国”。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等抗英派的支持下,陈化成积极备战,在察看了吴淞一带的江防地形后,他在这一带筑起了26座坚固的土堡炮台,并亲自督造精良的铁炮、火药。江南水师向来缺乏训练,而且没有和敌人实战的经验。陈化成便任命勇敢善战的福建亲兵为教练,他还经常亲临校场,对将士们督促激励,即使是在“风雪方盛,平地稷数尺”的寒冬腊月,年迈的陈化成也会驾着小舟和将士们一同操练。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浙江定海不幸再次沦陷,葛云飞等三位总兵在战役中英勇牺牲。不久,镇海地区失守,裕谦宁死不降,投水自杀,以此报国。陈化成感慨于国家的苦难和同僚的牺牲,在写给同乡、四川总督苏廷玉的信中说:“英夷到处猖出,已破虎门,势必窥吴淞。某海上攻战40余年,风涛素习,严兵戒备。如夷来,必能破之,以振军威。设时机不测,亦以死继之!”

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侵犯吴淞口,陈化成和全体官兵一致表示要同侵略者决一死战,吴淞以东西炮台为犄角,对于两江总督牛鉴向英军求和的建议,陈化成坚决反对,他带参将周世荣坚守东炮台。六月十六日,开蒙蒙亮时,英舰蜂拥而来,对炮台进得犯烈攻击。在大炮不停的轰击下,整个炮台硝烟弥漫,烈焰腾腾,弹片横飞,形势十分危急。就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陈化成亲自上前开炮,打沉了一艘冲在最前面的敌舰。炮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清军水师在陈化成的带领下共击沉、击伤敌舰四艘,打死、打伤侵略者无数。清军士气大振,愈战愈猛,英舰不得不仓皇逃遁。

这时,一直躲在宝山城内未敢露面的牛鉴收到了陈化成击退英舰的消息,便大摆总督仪仗,想要到西炮台捞取战功。没想到,在去往西炮台的途中,英军认出了他的旗号,对他进行了猛烈的炮击。牛鉴听到炮声,顿时吓得面如死灰,顾不得总督的身份,混在士兵中狼狈逃跑。崔吉瑞也临阵脱逃,致使东炮台陷落。东炮台陷落后,英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陈化成腹背受敌,水师伤亡惨重。在这紧要关头,周世荣也逃跑了,部将请求陈化成迅速撤离炮台。陈化成爷望青天,豪迈地说:“奉命御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接着,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在搏斗中,陈化成多处负伤,战袍被鲜血染得通红。在击退了一批敌人后,陈化成终因流血过多,倒在了炮台上。

吴淞保卫战一共坚持了七个昼夜,虽然这场战役没有获得成功,但是水师在陈列化成的指挥下击毁英舰八艘,击毙英军500余人。英军统帅占领上海后心有余悸地说:“清朝如果有两个陈化成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雨田,萧山进化山头埠村人。7岁进私塾,边读书边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二十四年中武举。道光三年(1823)

为武进士,授守备,又擢升游击、参将,至定海总兵。

道光十九年(1839),葛云飞因父病故奔丧,行前,曾上书浙江巡抚:广东告急,恐及浙江,应事先定谋。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广东失败,北犯浙东,侵占定海、镇海、宁波。巡抚乌尔恭额,服葛之先见,专函邀之共商战事,葛即辞母前往,主张“先言守,后言战”。后清廷向英方屈辱议和,英军撤离定海。葛奉命与王锡朋(寿春总兵)、郑国鸿(处州总兵)率将士重建定海防务。二十一年(1841)九月下旬,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和郑、王协力奋起抗敌,几度击败英军。当时葛云飞一面飞书求援,一面亲自组织炮火还击,击伤击沉英舰二艘。苦战4天,王、郑先后阵亡,葛在前后无援,腹背受敌,粮尽弹缺之中,率兵士二百余人与敌人肉搏。拼杀中,葛云飞手握战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气贯长虹。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谥壮节。葬于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侧。葛云飞一生善武,亦能习文。著有《宝刀歌》、《名将录》、《制械制药要言》9卷、《全

浙沿海险要图说》8卷及诗文等。

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至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尸体被敌人解剖,发现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人,生于直隶(今河北)青县。早年入伍北洋陆军。辛亥年为响应武昌起义。参加了滦州起义。以后历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参加护国战争、反对张勋复辟及各次军阀混战。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贿选政府,通电全国,多次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并将所部改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将清废帝溥仪驱逐出皇宫。1926年出访苏联,是年9月回国,率部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出兵陕豫。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29至1930年,举兵反对蒋介石,先后发动蒋冯战争和蒋冯阎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冯主张“团结全国民众之力量一致对外”,“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1932年10月9日,冯自泰山抵达张家口进行抗日活动。同月,驻察第二十九军东开长城一线,冯派人四处联络抗日力量,争取各界支持。对此,蒋介石屡电冯晋京,并派人到张家口劝冯放弃抗日活动,南下赴宁,以监察院院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相许,均被冯拒绝。1933年四五月间,日军相继侵占多伦,沽源,察省形势日益危急。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冯被推为总司令。6月中下旬冯部署军事,派大军北上收复察东失地,先后克复康保、宝昌、沽源。康、宝、沽三县相继克复后,蒋介石密电汪精卫,部署围剿抗日同盟军,令冯即刻取消抗日同盟军名义,冯予以严拒。7月11日,冯向多伦前线将士发出最后决战以死报国电。12日,吉鸿昌部攻克多伦,冯发电嘉勉和犒赏官兵大洋5万元。7月27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收复东北四省计划委员会”,冯任委员长。8月中旬,准备进攻张家口之国民党军已达8个师12万人,内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日本关东军也乘机向冯提出“严重抗议”。在国民党军队和日伪夹击下,冯坚持抗日强硬态度,加强战备,同时坚守枪口不对内的宣言。7月28日,蒋汪向冯发出最后通谍,同时又增调5个师兵力围剿抗日同盟军。至此,入察之国民党军队已达16个师15万人。为瓦解同盟军,蒋介石、何应钦又先后收买了抗日同盟军的邓文、檀自新、张人杰等将领,引起抗日同盟军内部混乱和动摇。在此腹背受敌、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冯的态度开始变化。8月5日,冯发出歌电,正式宣布下野。冯下野后,拒绝蒋汪电邀其赴南京“共商大计”,决定仍回泰山。8月14日,在宋哲元等陪同下,冯离察赴鲁。1936年,冯以蒋介石答应抗日为条件,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他曾任第三、六战区司令长官,后被蒋介石撤职。1939年以后,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冯据理力争,营救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多人。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与卖国政策。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次年11月在美国组织旅美中国和平民主同盟,反对美国援蒋内战。1948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委兼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7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绕道苏联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轮船行至黑海时突然失火,不幸遇难。终年66岁。

英雄人物事迹材料 篇四

《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吃过饭后,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秋天,抗日战争时期。班长马宝玉带着战士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葛振林奋勇杀敌,悲壮跳崖的事情。

影片中,日本侵略者不择手段让爷爷说出老君堂的地点,老爷爷宁死也不肯说。敌人气急败坏,在北极村活埋了上千人。当时,我真想拿刀去捅敌人几百下,也不解恨。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山上,日军以为上面有很多人,动用了飞机、大炮,就开始了猛攻一次、两次·····十八次、十九次,整整攻了20次,都没有攻下来。班长马宝玉发现他们没有了弹药,宋学义气喘吁吁地说:“山上有石头,咱们砸死他们。”为了不投降,五位英雄壮士昂首挺胸、无丝毫退缩的喊着“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相继跳下山崖。这一刻,我们被深深的感动了。日军到了山上发现只有5个人的时候,气坏了。惊讶道:这么少的人,竟有如此强大的进攻实力。

想一想,那时候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明亮的教室,美好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珍惜。在战争年代,战士们饿了,连地里的萝卜都不肯吃。

因为那是乡亲们吃的。想到这里,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愧疚吗?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英勇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我们想英雄们致敬!我们一定努力学习,来维护我们的永久和平!

英雄事迹简介 篇五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黄继光》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故事主要讲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黄继光,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他的胸膛挡住了疯狂的子弹,战争胜利了!而黄继光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战场,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了充满希望的未来,黄继光是一位为国家争光添彩的好战士!

想想当时黄继光当时的决心,再看看我们,黄继光宁愿为祖国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甚至都不愿意帮父母干家务活,不愿在学习上下一份决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用多少个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是用多少个烈士的头颅换来的?老一辈的战士宁愿勇敢地面对死神的威胁,也不愿当一个抛弃自己祖国的卖国贼。正是这些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烈士,激发了中国人欲要和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想想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数不清的中国人倒在了鲜血中,到处都是日本人放肆的笑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是共产党救了我们,是舍己为人的烈士救了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不要辜负了老一辈爷爷奶奶的希望。

是啊!正如毛主席说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黄继光对面前的刀枪火海都不怕,只为了祖国不受外国的欺凌,他张开双臂,向激烈的枪口扑去,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豪气贯日月,英风照大地。”他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我的心颤抖了一下,我们现在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和他们那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生活能比吗?他们那种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们有吗?他为了国家浴血奋战,而我们却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想到这,我感到内心无比的羞愧。

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这代表着战士们的鲜血,战士们抗击侵略者洒下的鲜血!想想,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什么精神?是敢于奉献自己,为大家着想的美好品格!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好好学习,不辜负了祖国对我们寄托的希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英雄人物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