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不同层次高考生填报志愿攻略

时间:2022-06-01 13:57:12 | 来源:语文通

有的同学只知道埋头学习,等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时傻了眼,因为什么也不懂,心里也没有任何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不同层次高考生填报志愿攻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不同层次高考生填报志愿攻略

高分生、中等生和低分生,考试成绩有高低,志愿填报各不同。高分生因为志愿填报不科学,形成高分低就,坐滑梯落榜者举不胜举;低分生志愿填报得好,低分高就,蹦一蹦摘到果子的也为数不少。难怪有人将填报志愿称作是第二次高考,一个好志愿等于多考50分,一个差志愿等于白扔50分。所以不同层次的考生规划志愿的思路很重要,填报志愿思路不同,其目的相同,就是要能够录取到一个理想的大学,这叫殊途同归,长江黄河皆入海。

很多同学都来问我,薛老师,我考了__分,我今年高考怎么报?每年遇到这种问题,我也非常犯难,这就好比你遇到陌生人,他问:“我该怎么走?”我能回答得清楚吗,因为,自己的道路,得自己先知道方向。

面对高考志愿表,同学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整体规划和准备。比如整体思路是什么?你对什么专业感兴趣?我认为无论文科理科,填报志愿都应该遵循两个基本点:高考成绩+职业规划。前者可以帮助同学们圈定报考的院校,后者可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高分生:广撒网,捞大鱼,注重第一志愿

对于实行传统志愿地区的高分考生来说,要格外重视第一志愿。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很少有招收第二志愿的可能性,这就更加体现了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对于成绩稳定,发挥出色的应届考生,建议第一志愿可以适当超前,大胆填报重点大学的心仪专业,以免日后后悔;而往届复读生,填报第一志愿可以适当保守一些。

对于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地区的高分考生,往年的参照资料不能作为今年报考的唯一依据,实行平行志愿,的确给高分考生多了几个选择,但总体来说,减少了一些志愿浪费的机会,名校的分数线会水涨船高。同时,因为多个学校一起平行录取,你同样面临着几个高校同时录满的风险,因此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也应该适当拉开差距。

在学校与专业哪个优先的选择上,笔者个人倾向学校优先,现在的本科教育已经是大众化,相对比较普及,我相信要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才,一定要进行更高的专业教育,本科教育只是打开了一扇门,只是做了准备,一所好的大学,学习风气,对整个人的影响和熏陶,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可能会奠定更好的基础。因此,我建议高分生填志愿的时候,学校优先。

如果刚到重本线的考生,需要分析往年3~5年的数据,在重本线区间录取的学校是哪些,把这些学校排出来,再选一个自己觉得还不错,愿意去的学校,同时在里面选专业,这是一种很好的数据分析的办法。每年都有一批学校正好是刚上一本线,因此在其中找到心仪高校也是很容易的。然后是二本的第一所学校稍微报高一点,这就不会浪费分数。

中等生:趋避热门,专业优先

对于中等生来说,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有些一本院校也设有二本专业,录取二本层次的考生,譬如郑州大学在河南就有护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学、对外合作办学等专业在二本招生;西南交通大学的机械、土木、交运、电气等专业在全国大多数省市的二本批次招生,分数一般超过二本线30分左右。同学们要仔细研究本地的招生简章,如果钟意这些专业,可以大胆填报,以偏低的分数搏进名牌大学。

2. 一般情况下,位于省城以上或沿海城市的二本院校录取分数比较高,校名为“大学”的高校比校名为“学院”的高校更容易出现志愿扎堆现象,成绩仅在二本线上的考生要注意“避热”。

3. 非省会和沿海城市的高校以及师范类、体育类高校(非体育专业)录取几率高,偏低分考生要注意选择。

4. 二本院校里面设有对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录取分数低,甚至会降分录取。因为这类带尾巴的高校一般是高收费,录取二本的分数,收取三本的学费,是偏低分考生的选择。

5. 二本院校补录的任务较大,也就是二本批次录取即将结束,但是仍然有许多院校没有录满,这样就要面对考生重新征求志愿,偏低分考生要把握这个机会。

很多中等生都面临上三本和复读这个难题,一般说来,考生应该考虑这么几个方面之后再去做出决定:一是有没有再去复读的本钱,还想不想去复读。如果你是应届生,学习上又有潜力,身体、心理状况都能够完成复读,那可以去选择复读(一般复读一年至少再涨50分左右,明年考上二本以上学校是有把握的);二是如果考生已经复读一年,已经没有本钱再加入复读大军了,那么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决定上三本;三是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因为三本学校大都是高收费,家庭条件要能够承受得起;四是考生今后是否打算继续读研深造,因为本科四年毕业就可以考研,而专科必须读专升本才可以考研。填报三本院校,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填报三本志愿时应该慎重考虑,恰当填报。一些有名气,实力强、收费低的三本院校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等三本院校录取分数接近二本线,甚至超过二本线,填报志愿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选择。

2. 中等成绩学生应首选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专业。

3. 考生即使分数不太够三本线,相差20分左右,录取三本的几率仍然比较大。因为三本院校收费高,生源相对较少。根据往年的经验,很多院校在第一志愿未招满的情况下都会招第二志愿考生,有时还降分录取,最多能降40分。分数在三本线下20分的学生,都有希望被三本院校录取。

低分生:理性选择,不抛弃,不放弃

专科一般分为专科一批、二批录取。一批竞争比较激烈,本科院校专科班是专科一批,生源火爆。以河南省为例,2009年专科一批的录取中,河南省文科高校有170所录取线超过三本线,14所院校超过二本线。(其中武汉科技大学达到529分。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存在,如重庆电力高等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等高校的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都超过或者接近当地的二本分数线。

由此可见,专科一批学校也有冷热之分,一般说本科院校的专科比较热,区域好的独立的老牌专科院校比较热,而一些市地级专科院校,或者是高收费的对外合作办学专科学校,虽然也在专科一批录取却不受考生的青睐,这类学校生源不足,仍然需要降分征求志愿。因此,在志愿填报当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考分情况,适当选择学校就显得很重要。

填报专科二批低分考生也别放弃。这些学校大多是职业技术学院类。专科二批分数线一般在专科一批录取结束后、专科二批录取开始前划出,分数很低,一般来说考生只要愿意,较低的分数都能够录取。以去年河南省录取为例,专科二批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分布非常不均衡。文科有402所院校第一志愿不足计划数,占学校总数的58.7%,其中有75所院校第一志愿无人报考;理科有444所院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计划数,占学校总数的60%,其中有55所院校第一志愿无人报考。经过二志愿运转后,仍然缺额的高校再次征集了志愿。

鉴于这种情况,那些考分不理想的考生更应好好珍惜填报机会,高职高专的大门一样在向你招手。填报专科二批志愿时,考生一样要注意拉开学校层次,相对热门的学校和专业可以选择,一些看似冷门的学校也不要放弃。

填报及录取过程相关提示

1、高考志愿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考生要对自己负责。从高考完一直到确定自己被录取之间,建议所有考生不要出远门,不要认为考完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也不要委托别人代填志愿。

2、考生要认真阅读《网上填报志愿必读》、《湖北招生考试》5/6/7/8期,《填报志愿参考》。一定要把相关的政策、规定读懂吃透,以免错过录取机会。有条件的同学可上网查阅志愿填报技巧。

3、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学校微机房填报志愿,错过时间后果自负,填报之前一定要填好志愿草表。学校将下发各批次的志愿草表,《湖北招生考试》上也有各批次的志愿草表。

4、在高考录取期间考生一定要保持高考报名时留下的联系电话24小时畅通,以免错过院校同你的联系,丧失录取机会。特别要关注在你所填报的批次录取时间段的晚上,(那个时间接到院校招办电话的可能性最大,回答时要肯定,不要含糊,也许一丝的犹豫都可能导致丧失录取机会。

5、考生在选择院校时或填报志愿后,都可以主动与你想填报或已填报的院校招办取得联系,了解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录取期间多用查询卡查询录取状态,如有掉档,积极争取征集志愿和补录机会。

6、各班务必留下班级QQ群,以便军校体检、院校招生计划的变更、各项临时通知等在各班QQ群上发布。

7、收到院校录取通知书后,考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到武穴市招生考试局(凯琳网吧对面)领取纸质档案。

8、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请按通知书上要求的时间按时到校报到,不能按时到校的考生一定要向院校请假,否则院校将取消你的学籍。

9、各位考生不要相信社会上的招生骗局,收到通知书后要上网查询通知书的真假及院校的性质。能够上统招的院校,建议不要去自考性质的院校。

高考填报志愿收集信息三步法

高考填报志愿前,信息的收集、分析是每个考生和家长所面对的一门“必修课”,对于考生填报志愿至关重要。信息收集应具有指向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今年,我省是在“知分、知位、知线”后填报志愿,如到那时再收集信息,势必造成被动。信息收集越早分析越透彻,就越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收集信息第1步——问自己

首先,问自己的高考文化成绩。根据一模、二模及上学期期末成绩,客观地估算自己的高考文化成绩,以此作为“知分”前信息收集的依据和信息分析判断的基础,估分力求准确。其次,问自己的性格。不同性格的考生适合不同专业的学习,“热门”或“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与个人性格相匹配的专业才是理性的选择。再次,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填报志愿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与个人职业生涯紧密相连,虽然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关联,但专业是职业的基础,影响将来职业选择与发展。最后,问自己的选报高校。有三种方式,或以区域优先选择高校,或以高校优先选择区域,或以专业优先选择高校。不论以何方式,考生和家长不能眼光仅局限于名牌高校、热点区域和热门专业,需要有开阔的思路。这四个要素中,估算分数是基础,个人性格是依据,职业生涯是参考,选报高校、专业是目的,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体系。

收集信息第2步——问高校

对高校有大致的选择后,就要广泛地收集信息。信息的收集既有招生政策的方方面面,也有高校的林林总总,力求全面、准确、细致。在各类信息收集中,高校往年在河南省的录取信息,即各高校往年招生计划、上线考生人数、分数段人数、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考生和家长应作为重点收集分析。有些考生和家长会问,高校往年的录取信息,对今年我省在一本批次实行大平行志愿的录取模式下,还是否具有价值。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知分、知位、知线”填报志愿,高校往年的录取信息在考生填报志愿时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如何运用这类信息。在此,笔者提出“双分值差比较法”,仅供考生和家长参考。“双分值差比较法”是指某高校某年录取最低分数减去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和当年考生本人高考文化成绩减去当年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I),以两者差值相比较并综合其他信息,分析判断作为填报志愿依据的方法。为增强指导作用,在进行差值I计算时,至少要对某高校三年的差值I进行计算,然后对三年的差值I平均,得出差值III,再用差值II减去差值III作比较。两者差值的比较会出现正值、负值或相等三种状况。处于正值时,分差越大,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大,分差越小,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小;处于负值,说明考生分数低于某高校的最低录取分,这部分考生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就很小;处于相等时或处于略高的位置,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具有风险,要慎重填报。大平行志愿是按1(计划数)∶1.05(投档数)投档,相等或略高状态下的考生就是0.05数据中的人数。

收集信息第3步——问专业

选择的高校初步确定后,专业志愿又是考生和家长面临选择的一个难题。选报专业应以个人性格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围绕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干什么广泛收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办学实力等。在收集专业志愿信息时,考生和家长要注重高校录取原则中对专业志愿的要求,这是因为某个考生符合某个高校录取条件,投档到这所高校后,高校要以录取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如果考生信息把握不准专业志愿填报不当,就会有落榜的风险。各高校录取原则对专业志愿的要求有三种录取模式,一是“志愿清,分数清”即志愿优先,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就很关键。其次“ 分数清,志愿清”即分数优先,高考文化分数处于低位的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就要非常谨慎。最后是“专业级差分”即志愿与分数的结合,考生第一志愿也很关键,第一志愿满足不了,后面的专业志愿分数就是关键了。至于高校以何模式为录取原则,在各自的招生章程中会有明确的规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这是一个在专业志愿高校不能满足,无法录取,如填写专业服从调剂就有可能被录取而解决就学的问题。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收集信息,有些学校按大类招生,有些学校规定在考生入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符合教学的规定,允许重新选择专业。考生和家长根据信息,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就由考生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